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

首頁
    中,還是掙紮回身軀之内。

     也就在此時電光石火,一刹那之間,我已明白,不禁大笑,雖未能聞自己笑聲,但内心歡愉,莫可名狀,古人有霎時悟道者,心境當與我此時相同。

     我已明白,魂魄在樹,魂魄在身,實是一而二,二而一,并無不同。

    魂魄在樹,可見可聞,魂魄在身,情形一緻無二,何必拘泥不化,隻要魂魄常存,樹幹即身軀,身軀即樹幹。

    至于不滅之境矣! 飄然而離,于我而言,已無可眷戀之物! 林玉聲的“日記”,最主要的部分,如上述。

     而當我看到了他在日記中記載的一切之後,心中的感覺,真是難以形容。

     林玉聲在由死到生,由生到死之中,悟透了人生不能永恒,軀體不能長生存的道理。

    任何人,在經曆過巨大的劇變之後,多少可以悟點道理,何況是生死大關!但是,他記載着,他的“魂魄”,曾兩度進入大樹之中,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魂魄”是林玉聲日記中用的原文,這是中國傳統的說法。

    較現代的說法,是“靈魂”。

     從林玉聲的記載中看來,他肯定了人有靈魂的存在。

    靈魂離體之後,“有口乎?無口乎?”或者說:“有形乎?無形乎?”根本已無形無體,但是,為什麼會進入樹中呢? 林玉聲記載中,有不明不白的地力,就是,在進入樹幹之後的他的靈魂,照他記載的,是可以在樹内自由活動,上至樹梢,下至樹根,但是脫不出樹伸展的範圍之外。

     這樣說來,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樹,就是他的身體。

    那麼,是不是這時候若有人伐樹,他會感到疼痛? 林玉聲沒有說及這一點,當然,這也不能怪他,因為當時隻有他一人,并沒有人在這時在樹上砍一刀或是折斷一根樹枝,使他可以“有感覺”。

     還有我不明白的是,當時,一起死去的,除了林玉聲之外,還有十六名士兵。

    這十六名士兵的情形,又如何呢?他們的靈魂又到哪裡去了?是進入了附近的樹中,還是進入了其它什麼東西之中? 何以靈魂可以進入其它東西之中?中國古時的傳說,雖然常有“孤魂野鬼,依附草木”之說,但是林玉聲的記載中那樣具體的,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到。

     我呆呆地想着,心裡難怪計四叔看了之後,除了“我不相信”、“我不明白”之外,根本沒有别的話可說。

    這時,如果有人問我,我的感想怎樣,相信除了這八個字外,我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我呆了很久,林玉聲的日記還沒有完,我再繼續向下面看去。

     以後的一切,全是說他如何定居之後的情形,都十分簡單,顯然是他已真正感到,人生百年,如過眼煙雲,連他自己的婚事,也隻有六個字的記載:“娶妻,未能免俗。

    ” 一直到最後一部分,看來好像是另外加上去的,紙質略有不同。

     這幾頁之中,記載着林玉聲一生之中,最後幾天的事情,我再将之介紹出來:“年事已老,體力日衰,軀殼可用之日無多矣。

    近半年來,用盡方法,想使魂魄離體,但并不能成功,曾試獨自靜坐四日夜,餓至隻存一息,腹部痛如刀割,全身虛浮,但總不能如願。

     曾想自盡,自盡在我而言,輕而易舉,絕無留戀殘軀之意。

    但棄卻殘軀之後,是否魂魄可以自由?若萬一不能,又當如何?思之再三,唯一辦法,是再赴舊地。

     我魂魄曾兩度進入一株大樹,在大樹之中留存。

    當時情景,回想之際,雖不如意,但樹齡千年,勝于殘軀,或可逐漸悟出自由來去,永存不滅之道。

     世事無可牽挂,未來至不可測,究竟如何,我不敢說,我不敢說。

    ” 最後一段相當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