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首頁
    們還奢求什麼呢!在匈牙利以外的地方過的日子能叫生活嗎?” 在高樓門市場上,我細細打量着身着傳統服裝的農民。

    他們都保留着純粹的種族特征:腦門寬闊,鼻子稍塌,圓眼,兩撇八字胡;頭戴寬沿帽,下面露出兩绺頭發;身穿羊皮襖,外套一件羊皮背心,鈕扣是骨質的;下穿粗布褲子,這種粗布可與我們北方農村的絲絨媲美,腰間緊束一條彩帶;腳穿大馬靴,必要時,鞋底釘上馬刺。

     女人都很漂亮,比男人更加活潑。

    她們穿着色彩鮮豔的短裙,繡花短上衣,帽上插着羽翎,帽檐上翻,扣在頭發上,這種帽子缺乏民族風格,頸上系着圍巾,遮住厚厚的發髻。

     市場上還有一些走南闖北,四處漂泊的吉普賽人,與我們在法國的音樂茶座、俱樂部裡看到的他們的同胞,迥然不同。

    他們都很貧窮,令人憐憫,男女老幼衣衫褴褛,但神色中透露出一種不凡的氣度。

     離開市場後,哈拉朗上尉把我帶進有如迷宮般的小巷,小巷兩旁都是打着招牌的店鋪。

    走出小巷,地方開闊了些,我們到了拉茲城最大的廣場居爾茨廣場。

     廣場中央聳立着漂亮的噴泉,是用青銅澆鑄和大理石砌成的,美麗的水柱從奇形怪狀的噴口中噴出來,落入池中。

    上方豎着馬提亞-高萬的雕像,他是15世紀的傳奇英雄人物,15歲就登上王位,他挫敗了奧地利人、波西米亞人及波蘭人的侵略,挽救了基督教的歐洲,以其免受奧斯曼王朝的野蠻統治。

     廣場真是太美了。

    市政府矗立在一側,高高的屋頂上豎着風信标,保留着文藝複興時代的古老建築的特征。

    一道鐵欄杆樓梯通向主樓,穿過一條擺放着大理石雕像的畫廊,便來到二樓。

    正面一排窗戶的石頭窗格中鑲嵌着古老的彩繪大玻璃。

    廣場中間聳立着鐘樓,其穹形屋頂上安有天窗,上面有間守夜人住的小棚屋,頂上懸挂着一面匈牙利國旗,正在微風中飄揚。

    另一側有兩座大樓,鐵栅欄把它們圍起來,栅欄門面對着一個大院子,裡面綠樹成蔭。

     市政府對面是火車站,乘坐火車沿特梅瓦爾支線可到達巴納。

    但經塞格德去布達佩斯,比較方便的還是坐船;火車西行,沿途可經過莫哈茲、瓦拉、斯丁、瑙爾堡、格爾茲和斯蒂爾安的首府。

     我們在居爾茨廣場停了下來。

     “這就是市政府,”哈拉朗上尉介紹道,“二十幾天後,瑪克和米拉将在裡面回答婚姻登記處官員的提問……” “答案早就明了!”我笑着說,“然後再去教堂,遠嗎?” “隻幾分鐘的路程,親愛的維達爾,如果您願意,我們沿這條拉蒂斯拉斯街直走就到了。

    ” 這條街與巴蒂亞尼堤岸、拉茲主要街道一樣都有有軌電車通行。

    街道盡頭就是聖-米歇爾大教堂,它兼備羅馬與哥特式風格,是13世紀的建築物。

    這座教堂有些部分很漂亮,值得行家們注意。

    它的正殿夾在兩座鐘樓間,十字形耳堂的尖頂高達315法尺,中間正門的拱形曲線雕鑿精美,落日的餘輝透過巨大的圓花窗照進來,大殿裡一片明亮,最後是由許多拱扶垛支撐着的半圓形後殿,恐怕哪個不敬的觀光客會稱之為大教堂的矯形器。

     “我們以後有的時間參觀内部。

    ”哈拉朗上尉說道。

     “謹聽尊便。

    ”我回答道,“您是我的向導,親愛的上尉,我跟您走……” “這樣吧,我們先去城堡,然後沿林蔭大道繞城一圈,中午時趕回家吃飯。

    ” 拉茲城内還建有好幾座教堂,因為這兒的天主教徒人數衆多。

    路德教派、羅馬尼亞、希臘教徒都擁有各自的廟堂殿宇,從建築學的觀點來看毫無參考價值。

    在匈牙利境内,羅馬教還占絕對優勢,盡管首都布達佩斯是僅次于克拉科維的第二大容納猶太人最多的城市。

    那裡與别處一樣,大貴族的财富幾乎全落入猶太人的錢袋裡。

     我們去城堡的途中,路經一個鬧市,那兒小販、顧客擁擠不堪。

    我們到的時候,隻聽得滿耳的喧嚣聲,比起一般集市嘈雜多了。

     幾個女人離開貨攤,圍着一個四仰八叉躺在地上的男子。

    看來他半天都爬不起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