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歸洛陽尋覓親

首頁
    倆看完了所有洞窟.天色已晚.又去到了主敦煌上午吃飯的那家飯店。

     老闆一看,冤大頭又來了,忙道:“老客官,您二位怎麼還沒走哇!吃飯了沒有?” 匡老爺子道:“肚子還在唱空城計呢?有吃的快點搬來吧!” 老闆很快弄來了飯菜,他們一面吃,匡老爺子跟老闆道:“掌櫃的,咱們商量點事。

    ” “老客官,什麼事?” “我們想在你這兒借住一晚,多少錢.我們照付。

    ” 老闆雖然黑心,但白天那隻镯子,是賺了人家幾百兩,再也不好意思拿他們當呆子,亂敲竹杠子.笑道:“老客官隻管住下,反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免錢啦!” 這爺倆住下了.晚上同老闆聊天,匡老爺子問道:“掌櫃的,你們敦煌,除莫高窟以外,還有哪些風景與名勝古迹呀?” “您問名勝古迹呀?那可多喽!就在莫高窟外就有個‘透明牌’,您們看了什麼?” “沒有,在哪兒啊?” “就在洞窟外面.碑亭裡呀!它還有個故事呢?” “啥故事?說來聽聽!” “是這樣的,相傳大業十九年,于阗王到千佛洞敬香,敬完香之後,對主持和尚.海天法師道:‘我要獻-玉碑。

    ’說着就叫随員擡上玉碑,海天和尚一看,足有高五尺,寬一尺的極好淺綠墨玉,于是海天和尚就建了一個玉碑亭,供了起來。

     “不知過了多少年,進香的人,摸來摸去,就把這玉碑摸亮了,跟鏡子一樣,大夥就全來照一照,誰知,照出來的不是人像,而是動物的影子,後來有人說了,這是人的本像,于是來照的人就更多了.全想照一照.自己是什麼變的。

     “後來敦煌來了一位州官,聽了很好奇.就叫衙裡的人去照,照過之後,大夥說有的是狗、有的是貓、有的是豬、羊、雞、什麼都有,他自己也想去照-照,可是又怕照出來不是東西.被人恥笑。

     “于是他叫跟人全退到五丈之外,隻留妻子作陪,結果一照,哇!原來他是頭叫驢(公驢),他氣得不得了,可是他老婆卻笑了.道:‘你可不就是一頭叫驢’! “州官不解的問道:‘我怎麼像叫驢呢?’” “州官太太用手指戳了他一下子,道:‘你那活兒,可不跟叫驢一樣麼!’這爺倆聽了他這個葷笑話,被逗得哈哈大笑.笑夠了,匡老爺子問道:“還有麼?” “有!多得很呢!我們敦煌有八景,最有名的像‘沙嶺睛鳴’、‘月泉曉澈’和‘危峰東峙’!” “有典故麼?” “有哇!每處全有典故呢!” “好!哪你先說說沙嶺睛鳴有啥典故,讓我們聽聽!” “是這樣的.相傳以前這兒是一望無際的大沙漠,火辣辣的太陽,把流沙曬得滾燙。

    行人苦不堪言,有一天,碧波仙子去瑤池赴會,經過這裡,看到這一切,同情心油然而生,于是大發慈悲,從身上取下-顆明珠,抛了下去,立即化為-股清泉,水又清又甜,救了許多行人,人民感念不已,就修了一座娘娘廟.四時香火不絕。

    ” “這一來,可惹惱了沙神離多,立即施法調來幾十座巍峨的大沙山,立即把小泉包圍起來,這一帶行人,又陷入苦難之中。

    ” “碧波仙子,瑤池會後.又經過這裡,一見這情景,知是沙神離多和她作對,隻好去至月宮找嫦娥姐姐幫忙。

    ” “嫦娥問道:‘這忙我怎麼幫呢?’” “碧波道:‘隻要姐姐把月亮代來一用,化一月形湖泊,水一多就再不怕離多的沙山’。

    ” “現在正好是上弦月,月亮沒圓,隻是彎彎的-個月牙兒,于是月亮化的小湖泊,就成了月泉啦!” “沙神離多一看,怕他的沙山被泉水沖毀,隻好跑到雷神那兒借雷,雷神借給他十萬雷霆,但有限制,隻準壓住沙山不被泉水沖跑,不準作孽,于是月牙泉和雷壓住的沙山,就成了名揚天下的名勝,當人們從沙山上滑下來的時候,就可以聽到隆隆的雷聲,所以叫‘鳴沙山’。

    ” 匡老爺子問道:“那‘月泉曉澈’呢?” “是這樣的,因為月牙泉外面有鳴沙山壓着,水位老是不穩定.有時高,有時低,相傳水位高時是吉兆,水位低時,是惡兆,有-年,水位快降到底啦!大夥全慌了,于是供禮向娘娘廟焚香祈禱。

    ” “這時附近的瓜田,瓜身都枯了,隻剩了一株,種瓜老漢沒法子,隻好每天到月牙泉弄點澆這唯一的秧苗。

    ” “這天來了一個和尚,要買瓜,種瓜老漢說:‘瓜秧全枯死了,哪兒還有瓜呀!’” “和尚問道:‘難道一株沒剩?’” “‘剩倒是剩了-棵!’” “‘結瓜了沒有?’” “‘結是結了,但還沒熟!’” “‘好!我就買這個瓜,我出二十兩銀子.但我有言在先,每天你要澆三次水,更重要的,是任何人不準碰一碰!’接着,和尚先付了十兩銀子定金之後走了! “老漢天天挑水澆灌,眼看這瓜天天長。

    就快熟了.非常高興,誰知,這天他有事要進城,特别叫小孫子來看,交待任何人不許走進碰瓜。

    誰知,小孩天性.你越不叫動的東西,他非想法子動一動不可,結果,他在瓜上輕輕地摸了一指。

    ” “瓜熟了,和尚來取瓜,誰知.他一看就顔色大變。

    歎口氣道:‘老漢,你壞了回鄉的大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