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赴苗疆異族風情

首頁
    索仇門除在開山四周慶典上,出了點小問題之外,一直到過年,全都風平浪靜,平安度過。

     揚州因有錢人,每逢年節,特别熱鬧,尤其過年,有錢人家,特别争奇鬥勝.就拿四大鹽商來說吧!家家懸燈結彩不算,江家是在家門外空地上高搭戲台,一連唱半個月的戲。

     而汪家呢?居然把戲台搭在水中,用幾條大船連起來,上面搭戲台,在水上唱,人們全在河堤上觀賞.馬家更不後人,請來的居然是河北吳橋的雜技,藝員們表演起來,可真是驚險萬分,扣人心弦哪! 黃家更了不起,請來的竟是少數民族的民俗歌舞,計有: 敦煌的索仇門. 壯族的壯歌抛繡球. 苗族的蘆笙會. 白族的回娘家舞. 拉祜族的蕩秋千。

     布依族的跳花會。

     黎族的黎舞。

     各個全精采絕倫,令人歎為觀止。

     石中玉他們看過之後,在廳中閑聊。

     忽然舅老爺說話了,他道:“中玉呀,今天看了黃家的少數民族的民俗歌舞,使我想起了一件事兒。

    ” “舅舅,你想起了啥呀?” “你爹生前唯-的知交,童老化子,被你說了句氣話,把他老人家氣去了苗疆,好幾年了,你也該去看看他老人家啦!” 匡老爹也道:“對!你是該去看看老化子啦!如今他已逾古稀進耄耋啦!風燭殘年,說不定哪天閻老五一下貼子,他就奉主寵召,駕鶴西歸,涅磐寂滅啦!到那時候,你可是終身遺憾哪!” “爹,舅舅,不是我不想去,我是怕索仇門有事,放心不下呀!” 冷老爺子道:“你隻管放心去,你們過四周年的時候,我看明珠丫頭處事明快、果斷,足堪擔當大任,再有我和你爹,以及内外八堂堂主照料,諒也不會出什麼大事,何況還有扯旗門你那位丈人可資外援呢!” 匡老爹道:“對!早去早回,見了老化子替我們問好。

    ” 三日後,石中玉跨上紅鬃寶馬,去了苗疆。

     他不知去苗疆走哪條路近,隻好沿長江岸走。

     頭一站他到了嶽陽。

     他從小跟匡老爹讀了很多書,也讀過讀史與紀要,從書中得知嶽陽地當湘省水路要沖,南館三湘,北控制漢,為曆代兵家所必争。

     城瀕洞庭湖口,湖水三面繞城垣,風景佳勝,尤以城西之嶽陽樓為最,如今親臨此地,怎能不上樓一觀? 他來到嶽陽樓,見此樓為三層式城樓建築,高約三十七八尺,下臨湖濱,有石磴百餘級,他拾級而上.在中途見一牌坊,上題“南極潇湘”四字,字極蒼勁有力,不知出自何人手筆。

     他到樓上後,見廣場有一數百斤大鼎及一大銅缸,聽其逛樓的人說,鼎缸均為宋代古物.二樓内,供的是呂洞賓的神象,二樓則懸“嶽陽樓”之匾額。

     八扇丹紅大門上,則刻了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全文,把洞庭湖千變萬幻的氣象,描寫得淋漓盡緻.嶽陽樓之擅名,不僅因其史迹多,實由于環湖特具形勝,登樓遠眺,洞庭湖景緻之美,盡入眼中。

     樓閣入門處,镌有名詩人大作。

    東有孟浩然的: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西有杜甫的: 若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拆,乾坤日月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李白的則是: 樓觀嶽陽盡,川回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想當年,建樓之初,呂洞濱曾三至此樓,并留詩一首,詩曰: 朝遊北海暮蒼悟,袖裡青蛇膽氣粗。

     三醉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他留首詩還不算,還留了幅對聯呢! 聯曰: 憑欄五月六月涼,咱在冰壺中飲酒, 放眼千山萬山曉,客從圖畫裡題詩。

     就是因為他們這些文士、神仙留下的詩文,後來有位名士窦君序,把他們前人的詩文、史話全包涵進去,寫了一幅長聯,聯曰: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範希文兩字關心,滕子京百廣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

    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伧然淚下。

     請君試看,洞庭湖南極潇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嚴疆。

    潴者,流者,崎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可是後來不知何人也寫了幅長聯,最為出色,但也可說是谑啦!聯曰;呂道人真無聊,八百裡洞庭,飛過來,飛過去,一個神仙誰在眼? 範秀才更多事,五千年鄉國,什麼先,什麼後,萬古憂樂太關心! 由嶽陽樓西望,巨浸中有一座孤山,形如十二螺髻,下則祟平秘阜,此乃道家第一十福地君山。

     君山,一名湘山或洞庭山,在湖中可望而不可及,所謂: 君山一頭望中青,湘女梳頭對照鏡. 李白曾有寫君山詩: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可見君山美了。

     君山特産名茶“毛尖”,可惜是貢品,隻有皇帝老官才能享受.君山另有二妃裙與二妃墓,相傳乃堯之兩女娥皇、女英,一同嫁給舜為妃,死後封湘水之神,因此建廟奉祀.石中玉看過了嶽陽樓之後,再往下走. 人強、馬快,不到半天.就到了長沙了. 長沙! 為曆史名城,西濱湘江,東倚丘陵,城垣依山面水而建,且拊武漢之背。

     交通便捷,地勢險要,遠在三國時,即為兵家必争之地。

     長沙境内,有衡山七十二峰中,最後一峰嶽麓峰。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