宮外旗竿頂上,給那些不知死活的家夥做個榜樣……’”
“那時,咱們倆都已經年逾半百,膝下無子,隻有蓮姑一個女娃兒,年紀都快三十歲了,仍然待字閨中尚未匹配……”
齊效先聽得神往,傻愣愣沖出一句話,問道:“奶奶,那時候娘為什麼不嫁人呢?”
這句傻話直問得孫天民忍俊不禁,幾乎笑出聲來。
月眉瞪了他一眼,低喝道:“關你什麼事?多嘴!”
齊效先不服氣,抗聲道:“她是我娘,怎麼不關我的事?哼!”
巫九娘強忍住笑意,叱道:“你們還想不想聽下去?如果不想聽了,就滾回房去睡覺!”
姊弟倆連忙應道:“想聽!”
巫九娘道:“那就老老實實聽着,不許岔嘴,誰要是再多話,别怪奶奶拿拐杖敲他。
”
月眉姊弟同“噢!”了一聲,雙雙閉了嘴。
巫九娘默然片刻,重又接續上未盡之言:“……蓮姑那孩子,天資秉賦,無一不是上上之選,自幼聰敏,善伺人意。
正因為如此,才弄得歲月蹉跎耽誤了青春。
”
“一則,她眼高于頂,自負多才,視天下男子皆如糞土,若非傾心中意的人,焉肯委身下嫁?”
“二則,咱們老兩口對她也過分鐘愛看重,沒有十全十美,忠誠可靠的如意兒郎,又怎舍得讓他遠離膝下?”
“三則,百禽宮僻處深山,隔絕塵寰,一向不與武林同道交往,正派中人不屑下顧,邪派門中雖也有備彩登門求親的,咱們又看不上眼,似此年複一年,婚姻大事無形中就延誤下來了。
”
“女孩兒雖沒三分心事,年紀稍大,難免易生感觸,平日裡,蓮姑那孩子總是強顔歡笑,好像毫無憂愁,但我這當娘的心中明白,每到夜闌人靜的時候,花前月下,她那一聲喟歎,-鎖眉頭,其中不知包含着多少無言的感傷。
”
“無奈境況如此,我這當娘的除了替她難受,又能有什麼辦法?”
“可是,那一天,機會來了……”
巫九娘說到這裡,精神一振,獨眼忽睜,眼中竟閃出奮然的光彩。
她一面坐直了身子,一面張目四顧,好象在尋找什麼東西。
月眉十分乖巧,急忙奔去後面卧室,捧出一杯溫茶,雙手蘸到椅前,笑道:“奶奶請用茶。
”
巫九娘藹然一笑,道:“好!好!也給孫爺爺沏一杯茶。
”
孫天民道:“謝謝,我口倒不渴,隻是急于想聽九娘的故事!”
巫九娘微一凝神,笑意忽又消逝,舉杯喝了一口茶,仰面長籲道:“孫二俠,并非我老婆子欲言又止,有心賣什麼關于。
委實這件事的發生,關系太重大,它給咱們百禽宮帶來了歡樂和希望……也帶來了惡運和毀滅……”
“就在那一天,蓮姑臉上第一次有了真正發自内心的笑容……也就在那一天以後,她的一生,從此完了……是愛?是恨?是情?是仇?真叫我老婆子,不知從何說起……”
孫天民神情一肅,點了點頭,道:“那想必是一段令人惋惜的遭遇。
”
巫九娘沉痛地接道:“豈止令人惋惜,簡直叫人悔恨終生也無法彌補。
”
孫天民黯然歎息道:“孫某性雖粗俗,亦不難體會九娘此時的心情,假如有什麼礙難之處,那就不必再說下去了……”
巫九娘望了月眉姊弟一眼,輕籲道:“不錯,這段經過,本來不宜讓孩子們知道,但時隔已十十年,事情又與他們的父母有關,與其隐瞞他們一輩子,倒不如索性乘此機會告訴他們的好。
”
于是,把空杯交給了月眉,接着又再述說下去。
“……那天蓮姑匆匆趕往采雲崖,并未多久,竟欣然而返,隻是去的時候滿腔怒火,回來的時候卻滿臉笑容。
”
“在她身後,跟着一個書生打扮的中年男子。
”
“那書生大約三十出頭,一身天青色儒衫,神采飛揚,豐神挺拔,那股飄逸灑脫樣兒,别說人間凡夫俗子,便是圖畫中的神機也不多見。
”
“當時我老婆子看得滿頭霧水,呆呆的坐着,連說話都忘了。
老頭子也怔了半晌,才指着書生問道:‘蓮丫頭,這家夥是誰?’”
