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亮節,冒險覓取解藥,不意竟被壞人挾持,以至失身”
說到這裡,兩行淚水,再也忍不住簌簌而落。
但她螓首一昂,用一種無比剛毅的心情抹去淚水,反而加快語句話下說道:“一失足成千古恨,含羞忍辱,解藥雖然到手,腹中卻留下孽胎,那時候,奶奶本可以橫劍一抹,舍棄了這污髒的身子,但有兩個原因,逼得顔苟活下來。
第一,奶奶身子雖污,腹中孩子卻是清白的,我一死不足惜,為何要連累無辜的孩子?第二,當時你秦爺爺苦口勁慰,又得桃花島主錯愛,收為義女,你爺爺也不以殘花敗柳為辱,慨然承擔了父親的責任。
有這兩點緣故,奶奶雖含垢蒙羞,卻無法撒手一死,于是,隻得厚顔苟活下來。
次年,泰山第三次武會開始,你爺爺一戰成名,奶奶也在桃花島上,含着羞辱,生下了你爹爹。
”
說到這裡,語聲嘎然而止,仿佛完成了一件吃力的工作,神情十分萎頓。
羅英沒有開口,但他眼中閃現的淚光,朦朦胧胧,傾注在祖母的臉上,似在堅強忍着内心的煎熬。
竺君儀歇了一會,繼續又道:“那一年,是奶奶一生中最難困的日子。
”
“你爺爺在泰山觀日峰上,感于父母慘死,心灰意冷,留字出走,從此沒有再回過桃花島,但是留給奶奶的,卻是難以排遣的猶豫和宏恩。
”
“他臨行之時,替你爹爹取了羅玑這個名字,飄隐之前,又重托你秦爺爺,不時來桃花島慰勸奶奶。
”
“人生是那麼崎岖,當時奶奶真恨不得撇下你可憐的爹爹,湧身躍下大海,但是,你秦爺爺說得好,海水雖清,怎能洗得淨已往的污點?何況,你爺爺對我母子,決無半點歧視和鄙夷,你爹爹雖非羅家骨血,但他卻冠上羅家姓氏,為了你爺爺-世英名,為了要使你爹爹長大之後,能夠挺胸立于萬人之前,奶奶隻得再度含羞忍垢,苦心教養你爹爹長大成人。
”
“皇天不負苦心人……”
“你爹爹自幼聰慧,為人正直,所行所點,實在太讨人喜愛,不知不覺,光陰荏苒,也在武林中争得一點薄名,與你璋叔叔并稱‘羅氏雙俠’。
”
“奶奶滿腹委屈,隻說從此放下一樁隐憂,苟活幾年殘生,卻不料冥冥之中,偏多魔魔。
”
“濟南血案疊傳,天下武林震動,七大門派掌門人,星夜趕到江府,你爹爹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憑仗一進俠義之心,也去湊了這份熱鬧。
”
“那一夜,江府弱媳遭人強暴,七大門派掌門人聯袂追兇,一到現場,卻發現你爹爹和璋叔叔呆呆立在死屍之旁。
”
“衆人正感錯愕,你爹爹立即挺身而出,自承疊次血案,全是他一手造成,七派掌門人初時有些懷疑,但轉念之間,當年舊事又湧上心頭,試想孽種天生,你爹爹自然成了順理成章的兇手。
”
世上隻有兩個人不會相信你爹爹竟下流得做出那種可恥的慘事,一個自然是奶奶,另一個人,卻是你秦爺爺。
“當時,因為你秦爺爺獨持異議,各派掌門人又敬重你爺爺偉迹,幾經磋商,才決定将你爹爹囚禁百丈峰。
“這一禁,便十五年,你娘不明事理,硬闖禁地,傷在守山高手掌下,越加使事情變成惡化,而最奇怪的,是你爹爹自從囚禁百丈峰後,江湖中血案竟未再現。
”
“十五年來,江湖中雖然風平浪靜度過十五年,奶奶在桃花島上,哪一日不是以淚洗面,但奶奶能說什麼?除了含辛茹苦撫養你長大,縱有百口,也不能辯脫你爹爹滔天大罪。
”
“你秦爺爺苦苦盤問了你爹十五年,可恨你爹爹一口咬定,永不翻悔,他好像早已存了必死之心,準備老死峰頂,甘願負擔那萬世遺臭的惡名。
”
“你秦爺爺自幼看着你爹長大,知他之深,不在奶奶之下,他說什麼也不信你爹會做出那種可恥的事來,幾經推敲,才确定的了一點原因。
”
“因為案發之時,各派掌門人親眼目睹在場共有兩人,一個是你爹爹,另一個便是你叔叔羅璋。
”
“據你秦爺爺事後論斷,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當你爹爹進入慘案現場之時,你羅璋叔叔已經先在房中,倉促間尚未通話,各派掌門人已蜂湧而至,在你爹爹想,事情必是你璋叔叔幹的,但他乃是羅家嫡親骨肉,假如一揭露,豈不有損羅家三代俠名?他自己既然不是羅門後人,不如一肩替弟弟承擔,保全羅家三代清譽?”
“這設想絕非憑空論斷,而是有所依據的,因為,事發之時,你羅璋叔叔始終未發一言,事過之後,竟又不知所終,從此沒有再回過泰山。
”
“然而,你秦爺爺雖然如此設想,卻不能當衆宣揚,因為你淩奶奶護犢之情最重,二則,據我們冷靜地推想,你羅璋叔叔平時生活放縱浮蕩,但也決非淫人之妻,辣手摧花之徒,死者屍體呈現掌傷,和桃花島羅神掌傷人後迹極為相似,從這一點看來,血案必出于高人之手,而且,那人是有心嫁禍桃花島的。
”
“正當奶奶和你秦爺爺對事情略有所獲的時候,先是你偷離了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