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絕地驚豔

首頁
    兩位,一位身懷神劍輕功更是妙絕,一位雖未現出武功,但卻已能以箫音克敵,内功想必更是驚人!哈哈,難道這兩人還不能算是武林高人。

    ” 他又自一陣大笑,搖了搖手中的描金折扇,回身又道: “兩位身手如此高明,不知可否将大名,師承見告,先讓我聽聽中州武林高人的名号。

    ”目光一轉,卻又盯在白衣少女身上。

     這少年輕搖扇,雖然滿面敵容,但卻不減狂妄之态,說話的神态,更是旁若無人,洋洋自得。

    柳鶴亭冷笑一聲,沉聲道: “在下賤名不足挂齒,倒是閣下的姓名,在下是極想聽聽的。

    ” 他聽了這少年便是隐于林梢,隔空擊鼓之人,心中亦不禁為之一驚一愕。

    驚的是他知道這少年武功實在不弱,愕的是想不到那翠裝少女方才道: “打鼓家夥,滿口長胡子。

    ”而此刻這少年卻連一根長須也沒有。

     但他轉念一想,那翠裝少女便是“石觀音”,她不知騙了自己多少事,方才她說的話,自然也不能算數。

    他本系外柔内剛傲骨峥嵘之人,見了這少年的神态語氣,心中大惑不憤,是以言語之中,便也露出鋒銳。

    那兩個羅衣大漢聞言一齊勃然變色,但這少年卻仍擺手笑道: “我足迹初涉中州,也難怪他們不認識,奎英,你先莫動怒,且将我的姓名說給他們聽聽又有何妨。

    ” 那叫做“奎英”的羅衣大漢本自項眉怒張,但聽了他的話,面色竟倏然掃于平靜,壘首答了一聲。

     方自大聲道: “爾等聽清,此刻,爾等談話之人,乃‘南荒大君’陛下之東宮太子,爾等如再有理情事……” 他話聲未了,那一直斂眉垂首,默默然無語的白衣女子竟突然“噗哧”一聲,笑出聲來,腰橫長刀的錦衣大漢面容一變,手立刻垂下,緊握刀柄。

    柳鶴亭劍眉一軒,卻聽這位“東宮太子”已然又道: “娘子,你笑些什麼?”白衣少女目光一垂,輕輕道: “我隻覺有意思。

    ”這“東宮太子”微微愣了愣,随亦哈哈大笑起來,道: “是極,是極,很有意思。

    ”轉問柳鶴亭:“如此有意思的事,你為何不笑?”輕搖了搖折扇,緩緩搖了搖頭,大有可惜柳鶴亭不解風趣之意。

     那兩個錦衣大漢雖自滿腔怒火,也不知道什麼事,如此有意思的事,但見這個“東宮太子”目光已轉向自己身上,連連嘿嘿幹笑了兩聲,但面上卻無半分笑容,笑聲中亦無半分笑意! 一時之間,地道中充滿了哈哈大笑之聲,柳鶴亭冷哼一聲,對這自稱“東宮太子”的少年厭惡之心越來越盛,卻見這白衣女子明眸一張,像是十分詫異地說道: “是什麼事有意思,你們笑些什麼?” “東宮太子”哈哈笑道: “我也不知是什麼事有意思,但娘子說是有意思,自然是有意思的了。

    ”白衣女子不禁又“噗哧”一笑,但目光轉向柳鶴亭時笑容立刻盡斂。

    垂首道: “我于你素不相識,你也不必問我的名字,你那八面皮鼓,也不是我畫破的,我隻覺得你名字竟然叫做‘太子’,是以才覺得很有意思!”。

    她一面說着,一面輕移蓮步,緩緩走到柳鶴亭耳畔輕輕道: “我叫陶純純,你不要告訴别人。

    ”柳鶴亭見她于這自稱“東宮太子”的少年答話,不知怎地,突地感到一陣氣惱,故意偏過頭去,再也不望他們一眼,那知她此刻竟突然說了這句話,刹那之間,柳鶴亭心中又突地生出一陣溫暖之意,目光一轉,白衣少女正仰首望着他,兩人目光相對,幾乎忘了旁邊還有人在!他兩人俱都初出江湖,都從未聽過“南荒大君”這個名字,更未将這個“東宮太子” 放在眼裡,他們卻不知道那“南荒大君”便是數十年前已名震天下的“南荒神龍”項天尊,而這位“東宮太子”便是項天尊的唯一愛子項煌。

