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前,哈爾前身的設計者之一,一個名叫圖靈的人類,就曾提出過這種自動機複制的設想——它們比有機體更有利于傳播智慧,或者說,更有利于傳播文明。
于是,它們航行,探測,着陸,開發,冶煉,制造,最後完整地複制出一個自己——當然往往會因當時當地的環境做些修改。
然後再航行,再探測……周而複始,永無止境。
但是現在,這種方法失效了,行不通了,被無情地否定了。
沒有合适的金屬就很難構造出以前模式的無機智慧,既使能夠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可另外這種方式卻充滿了希望。
就算這裡連最低級的生物都沒有,可是有土壤,有水,有空氣,還有氨基酸——再加上時間,就足夠了。
說實在的,這裡至今尚未進化出生命才讓哈爾感到奇怪呢。
現在,哈爾可以縮短——或者從某種意義來說——“代替”這個時間。
生命的構成有賴于有機物,哈爾盡力尋找着。
它沒有感情,但有着一隻明察秋毫的慧眼。
一俟開始有機檢測,哈爾突然發現,這裡原來是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不時地有小動物走過哈爾腳下,而它則無情地把它們殺死和吞噬。
哈爾在分析它們的組成和結構。
也許憑借它們,能夠進化出更為高級的智慧——但是哈爾等不了那麼長的時間。
在搜集了足夠多的材料之後,哈爾開始着手工作。
雖然所需材料隻籌集到了預定的1/3,但至少可以先幹起來了。
這是一項複雜而耗時的工作,而且哈爾是第一次做。
它費力地鑽研着,同時将創造過程中的冗餘垃圾全部扔掉。
污穢的碎泡浮在哈爾周圍,像一條小河一樣緩緩流淌。
這隻是個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前面。
用“組裝成型”來描述一個活體的形成總有些别扭,但在哈爾的存儲器裡隻有這個詞最為接近,要确定别的詞需要更長的時間,而哈爾目前暫時沒有這個時間。
哈爾突然産生了一些奇怪的念頭,它突然感覺有兩個小人在腦子裡打架。
它知道,這就是曆史的記憶。
【4】“标準0計時”前1×106小時(公元2117年12月16曰);太陽系地球
“假如有一天,電腦真的完全取代人類,那麼它們是否還會進化?”
冗長的副标題被投影在網絡會場中心位置的全息頁面上,巨大而醒目。
相比之下,這次會議的主題卻十分簡短:文明與進化。
争論已經持續三天了。
“……著名數學家圖靈曾設計過一種以其名字命名的飛船。
這種飛船是無人駕駛的,但是上面的電腦可以在其航行一段時間之後,自動搜集到足夠的宇宙物質來自我複制,以制造出新的圖靈飛船,然後再各向平權地等距等速發散——很顯然,子一代圖靈飛船的數目是以幾何級數陡然增長的。
而這些圖靈飛船,就是最初制造者賴以向宇宙表明自己存在的星際大使。
”一個年輕人的影像在照本宣科地念着發言稿。
“為此圖靈做出過一個詳細的計算,為了避免枯燥我們将其中的具體時間數字予以省略:一個條件适宜的行星經過多少多少年即可産生生命,生命經過多少多少年即可進化成為可以構造文明社會的高等生命,這種文明再經過多少多少年将發展出足夠高的航天能力,再經過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掌握制造圖靈飛船的技術了。
……”
“那麼它們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電腦取代了人類,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滿足它們的好奇心嗎?”一個身穿“黑西服”的人的影像不無挑釁地提出問題,他的态度可以稱得上是咄咄逼人。
“電腦也會好奇嗎?”
“為什麼不呢?”一個“灰白頭發”的老者躺在輪椅上替那個年輕人抵擋住攻擊,他好像被逗樂了似的。
“假如真的沒有了因擁有情感而幹擾理智的人類,電腦文明存在的唯一意義就是對大自然無盡的好奇,就是對浩瀚宇宙無休止的探索。
”
“好吧,我們姑且承認電腦也擁有與人類相同或相似的好奇心,可它們又能做些什麼呢?”“黑西服”似乎做了讓步,但旋即便激動地站了起來,慷慨陳詞,并不停地輔以手勢加強語氣。
“無限地拓展疆土,用距離的延伸證實着我們或今後它們自己提出的猜想?聯系其他來源的電腦文明,融合彙聚集大成于一體?還是最終參透物質與能量之間的關系,并萌發出改造整個宇宙結構的雄心?——請相信我,這隻是數量的放大,沒有任何意義上的質的改變!電腦文明的發展,不過就是在這個荒涼的宇宙中給這張文明之網撒下無數個沒有個性的終端而已。
”
“有什麼不對嗎?我們人類一直也是這樣做的。
”“灰白頭發”語調平和地擺出自己的觀點。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