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石中玉這次由滬沽湖回揚洲.可就不用再繞雲貴高原啦!而是經鹽源、峨嵋、重慶沿江岸而行。
誰知,在萬縣全福樓飯館用飯打尖的時候,碰上妙事。
他見一個武林人物打扮的漢子,也時了酒樓,坐定之後,并不叫飯叫菜,而是把個空茶杯放到面前,到下茶杯蓋,斜靠在茶杯上。
石中玉明白,這是江湖朋友的聯絡信号挂牌。
就見跑堂的夥計提着一個水壺前來沏茶。
他先把水壺由下而上劃了一個大圓圈,才倒茶出來。
可是倒的時候,水壺還上下連點了三點。
就聽這位武林漢子自言自語道:
“燕山弟子過川來,
久聞大哥是賢才。
禮數不周請原諒,
當面領評也應該。
”
石中玉在旁聽了-愣,心說:“這位是洪門弟兄麼?他到萬縣來,向誰聯絡?”
他見倒茶的夥計并沒跟他答話,提着水壺走了。
可是一轉眼,又出現了一位。
一身純綢短衣褲,袖口挽起,走過來一抱拳道:“這位兄弟,此是非談話之所,請随我來。
”
這位漢子,随他走入後堂。
石中玉心說:“洪門中發生了什麼事?”
于是運起天耳聰功力,仔細聽他們在後堂的對話。
原來這漢子是廣州老萬山的巡風大爺,而接待的則是當地萬聖山的紅旗五爺。
這位巡風六爺乃是奉焦亮大哥之命,到處聯絡會黨,準備支援太平軍起義,推翻滿虜的。
他想:“我也曾經答應過焦大哥,随時準備配合洪門昆仲起事,推翻滿虜,解救同胞的,如今他派人到處聯絡會黨,準備起義,我得趕緊回揚州,叫索仇門的弟兄随時準備配合。
”
他三口兩口就把飯吃完,趕着上路了。
這天回到了揚州梅園。
先拜見了老爹匡老爺子,以及娘舅冷遇春,然後夫妻相見,再會見了各堂主以及門中兄弟。
匡老爹道:“孩子,這趟苗疆,見着老化子麼?”
“爹!孩兒見到伯父啦I他在泸沽湖畔,很享福呢!帶信叫我問大家好,爹,最近有什麼事麼?”
“有!還是大事呢!”
“爹!啥事啊?”
“焦亮差人來聯絡說,他已投身太平軍,準備起事,希望咱們能照前時約定,相機響就,以助他們一臂之力。
”
“爹!焦亮準備起義的事,孩兒已經知道了”。
“你在苗疆,怎麼會知道的?”
袁明珠在旁來了句:“爹!他能掐會算嘛!”
石中玉笑道:“我要能掐會算,豈不成了神仙!其實我也是聽來的,他們洪門昆仲彼此聯絡,被我用‘天耳聰’聽來的。
”
匡老爹問道:“那你打算怎麼辦呢?”
“爹!咱們立足江湖,當然要遵守江湖道義啦!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啦!”
“既是這樣,那咱們趕緊通知各分舵,加緊準備,随時準備響應吧!”
索仇門各分舵已由外五堂分别通知了。
再說石中玉他們夫妻五人,分别了好幾個月啦!
這群老婆左盼、右盼,好不容易把他盼回來了,還能輕饒得了他嗎?
一連四夜,他可算是全力報效啦!
四天一過,他對阿花、阿燕道:“我答應過新疆的嶽父、嶽母老大人,每年抽空帶你們姐倆回趟娘家,可是如今太平軍要起事,推翻滿虜,小夫我麼……是抽不開身啦!隻好你們姐倆單獨回門吧!”
她倆知道他說的是事實,隻好姐倆打點行裝,騎上他那匹“紅鬃寶馬”去探親啦!
石中玉回到索仇門之後,因門戶中事有老爹同舅父幫他料理的井井有條,在門中他根本沒事可做。
每天沒事隻有幫老爹調整匡小威他們那-群小蘿蔔頭!時間倒也很好打發。
這天匡老爹道:“孩子,你去看老化子,離開已經三四個月啦!從過年到如今,還沒去過各分舵去看過呢!何不利用現在沒啥事,到各分舵走走,以聯絡感情。
”
石中玉一想也對!
可是馬叫阿燕姐倆騎新疆去啦!總不能跑路吧!
于是道:“爹!等阿燕她們回來之後,好不好?”
“為什麼?你去看分舵還得老婆陪呀?”
“爹,那倒不是,主要的是沒馬呀!”
“你放屁,門中這麼多良騎,還非那匹紅鬃馬不可?這是内地,紅鬃馬再好,也沒發揮的餘地,哼!”
“爹!你别生氣,孩兒明天就到各分舵去看看。
”
翌日!
他果然去了各分舵。
他每個分舵隻待了一天,二十個分舵加上路上所耗的時間,等看完之後,已經是立秋啦!
當他再回揚州的時候,阿燕她們姐妹已經早回來啦!
小别勝新婚,夫妻們閨中的熱呼勁,各位看官全是過來人,用不着在下描述了吧!哈哈!
等這熱呼勁已經過了之後,石中玉卻想起了一件大事來了。
什麼大事?
太平軍起義金田,焉能不需軍費?
索仇門這些年頗有積蓄,何不給焦大哥送批錢财助饷。
他想到之後,馬上與老爹、舅舅以及各堂主們商量。
衆人毫無異議,全部贊成。
他于是備了五十萬兩全國通用的“寶通”銀票,去了廣西金田。
揚州距金田,足足三千裡。
好在石中玉人是健者,馬是良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