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世紀喜歡閑聊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接連幾天,美國甚至歐洲的報紙繼續對這一些事件進行讨論,社論接連不斷。
謠傳接踵而至。
各種寫小說的人紛紛湧向出事地點。
歐美兩大陸的公衆對此興趣盎然。
在歐洲某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這種妒忌情緒,美國居然會有幸成為發生此類事情的場所;如果這些非凡事件的始作俑者是美國人,那麼,他們的國家,他們的陸軍和海軍,一定令其它國家無可匹敵;美國一定具有無可競争的優勢。
六月十日這一夭,一家紐約報紙發表一篇就此事件的專門話題精心椎敲過的文章,該文把衆所周知具有最快速度的船艦,同有可能用于新型船艦上的最快速度相比,這篇文章聲言,一旦美國控制了這一秘密,美國到歐洲隻有三天航行之遙,而歐洲到美國卻要整整航行5天。
如果我們的警察憑着自己的智慧經過探查揭開了愛裡巨峰的秘密,這些新出現的問題現在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所有國家特工情報部門關注的焦點。
每一次,當我同沃德先生相遇,他便會對我就這問題侃侃而談。
話題總是從他召見我談及我在北卡洛來拉的那次空手而歸的使命開始;不過,我總回答他,要他别忘記,攀登愛裡巨峰要成功僅僅取決于經費問題。
“别介意,斯特拉克,好小子,”他說,“一定會有機會讓咱們聰明的警察官重獲桂冠。
現在别放過怪車和怪船事件。
如果你能趕在世界其它偵探前面查明真相,對我們警察署這将是何等引為自豪的事!對你又将是何等榮耀!”
“沃德先生,一定會這樣。
如果你将這件事讓我負責——”
“斯特拉克,可一時還很難定,讓咱們等一等。
”
情況暫且如此,直到六月十五日早晨,我的老仆人從信差那兒帶給我一封必須由我簽名的挂号信。
我看看地址,不知道是誰的筆迹。
郵戳日期是兩天前由莫幹頓郵局蓋上的。
莫幹頓!終于等到了。
無疑,斯密斯先生一定會告訴我某些消息。
“不錯!”我驚呼,對我的仆人說。
她沒有回答。
“一定是斯密斯先生的信。
我不認識莫幹頓的任何人,如果是他寫的,一定有要事相告!”
“莫幹頓?”老太婆說,“是不是就是魔鬼在山上放火的那個地方?”
“千真萬确。
”
“唔,先生,我希望你不真想再回到那兒去了?”
“幹嗎這樣說?”
“因為,你将在愛裡巨峰的山上火場中被燒死。
先生,我可不想讓你那樣活活被燒死,”
“快活一些,咱們瞧瞧會不會有别的什麼好消息。
”
信封上有紅色印蠟封記,蓋着一種周圍有三顆星的信章。
信封紙很厚而且質地極好。
我撕開信封,取出信。
信箋隻有一張,對折成四,隻在其四分之一的部份寫着字。
我的目光首先掃向簽名處。
沒有任何簽名?隻在最後一行結尾有大寫字母!
“信不是莫幹頓市長寄來的。
”我說。
“誰寫的?”老仆人問道。
她天生具有女人和老仆那樣尋根問底的好奇心。
再次看看簽名處的三個大寫字母,我說,“我不知道這些字母表示誰,既不是在莫幹頓的,也不是其它地方我所認識的人寫的。
”筆迹醒目;字母的上筆和下筆角度都非常流利,一共有二十行。
下面是出于某種原因我所保存的同原件一樣的此信副本。
令我驚奇不已的是發信地點正是那神秘莫測的愛裡巨峰。
藍嶺山脈愛裡巨峰
北卡羅來拉6月13日
緻斯特拉克先生
警察署警察長官
華盛頓-DC-長街34号
“先生”
閣下受命對愛裡巨峰進行深入探查。
閣下在莫幹頓市長和兩名響導的陪同下,于四月
二十八日到達。
你們登至峰壁腳底,在山腳底環行,發現山峰太
高太陡難于攀登。
你們尋找一個山裂口,但一無所獲。
務必明白:沒有誰進入過愛裡巨峰,倘若誰進入,
永遠别想出去。
别再冒險,因為第二次嘗試不會象第一次那樣告
終,不過,對你将有更為嚴重的後果。
記取這一警告,否則,大禍臨頭。
M-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