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奇兵一支奔洛陽

首頁
    小兩口子默默轉身,循原路回去,走了好一段,方和韋愛玲、奚玉環于途中會合,韋愛玲過來拉住小玉女,迫切地問道:“大姐,您剛才怎樣稱呼那位師太?美玲姐姐?” 小玉女苦笑了一下道:“是的,她的外号叫太平仙鳳,太平仙鳳韋美玲你的親姐姐!” 韋愛玲一呆道:“她…… 小玉女歎了口氣,苦笑道:“小妹,你不清楚的事情還多着呢,回去之後慢慢再告訴你吧!” 為着太平仙鳳這一度出現,太平宮中幾名小兒女,情緒受到激蕩,當下乃由小玉女提出建議,提前由太平宮整師出發。

     為怕血魔派人趁虛偷襲起見,太平宮中決定不留一人。

     華雲表認為全部人馬在太原會師再行出發,聲勢雖壯,但目标也未免太大,雙方一在明處,一在暗處,敵逸我勞,将難收取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華雲表主張,分出一支奇兵擔負前鋒重任,先行徑撲血魔總宮! 此一主張,除小玉女之外,無人反對,結果五對一之比,宣告戰略确定。

     這支奇兵,華雲表自任主帥,指定百步神拳為副手,韋愛玲化裝随行。

    韋愛玲随行之原因是因為她自魔宮來,知道血魔總宮所在;雖然血魔總宮也許已經另遷新址,但由舊址加以追索,當不無蛛絲馬迹可尋;同時,韋愛玲人極機靈,一身武功也不弱,必要時,尚可負起傳訊工作。

     另外,小玉女、奚玉環,以及怪叫化胡畢義,則按原計劃前往太原,與等候在太原的大批人馬會合,然後分出一股人手,來馳赴洛陽方面作為支援。

     據韋愛玲之指稱,血魔總宮自金陵遷出後,第二次落腳處便在北邙山中,隻見北邙山範圍頗廣,韋愛玲一時也無法指出宮址之确切方位。

     一經決定,馬上付諸行動,當天夜裡,六人便分兩路離開了太平宮。

     小玉女、奚玉環,以及怪叫化胡畢義三人先行出發;華雲表、韋愛玲和百步神拳,則稍後一步,因為兩者任務不同,華。

    韋、申等三人,須在出發前,先行化裝一番之故也。

     七月中旬,某一天,在陣陣撲面風沙中,洛陽北邙,一隊送喪行列,正沿着一條崎岖山道,在哀穆氣氛中,向北邙山中進發。

     喪家顯然并不富有,因為這支送喪行列看上去,實在太寥落了。

     最前面,兩名破衣中年漢子掮着兩支引魂幡,稍後便是捧着牌位的麻衣孝子,再接着便是一具僅由四名苦力擡着的薄木棺材,棺材後面,四五名戴着半孝的死者親戚,有的掮着土鏟泥鍬,有的捧着香燭紙馬,全部加起來還不到二十人。

     北邙前山,多為古代帝王之寝陵,普通人家,是不許任意在這地方落葬的。

    所以,這一支送喪行列于山道中,爬高越低,一直向山後荒涼處走去。

    一行走走停停,時且有人站到較高處,四下張望,很顯然的,這一家好像連請個地理先生的能力都沒有,他們一路停歇,一方面固然是為了力乏;另一方面則似乎是為了順便察看有無合适之葬地,人生至此,也可說是夠凄慘的了! 不意世上是事往往有出人意表者,這一家死無葬地,應該夠悲傷了吧!可是,沒想到,最後竟連無主荒山中,埋一把枯骨也都受到意外阻撓。

    那是當送喪行列越過四五道伏丘之後所發生的事;當一行走近一座楓林時,林中突然冒出一名彪形大漢,那漢子橫身于道中一擋,叉手沉臉問道:“諸位想将這口棺材,擡到哪裡去?” 所有送喪的人都呆了,大家看清這人年約三旬上下,濃眉粗目,一臉橫向,生相極為可怕,說他是山中樵子吧,卻不見他帶有柴擔,或者繩索籮筐一類的用具;說他不是樵子吧!可是,他卻又在腰間插着一柄明晃晃的闆斧。

     送喪的那名孝子年僅十三四,他一見來人此等威勢,早已吓得打抖都來不及,哪還回得出什麼話來? 最後還是四名擡樞腳夫中,有一個膽子比較壯,他招呼同伴放下棺材,拉拉衣襟走過去賠笑道:“這位大哥……” 不意話還沒有說完,那漢子已然暴起一雙突眼,冷冷搶白道:“誰跟你他媽的大哥二哥的?廢話少說,擡回去!” 那名苦力給罵得一愣一愣的,跟着又堆起一臉笑容,打躬賠小心道:“是的,請這位大爺原諒小人不會說話……不過,這個……尚請大爺見憐,死者是城裡麻油坊張四先生,張四先生在世為人,城裡城外可說沒有一個不知道,而張先生生前之潦倒,也是人所盡知,大爺知道的,有錢的人又怎會葬到這種地方來?不知道這一帶不能埋死人,是否有甚說處,還望這位大爺明白示見。

    ” 那漢子顯然被一下問住了,他狠命白了那名苦力一眼,然後手一揮,帶着老羞成怒的意味,喝道:“要葬,去葬在那邊山窪裡!沒有什麼說處,不準就是不準! 一句話說完,這裡是老子每天走動的地方!” 那名苦力回頭朝衆人苦笑笑道:“我看,隻好這樣了……” 其餘的人當然無話可說,可是,饒是這樣,事情還沒有算完,就在那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