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情由細數

首頁
    逆之言,你們想我老人家聽得入耳嗎?” 小玉女大急,一時卻又無詞以對,偶爾回頭瞥及華雲表正在一旁負手而笑,不禁又怒又急道:“你笑什麼?看人家急都急死了,快過來跪下幫着求情呀!” 風塵老人大笑道:“河西獅吼矣!好家夥。

    ” 怪叫化一旁插嘴道:“師父,您老人家說錯了,應該是河東獅吼,而不是河西獅吼……” 風塵老人轉過臉來瞪眼道:“就是你懂的多?‘河東獅吼’是指過了門的媳婦,沒有過門的媳婦,不叫‘河西獅吼’叫什麼?” 衆人又複哄堂大笑,小玉女惱羞成怒道:“算了!環姐,我們不求啦” 小玉女說着,拉起奚玉環,恨恨一跺足,雙雙奔出洞外。

     這邊,風塵老人待大家笑定,方朝地上賽華佗頭一點道:“暫且饒你一命,如發現你小子說話不負責,到時候有你小子受的也就是了!” 賽華佗撿回一命,忙不疊叩首稱謝。

     轉眼之間,七八天過去,身兼武林兩大風雲要角的韋老賊一去音訊杳然,長安南郊石洞中,七巧仙子的健康卻于這段期間,逐漸好轉起來。

     從神智恢複的七巧仙子口中,衆人得悉,真假七巧仙子的造成,原來是這樣的: 七巧仙子上官丹玉有一個胞妹,芳名上官丹妹,後者即是目下人人錯認之“盟主夫人”,當七巧仙子上官丹玉下嫁一劍震八荒,韋天儀業已年逾不惑;但那時的上官丹玉卻才是花信年華,上官丹玉之所以肯嫁給韋天儀,純粹為了她見韋天儀舉止磊落,言談不俗,頗有當年劉備招親東吳時那股風範。

    沒有想到,新婚不及三月,她便發覺夫君與胞妹上官丹妹之苟且行為,她才悔悟到人不可貌相;至此她是認錯人了,她因記取家醜不可外揚之古諺,一直隐忍着,這樣直到翌年她生第一胎女嬰即今日之太平仙鳳有一天,不幸終于來臨。

     先此數日,韋天儀交給她一隻密封之錦匣,匣内所盛,即為遊龍劍法中之驚天三式,但那時的上官丹玉并不知道那時的上官丹玉,由于心情不佳,将那隻錦匣随便放在梳妝台上,不意那隻錦匣竟然就此不翼而飛;之後,韋天儀獲知錦匣遺失,臉色異常難看,但卻沒有發什麼脾氣。

     那一天,韋天儀聲稱須赴川中一行,當日稍事收拾,就匆匆出門出去。

     就在當天夜裡,上官丹玉為三五名身手奇高的蒙面人架出卧室,以黑布緊蒙頭臉,運送到一處荒山中,每天以嚴刑拷問:“聽說你丈夫交給你一隻錦匣,它哪兒去了?” 那隻錦匣事實上乃是為一名貼身女婢竊去,那名女婢誤以為匣内所藏者有什麼無價珠寶,她将錦匣轉交府中一名家丁,以便事過境遷後二人私奔,挾之以享豐樂歲月,那名當時默默無聞的家丁,便是後來武林中小有名氣,結果為萬裡追風割頭制成一副人皮面具,交給華雲表使用的“銷魂書生”高中策! 銷魂書生見匣内竟是武人視為瑰寶的遊龍三絕招,便棄情婦于不顧,獨個兒一走了之,韋府少了一名家丁,根本不算一回事,那名盜匣女婢除了暗罵姘夫薄情外,可說吭也不敢吭一下,驚天三式之外流,全部經過如此;可是,在七巧仙子來說,她又怎能知道這一切呢? 結果,韋天儀做賊心虛,他以為是自己勾搭小姨子的醜行,被七巧仙子所嫉,七巧仙子便用藏置這隻錦匣以為報複手段,于是,他聲稱出門遠行,而暗中差使心腹數人來個反綁架。

     那批心腹之徒問不出所以然來,隻好據情實報,韋天儀大概覺得捉虎容易放虎難,同時老賊始終不信錦匣之失蹤與床頭人無關;因此,老賊一不做二不休,橫豎上官兩姐妹生相酷肖,外人誰也辨别不出真僞,乃索性将小姨上官丹妹納入府中,魚目混珠,以實其姐之位,以迄于今…… 以上這段經過,七巧仙子上官丹玉本人并不都清楚,她所述說的,僅及她們兩姐妹與韋天儀之關系,以及為了一雙錦匣之失竊,遭匪人囚禁達十餘年之久的一部分。

     在今天之七巧仙子上官丹玉而言,她不但不知道匪徒們的主人“血劍魔帝”,就是她丈夫“一劍震八荒”,她甚至不知道她那位胞妹上官丹妹,早在她失蹤不久之後便已取位而代。

     當别人倒過頭來告訴她這些時,可憐這位遇人不淑,以緻可貴青春皆伴荒山中随苦雨凄風逝去的七巧仙子,既無激動之情,亦無任何怨尤,僅不住喃喃道:“命! 都是命!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恨又怎樣?怨又如何?但望來世不至如此命苦也就好了。

    ” 她自己說得雖然平淡,别人卻聽得心如刀絞,唏噓不能自禁。

     另一方面,聚候在長安城中,普渡寺内的各派代表們,因迄未再接血魔韋老賊之行蹤消息,乃作成一項重大之決議:“值此紛擾時期,武林不可一日無主,茲由少林、武當、華山三派,以武會當然監察人之名義聯合公告天下,以現任盟主韋天儀久不問事江湖,任今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