     約在四十年前,項天尊學藝方成,挾技東來,那時他年齡亦在弱冠之間,經驗閱曆俱都不夠。

    雖然在中原,江南道上闖蕩了一年,但始終沒能在武林成名,後來他無意之中救了一個落魄秀才諸葛勝。

    這諸葛勝便替他出了不少主意,道: “射人先射馬,挽弓當挽強”,要找武林中最負盛名之人交手,無論勝負,都可成名,否則你便勝了百十個碌碌無名之輩也無用處。

    ”項天尊聽了這話,心中恍然,那時江湖最大的宗派,自是少林、武當,他便三闖少林羅漢堂,獨上武當真武廟,半年之間,将少林、武當兩派的高手都打得七零八落,于是“南荒神龍”項天尊之名,立時在江湖上赫赫大震。

     當時江湖中人都知道“南荒神龍”武功絕技,來去飄忽,行事任性,卻又都無法将他制服,那知就在他聲名震動天下的時候,他竟又突然還遁南荒。

    從此便未在中原武林露面,江湖中人不知詳情,雖然拍手稱慶,卻又都有些奇怪,他們卻不知道這“南荒神龍”是因折在那位“無恨大師”的手中,發下重誓,足迹從此不得邁人中原一步。

     他重創之下,但和那諸葛勝一齊回到他出身的地方,這時諸葛勝便又道: “你雖然在中原失意,但天下之大,何處不能立業。

    ” 于是數十年來,他便在南荒又創立了一份基業,隻是他格于重誓,足迹竟真的從此沒有邁入中原一步。

     但項煌卻年輕好動,久居大河兩岸,長江南北的錦繡風物,此刻想來遊厲,更想以自己一身絕技,揚名于中原武林之中,心想:“爹爹立下了重誓,我卻沒有。

    ”于是,他便時時刻刻磨着“南荒神龍”直到項天尊答應了他。

     一入中原,他自恃身手,想為他爹爹複仇雪恥,便一心想找着那“無恨大師”一較身手,同時也想研究出他爹爹究竟是如何折在這“無恨大師”的真相。

    因為他爹爹隻要一提此事,便隻有連聲長歎,似乎根本無法提起,項煌雖暗中猜想他爹爹昔年一定敗得甚慘,但究竟是如何敗的,他卻不甚清楚。

     但這有如初生牛犢般的項煌雖有伏虎雄心,卻怎奈那“無恨大師”早已仙逝多年,但聽得這消息時,心裡大感失望,卻不禁又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失望的是他從此不能享受到複仇雪恥的勝利榮耀,但是,也大不會當受失敗的痛苦,當然,後面的一種感覺,隻是他心裡秘密而已,甚至連他自己都不願相信有這種感覺存在。

     但是他終于聽到了這“濃林密屋”以及那神秘的“石觀音”的故事,于是他毫不猶豫地取道而來,但他卻未想到中原武林亦多異人,竟有人在他措不及防之下,将他珍愛異常、苦心獨創的“天雷神鼓”一齊畫破。

     此刻那手中輕搖折扇,面帶笑容,神色之間,雖仍滿含那種混合着高傲千輕蔑,冷削于潇灑的神态,但他目光所及,看見了這一雙少年男女并肩而立,目光相對,那種如癡如醉的神情,他心中的感覺,實在不是他外表所顯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