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趙氏廢園

首頁
    幾天工夫。

    ” 祖孫二人策馬穿城而過,折向渡過黃河,迄迎向太原府而來。

     竺君儀的生父,原是武當俗家弟子,隻因曾在泰山觀日峰武林第二次武會上,發現羅偉和陶素娥之間隐情,并尋獲“通天寶篆”,不敢再居武當,率妻攜女,避禍太原,後來終被海天四醜所殺,是以竺家在太原府中,并無親故,竺君儀偶觸親情,帶了羅英前來掃墓,不過是感于清明佳節,臨時引發的一點赤子之心。

     那知道這一縷靈光,卻遇上一件使她震驚的奇事 祖孫二人趕到太原,天色不過微亮,一路策馬尋往舊時家園,竟覺這數十年時間,舊居早已面目全非,房舍毀建,街道異途,全不是當年模樣。

     竺君儀憑着記憶,在附近轉了好半天,看看已近正午,卻仍然找不到昔年埋葬父母遣骸的地方,不禁大感焦急。

     羅英道:“咱們且尋個久住的人,問一問吧!” 竺君儀道:“滄海桑田,經過将近四十年,這兒變得全不是從前模樣,奶奶記得的人,早已作古,提起來也已無人相識。

    ” 羅英勒馬道:“不妨,奶奶總還記得當年附近巨府宦舍,隻要依稀有點印象,英兒去訪一訪,說不定就知道了。

    ” 竺君儀沉吟了片刻,指着一家大宅道:“我依稀記得從前居處後園,靠近一個頂大的花園,那園子主人姓趙,聽說是前朝做過大官的人家,趙家花園很大,幼小之時,常去園中遊玩後來慘故發生,家舍被焚,父母墳墓,就在後園側面,這家房舍頗有些像當年趙府,但已難以确認了。

    ” 羅英道:“問上一問,總不要緊。

    ” 他擰身落馬,舉步向前門行去,揚手敲着門環,叫道:“裡面有人嗎?” 竺君儀忙叮囑道:“孩子,說話要禮貌些,不可得罪人家。

    ” 羅英應諾,側耳傾聽,卻不聞應門之聲,于是,舉手又拍。

     那知一連拍了三次,門中毫無回應,羅英凝目打量,見這座大宅建築雖稱宏偉,但門漆剝落,銅環黯淡,門前台階上,遍布薛苔,竟像個無人居住的廢宅。

     竺君儀叫道:“英兒,别打門了,也許這兒主人亦遭變遷,留下僅是一座空屋,咱們走吧!” 羅英道:“太祖墳墓既在園後,咱們就繞到後面去看看。

    ” 牽了自己坐騎,正領竺君儀覓路繞行,不料才走了丈許,那巨宅大門忽地“蓬”然而開,一個粗眉大漢子探出頭來,沉聲叱道:“小子!是你拓鬼叫鬼嚷是不是?” 羅英聞聲回頭,和那漢子目光一觸,忽然心中一動,暗叫道:噢!這人好面善? 那漢子見了羅英,似也吃了一驚,竟未等他回答,“蓬”地掩了大門,足音急如劇雨,向内宅飛奔而去。

     竺君儀微愕道:“英兒,你認識這人?” 羅英道:“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隻是一時記不起來,奶奶,這屋中必有古怪,咱們進去查看一下如何?” 竺君儀皺皺眉頭道:“光天化日,不可作那驚世駭俗之事,還要去尋墓地要緊。

    ” 羅英自小孝敬祖母,心雖不甘,隻得依從,牽着馬緩步繞過一條小巷,一面向後園行去,一面卻暗中聽着宅中動靜。

     轉過一排風火牆,蓦然間,似聞一陣輕微的衣袂聲響,起自牆内。

     羅英此時功力也遠非昔比,凝神之際,十丈外落葉之聲,亦可察覺,連忙側身急轉,将兩匹馬推靠牆角,沉聲道:“奶奶留神,有人出來了。

    ” 語聲未落,四丈外牆頭,已現出兩條人影。

     那兩人一男一女,男的穿一身寬大青布大袍,白發如銀,年紀已在六七十年以上,隻因背向巷子,看不出面目;女的是個年約四十左右,風姿綽約,體态婀娜的半老徐娘。

     羅英和竺君儀躲在牆角下,雖能清晰地看見那女人面貌,除了勁裝疾服,肩頭長劍和一雙特别醒目的水汪汪大眼睛,竟認不出她是何許人來。

     隻聽那青袍老人低聲對女的說道:“羅英小輩突然在些地現身,老朽不便遠送,姑娘上覆宋兄,盡管放心,老朽絕無異心。

    ” 中年婦人嫣然媚笑道:“你要是負盟,别說是山主容不得你,便是我花玉娘,也饒不過你!” 青袍老人嘿嘿一陣邪笑,輕舒手臂,将婦人摟入懷中,一隻手不停地在她嬌軀上輕薄,一面低聲笑道:“玉娘,放一百二十個心,不是為了你,老朽也不會聽命于宋英那老匹夫了。

    ” 花玉娘一擰蜂腰,假嗔道:“瞧你!毛手毛腳,把人家衣服都弄皺了,陪了你一天一夜,還嫌不夠?真是個老色鬼” 青袍老人笑得雙肩亂聳,道:“要不是那姓羅的小輩煞風景,再有一天一夜,老朽也不會夠。

    ” 兩人在牆頭上寡廉鮮恥,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