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山不僅是風景區,而且也是文化區,我國古代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就設在這裡。
漢朝青年才俊賈誼被谪長沙,領導文壇,從此長沙風鼎盛,而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又曾在此講學,并曾親書“忠孝,節謙”四字,至今猶存.書院有幅對聯曰:
楚有才,于斯為盛。
可見一斑了!
長沙古迹很多,可惜石中玉心急赴苗疆,也就無心欣賞了,他打過尖之後又策馬前行,往貴陽而去。
貴陽!
位貴州省中部,為貴州省會。
東靠龍黑,南臨惠水,西接清鎮,北倚修文。
貴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故有“第二春城”之稱。
石中玉到貴陽,隻是路過,并未留下來浏覽風光,而是繼續往雲南而去。
這天他到了雲南首府昆明。
他一到昆明,就向人打聽“泸沽湖”的去處,可是打聽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全是“不知道”!
這一來他可成了無頭的蒼蠅喽!
怎麼辦?
好不容易來到了雲南,結果找不到地方,急不急?
可是急也沒用啊!總不能天天蹲在旅社發愁吧!
幹脆,各處走走散散心吧。
昆明,乃雲南省會,地處雲南中部,三面環山,南臨滇池,是個氣候溫和,萬花争豔的‘春之城。
’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五度左右,真所謂“萬紫千紅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
”
昆明好玩的地方可多了,城内有“圓通寺”,始建于唐朝南诏時代。
圓通寺的建築布局,是非常特異的,布置在-個倒坡地帶,利用坡低窪處築大方池,占去整個庭院。
正殿台基凸入池中,池中心建兩層大八角亭,池兩側用曲廊把對廳的圍廊和正殿的柱廊串連起來。
采用這種圓林處理手法,巧妙的構成了可以稱之為“水榭式神殿”的“池塘院落。
”
正殿後有個“咒蛟台”,上有簡陋小屋,據說乃是當年孫髯翁賣蔔時的居處。
石中玉看過圓通寺後,又去了“大觀樓。
”
以開潤明麗的風光,和孫髯翁所作,譽滿神州的長聯而著稱的“大觀樓”,就是昆明西郊之滇池北岸。
大觀樓的地址,為一近似卵形半島,島外築有長堤,堤内形成環洲池沼。
島北端有“近華浦”樓亭,以迎遊客,大觀樓則建于島南盡端,可外收湖山之勝,内攬園林風光。
大觀樓的建築為正方形三層亭閣式,登樓遠眺,但見西山雲蒸霞蔚,翠黛迷蒙,晨現在五百裡滇池的波光雲水之間。
孫髯翁的長聯,就懸挂在底層,迎滇池的一面,聯曰:
五百裡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骧神駿,西翥靈儀,北走婉蜒,南翔缟素,騷人韻士,何妨先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裡就風鬟霧髻,更頻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奠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臨風,歎滾滾英雄安在,想漢習桉般,唐标鐵柱,甯輝玉斧,元跨革囊,偉績豐功,費盡移山力氣,盡珠簾畫棟,卷不盡幕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隻赢得幾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源雁,一片滄桑.石中玉看罷,自言自語道:“真不愧是大手筆,足可稱長聯之絕哩,但不知這孫髯是什麼時候的大文豪?”
這時就聽一位白胡子老學究道:“小夥子,這孫髯翁乃康熙時候的一位賣蔔為生的布衣,所作詩文雖多,可是全已散失啦!”
石中玉趕緊抱拳為禮,道:“多謝老前輩指點。
”
老學究一愣道:“看你這動作、談吐,像個江湖漢子,不像文生嘛!”
“在下實乃江湖末學,但跟養父也學過兩天詩書.”
“哦!這麼說你小夥子文武雙全喽?”
“不敢,不敢,略識之無罷了!”
“聽你口音不像雲南人,專來遊曆的麼?”
“前輩,老丈.”他不知如何稱呼好啦!
老者笑道;“叫我老頭就可以啦!”
“老丈,在下是到雲南來訪人的。
”
“你要訪的人在昆明麼?”
“不是,他在‘泸沽湖’。
”
“泸沽湖?我活這麼大,沒聽說過,那裡可能是苗疆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八成在‘景洪西雙版納’一帶.”
“老丈,您可知走法?”
“從昆明往西南,沿大路走,大約一千六七百裡吧!”
“多謝老丈指點,在下這就去景洪。
”
石中玉進了雲南少數民族的地區。
他以前聽老化子講過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所以他這次來,帶了很多的小禮物,如關東煙葉,好茶葉和謙價珠寶與小銀綻子.這天他來到了景洪區的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乃泰族、布朗族、德昂族與阿昌族的分布地區,他們共同使用傣曆,以傣曆的年節為年節.而傣曆的新年叫作“比邁”.
按照傣曆,每年分冷、熱、雨三個季節,他們還分“平年”和“潤年”.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潤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十九年至七潤,固定潤九月。
傣曆的年節不固定,一般在傣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約為農曆清明節之後。
這四個族群對年節非常重視,但也和漢族一樣,過春節。
傣年的中心活動是互相潑水,意味着洗舊換新,所以傣年也叫“潑水節”。
傣年一般要過三四天,大部分活動圍繞着“潑水。
”
頭一天傣語叫“宛多尚罕。
”意思就是“除夕”,由于這四個民族都信奉佛教,所以一切活動都從佛開始。
這天他們要隆重舉行“堆沙”、“浴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