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首頁
    家庭;從幼稚園開始,他一路就讀着以「貴族」着稱的知名學校,所以國、高中兩個階段才會與周劭同班——她後來才想起,這些權貴子弟是不可能在一般平民學校就讀的。

    如果方暢隻是一般人,那麼他不可能會是周劭的同學。

     而方暢的孤僻也是其來有自;因為從他有記憶以來,他就是在住校了,每年寒暑假也都隻跟傭人生活,他的親人并不關心他。

    他的母親在他兩歲時就過世了,父親很快續弦,随着事業重心移到東南亞,加上經濟環境的快速改變,他們很忙,忙到沒有人會對方暢多看上一眼,把他丢在台灣、丢到學校也就不管了。

     方暢習慣獨自一人,方暢習慣沒有朋友,也不要朋友。

     可是天總是不從人願。

    自他跟周劭同班開始,他寂寞安靜的生命就開始變得很吵——周劭鬧着要跟他比誰才是學校最英俊的校草。

    周劭每在考試時都從後面踢着方暢的椅子,要方暢罩他。

    周劭每天找他吃飯。

    周劭假日時都把方暢從宿舍裡拖出來到他家渡假。

    然後,迳自宣稱他們是哥兒們、是生死之交——有A書找他一起看、有煙找他一起偷抽、有電動一起沉迷——的那一種過命交情。

     一直以為日子大概就是這麼下去了。

    可是在高一那年,家裡有了變故,父親在印尼經商失敗,欠了台灣這邊的銀行一屁股債,不敢回台,從此失去消息。

     台灣的産業被查封,方暢從此不僅沒有親人,也不再有人給他金錢上的供應。

    沒有家,也沒有住的地方,生命一下子更加茫然。

     雖然茫然,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他在校外找到了一份打工工作,打算讀完那個學期就休學,也跟學校告知了。

     但是周劭阻止了他,強制提供他所有學費、生活費,方暢的拒絕對周劭來說隻是不痛不癢的蚊子叫。

     反正魯着魯着,周劭就是把方暢給魯到留下來了。

    不過除了接受學費上的幫忙外,生活費方面方暢堅持自己賺。

     這也是方暢為什麼會認識方家夫婦的原因;他打工的地方就是方家的自肋餐店。

    方家夫婦知道他的情況後,主動提供住宿,說是用來抵他幫他們兒子補習的費用,其實是把他當自家兒子看待。

     方氏夫妻是一對很善良的人,在自己能力内,他們對任何有困難的人都不吝施以援手。

    自助餐店的生意很好,但他們卻從未賺錢,半買半相送也就罷了,還常常倒貼出去,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裡是社福機構經營來給流浪漢免費吃午餐的地方呢。

     在方暢讀完高中時,原本周劭又要故技重施魯着好友跟他一同去英國讀書。

    可是方暢拒絕了,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想再接受周劭的幫忙,周劭幫他的已經夠多了;再來是方媽台中的娘家傳來母親中風的消息,火速召他們回家。

    這一回去,卻是壓來了太多他們扛不起來的責任,方暢看在眼裡,自是也走不開了。

     這又牽扯出一件事情——原來方媽當年是個富家千金,在家人的反對之下跟着自家的廚師私奔到台北,氣得好面子的父母跟她斷絕關系。

     如今老一輩相繼凋零,也隻剩一個孤單又中風的老媽媽,方氏夫婦立刻決定搬回台中,好好奉養年事已高又一身病痛的長輩。

     自助餐店也就這麼結束了。

     方氏夫婦可以把老人家照顧得很好,卻對自家事業的經營完全沒轍,當時的方予昌又隻有十二歲。

    面對生意一落千丈的連鎖超市事業,以及超貸過度的銀行貸款金額,他們除了傻眼外,根本無計可施,好象也隻能等銀行來查封了…… 方暢看着,心裡已經有了計畫。

    他先報考中部的大學,考上後再轉夜間部,然後進入方家的公司工作,跟在方爸身邊,學習着如何經營超市,也說服學校幾個知名的商學系教授擔任公司的顧問,提供改革方案;而他跟在一邊,像塊超強的海綿股吸收學習。

     請教授來私人公司當顧問的這個名目,很确實的就叫做——建教合作。

     在方家公司工作的六年裡,方暢自稱是工讀生,但他其實是幕後真正監督執行的人。

     直到他當兵完回來,連鎖超市已經成功轉型,也漸漸有進帳,正在轉虧為盈中,完全擺脫了倒閉破産陰影。

    方家夫婦放下心之後,為了老太太的身體着想,決定陪她到加拿大養老,這邊就交給方暢去管。

     方暢送定他們後,并不打算在台中久留,于是他又花了一年的時間訓練一些人上軌道——包括已經上大學的方予昌。

    一切安排好了之後,他就離開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