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衍,昔日是武林泰山北鬥人物,惟恐被拒,面子上不好看,乃是自持身份呢!
當下問師祖道:‘不知這位專研毒藥的異人是誰?現居何處?’
成仲衍答道:
‘此人姓趙名霸天,外号萬毒矮叟,隐居在祁連山九絕谷,為人好強,個性介于正邪之間。
’
雲宗文道:‘那麼文兒就此前往祁連山聘請此人助拳,以剪除這九華山魔僧們。
’
成仲衍道:
‘文兒何必急在一時,難得我們祖孫相逢,你目下一身潛力,又極雄厚,更得數個武林高手真傳,師祖想留你在谷中,多住一個月。
‘将本門璇玑十九式及閃電幻形步,傳授于你,使你成為第六代的蕭劍主人,發揚我列祖列宗的命名,為生民謀福,為武林主持正義。
’
說至此一頓,接道:
‘而且,那萬毒矮叟個性怪僻,九絕岩遍地皆毒,并不是等閑可進的,屆時師祖還要指點你。
’
雲宗文一聽,師祖要傳本門武功,那不欣喜若狂,再拜謝恩。
于是──
從次日起,雲宗文就随師祖在屋外學習璇玑十九式劍招及無上輕功閃電幻形步。
雲宗文經天癡道人助功于先,疊經鴻博居士丹丸之助,又服下功參造化的千年何首烏,此刻内力已達玉玄歸真境界。
加以他父母是武林奇人,天資過人,更兼成仲衍這等奇人諄諄善誘,足以,進境一日千裡,不過數天已熟谙十九式劍訣及輕功妙谛。
他每天勤加練習,不覺,一個月之期已然屆滿,這期間,在谷中那無數巨樹外圍,先後三次,出現了一個身材嬌小的蒙面人。
這蒙面人每次出現,總對着那專心一志,精研武功的雲宗文凝神注目,直到雲宗文進入茅屋中,她才帶看喜、慰、驚、愁,各種裨雜的心情,縱身上谷。
然而──
在混元陣内的雲宗文,卻毫無所覺。
這天早晨,朝陽甫升,成仲衍乃對雲宗文道:‘文兒,你已可離此前往祁連山了,師祖我有幾件事必需告訴你。
‘其一、我們學武,一在防身固元,一在濟弱扶傾,伸張正義,以你目下身懷武功,放眼當今武林,已可列為武林一流高手。
‘是以師祖希望你下山之後,不可恃技稱強,須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虛心為上,忍讓第一。
‘其二、此去祁連,可順便走趨天山,師祖料想,你父母或許也因中的天山派分功散氣丸,才會陷入絕魂寺的,師祖記憶所知,天山派乃正派,其分功散氣丸,隻在清理門戶,懲治叛徒時用的,對外雖至親父子,夫妻,也不能求得一粒,這絕魂寺何以有此丸,你可上天山一查。
‘其三,萬毒矮叟雖時生性怪僻,一時會令人難堪,但我們有求于人,不能意氣用事,需要忍耐與懇救,尤其你是後輩,更不可心存不敬。
’
話歇,探手懷中,取出二封信,遞給雲宗文道:
‘這裡我已寫好二封信,一交天山派掌門教主玄真子,一交萬毒矮叟趙霸天,他們看到我的信,必不會過分難為你。
’
說至此,言猶未盡,又道:
‘對了,我忘記告訴你,屋外這混元陣乃綜合四象、五行、六合,三種奇門陣而排成的,十分奧妙神奇,今一并傳授你。
‘将來不論遇到任何危險,或為阻敵,隻要利用地形物,按訣布置,就可以立即發生妙用。
’
雲宗文聞言,心中雖有些奇怪,隻那麼幾顆巨石,木樁,高樹,就能拒敵于外,但師祖之言,那敢不信,當下全神聆聽師祖所示排陣訣竅。
但這小小陣勢,卻成了成雲二人,大半天的時間,雲宗文還是一知半解。
成仲衍索性命他多耽一天,明日再走,乃将排陣方位訣竅筆錄,令雲宗文死記默背,直到能背誦很熟為止。
日中、日西、月升月沉,鬥轉星移,不覺又過了一天,雲宗文試着演排混元陣數次,這才與師祖于次晨黎明時份,出在茅屋外。
成仲衍送徒孫至第一道巨石前才道:
‘文兒,師祖乃在此等你,俾知賊情,從旁監視,并研練入寺特技,希望你快則半年,慢也不可超過一年,必須回谷見我。
‘你這就試試看,這混元陣是否奧妙無窮,他日若在打坐運功,恐有外力幹擾時,大可就地以林枝,石塊之類,排成此陣,自可防止一切危險。
’
雲宗文依依惜别他的師祖,然後轉身向前直走過去。
但當他通過巨石之後,這才發覺原本目力可見的對面谷壁,及眼前木樁,巨樹等等景物,皆已隐沒無蹤。
此刻所看到的,竟是茫茫無際的巨石,星羅棋布,宛然秃石山岩,遍處石山。
雲宗文心中一驚,暗道:‘想不到隻十幾塊巨石,就有這等不可思疑的妙用。
’
忖念之時,耳旁傳來師祖的笑聲:‘文兒,你已相信了吧!那就趕緊按照出陣步訣,離開陣外,好登谷離山。
’
雲宗文高聲回答:‘文兒遵命,師祖玉體珍重,再見!’
話落,展開步眼,時而右三左六,時而前五側四,遇虛直進,見實轉身,忽爾左旋子午,忽爾右踏中宮,身形彎彎曲曲,蜿蜒而進。
那消片刻,已過巨石,渡木樁,穿大樹,出了混元陣外。
回頭一看,這些外圍巨樹,距茅屋不過十餘丈,而慈容的師祖,還倚闾颔首,面露慰色,并頻頻揮手。
雲宗文高喊一聲:‘師祖再見,文兒去矣!’擡頭望着高插雙宵的山峰,沉腰挫步,雙足一頓,淩空騰身而起。
然後,借谷壁葛藤,秃枝,危石點足,一陣揉攀縱跳,扶搖直上。
他疊得高人傳授,内外輕三功,均達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上乘化境。
這些險峻的山勢,那難得倒他,隻見他幾個起落,已履險如夷,迅疾無比地,升高數十丈,竟已登上崖頂。
這時,他才恍然明白,這幽谷距山腰隻不過數十丈高下而已,在谷底所看到的千仞削壁,敢情乃是四周山峰的錯覺。
上得崖頂,想到此地乃是絕魂寺賊巢附近,父母之苦,師長之仇,不禁激超萬丈焰火,恨不得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