“蓮姑笑嘻嘻道:‘爹,他就是采雲崖撒野的那個人…
…”
“老頭子一挺身跳了起來,大喝道:‘好小子!你是吃了熊心豹膽,竟然敢傷我百禽宮弟子?來人呀!給我先綁起來再說!’”
“誰知那書生卻含笑一拱手,道:‘老前輩先别生氣,這實在是一場小小的誤會……’”
“老頭子叱道:‘誤會?你倒說得輕松,老夫先吊你三天三夜,且看是不是誤會……’”
“這時候,才發覺左右宮女們隻顧掩口竊笑,竟沒有人遵命動手。
”
“老頭子氣得直跺腳,叱道:‘叫你們綁人,笑什麼?’”
“一名宮女連忙躬身答道:‘老爺子請息怒,這位公子如今是客人,婢子們不敢失禮。
’”
“老頭子叱道:‘胡說,他是誰的客人?’”
“宮女答道:‘是小姐的客人。
’”
“老頭子一愣,回頭望了望女兒,蓮姑才含笑說道:‘爹不錯啦,是女兒請他來咱們宮裡作客的人。
’”
“老頭子詫道:‘他不就是那放野火,打傷人的狂徒嗎?怎麼一下又成了客人了?’”
“蓮姑笑道:‘那本來是場誤會嘛,人家在采雲崖等朋友,生了一小堆火,乃是當作聯絡之用的,被咱們巡山弟子看見,才鬧出誤會來……’”
“老頭子不以為然道:‘幹旱之季,山中嚴禁煙火,這是奉宮的禁例,怎能說是誤會?’”
“蓮姑遲疑了一下,讪讪笑道:‘可是,他不是有意犯林……’”
“老頭子不通竅,兀自搖頭道:‘不管有意無意,犯禁就該重懲,抗命拒捕,就該立斬……’”
“老婆子冷眼旁觀,見蓮丫頭粉頸低垂。
神情顯得很尴、尬,忽然心裡一動,會過意來,連忙站起來攔住老頭子,道:’‘既是無心之過,還提它作什麼……’”
“偏是老頭子心眼跟牛一樣,仍在嘀咕着道:‘無心之過也是過,為什麼不該提?以後人人放了野火,都說是無心的,那還成話嗎?這道理我不懂……’”
“我老婆子氣他不過,隻得低聲罵道:‘隻要蓮丫頭願意,便是把這百禽宮全燒光了,也不用你老糊塗擔心。
現在你懂了麼?’”
“老頭子兩眼連翻,怔了半天,這才恍然領悟過來……”
孫天民和月眉姊弟聽到這裡,不約而同松了一口氣,敢情他們對故事中那位書生,都已經暗生關切之情了。
巫九娘語聲微頓,臉上也泛現出淡淡的笑意,追述道:“老頭子号稱‘百禽翁’,善解鳥語,卻對女兒的心事猜解不透,被我老婆子一言點破,懂雖懂了,竟忘了禮數。
”
“他猛地上前,一把拉住書生的手臂,上上下下打量了幾遍,忽然拈須哈哈大笑,點頭說道:‘好極了!好極了!小夥子你的運氣不錯。
’”
“說完,也沒有問問人家姓甚名誰,徑自笑首向後宮去了。
”
“這些沒頭沒腦的話,那書生聽不明白,咱們娘兒倆卻心裡有數,當時,蓮丫頭臊紅了臉,竟也忘了招待客人,沒辦法,這件事隻好由老婆子承擔下來。
”’“我一面吩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