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一虎道:“一個半月時間太長,小民想請大帥先恢複配軍自由行動。
”
總兵道:“好的,你要用,就歸你管理,糧飽本帥照一般官兵發給。
”
鄭一虎感謝道:“這是大帥的恩典。
”
忽有一個家将進來報告道:“大人,十裡外,番軍又集結了,探軍回報,顯有重新攻關迹象。
”
總兵道:“吩咐下去,加強戒備,關下人馬火速撤回。
”
那家将出去後,又有一個将軍進來報告道:“禀大帥,戰場清理完結,總計點獲敵屍九千餘具,散馬兩千餘匹,兵器糧草無數。
”
總兵笑向鄭一虎道:“此數更超過劉将軍的估計了,少俠真是神人!”
鄭一虎道謙虛道:“這是朝廷洪福,元帥守關之功。
”
總兵哈哈笑道:“小孩子也會說客氣話了。
”
那将軍去後,鄭一虎忽然鄭重道:“大師,近日内,每逢夜晚有什麼動靜沒有?”
急兵道:“隻鬧了一夜刺客!可是被關内的江湖俠士逐走了。
”
鄭一虎道:“這證明番營中也有武林人物在内,日後須加倍提防其放火行刺。
”
總兵道:“提起這點,我帶你去會一個人,他是我的食客!姓程名萬裡,是一個終日無所事事的老人。
”
鄭一虎道道:“他住在衙門内?”
總兵搖頭道:“他前十天說要探友,現在可能回來了,住在我的賓館裡面,地點就在衙門前。
”
鄭一虎心中忽有所悟,暗忖道:“這老人定是武林高人,難怪關内不怕敵人暗襲。
”
總兵換了便服,親自帶着鄭一虎由後門出去,轉往衙前賓館。
賓館裡有不少侍從,都是帥府派去了,他們一見大帥到了,紛紛趨前緻敬,但躬身而不行大禮.顯然是早有規定。
總兵向一個中年人問道:“常福,程先生在嗎?”
總兵姓常,這人也姓常,無疑是總兵的家仆,隻見他恭聲道:“禀大人,程先生恰好剛回來,他還帶來二位客人!”
總兵點點頭,一直向内走去,回頭笑道:“程先生的朗友經常不斷,我是見慣了。
”
鄭一虎道:“此老人與大帥有什麼關系?”
總兵道:“五年前,我來上任之初,在路上遇着他身染重病,因之随身帶來!”
鄭一虎點頭道:“大帥恩高,所以此人盡力報答大帥!”
總兵驚訝道:“他在此五年了,一無所報呀,哈哈,不過我也未指望他報答什麼。
”
鄭一虎道:“據小的猜測,此人定是武林隐士,大帥關内之所以太平無事,也許就是此老在暗中保護,不過大帥一直蒙在鼓裡罷了。
”
總兵大異道:“少俠真猜得準麼?”
鄭一虎道:“八九不離十,待我見面時揭宴不難明白了。
”
走進後廳,總兵大聲道:“程先生回來了?”
一間房中,聞聲行出一人,年紀約有六十上下,作儒者打扮,迎上拱手道:“大人,老朽剛剛探友回關!”
總兵大笑道:“聽說還有幾位貴友同來?”他指給鄭一虎道:“程先生就是他!孩子,你見見。
”
鄭一虎拱手一禮。
程老頭一看随大帥來了個小孩子,開始未注意,含笑點點頭,卻向房中道:“三位,快出來見大帥!”他又向總兵道:“大人也知道了,他們是青年人,望大人優待。
”
房中走出三個青年,年紀似都不到三十,一齊向總兵行禮。
總兵哈哈笑道:“免禮,免禮.大家請坐。
”
大家在客廳坐下後,程老頭接着向總兵恭喜道:“大人,聽說官兵大獲全勝,真是可喜可賀。
”
總兵大樂道:“你猜是如何打勝的?”
程老道:“聽說是劉将軍以兩幹官兵布下一個怪陣打勝的,竟把數萬翻兵打得落花流水。
”
總兵更樂道:“程先生的消息真準确,哈哈……”
右手年輕人接口道:“大人,這消息恐有出入?”
總兵道:“義士貴姓?你是看出我的笑聲有異嗎?”
程老人一拍頭頂,歎聲道:“老朽真糊塗,還沒向大人介紹他們的姓名哩!”
他起身一指那接話的青年道:“大人,他叫羅繼先!”
他指另外兩人笑道:“羅老弟右邊是丘三春,左面是許士俊,他們都是老朽的忘年之交。
”
總兵哈哈笑道:“我也介紹諸位認識一位小英雄,程先生你可知道這次大勝,殺了九千番兵的就是這位鄭一虎嗎?”
四人聞言愕然,一齊駭道:“當真?”
鄭一虎謙虛道:“僥幸而已,請諸位多多指教!”
程老人鄭重道:“小哥屬于中原那一門派?”
鄭一虎搖頭道:“老丈,我是無名之輩,哪有門派。
”
程老向總兵道:“恭喜大人得遇一位奇才!”
總兵大笑道:“同時也謝程老先生護關之情。
”
程老詫異道:“大人何以見得?”
總兵哈哈大聲道:“是這孩子的八卦算出來的。
”
程老人歎聲道:“當年蒙大人救得性命,無以回報,老配總算在晚上能效一點微勞!”
總兵笑道:“你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