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帕茲--第二章利馬大街的夜晚
第二章利馬大街的夜晚
白天的明亮一過,好像沒有黃昏,一會兒就天黑了。
兩個婦女緊趕着路,因為她們已遲到了;當陪媪念念有詞地誦頌神秘的天主經時,仍使人記憶猶新的年輕姑娘保持着平靜。
她們快步走在斜插向馬約爾廣場的一條大街上。
這個廣場的位置為海拔400多英尺,高于裡馬克河450英尺左右,形成按半圓形安排的利馬城的直徑。
利馬城建在裡馬克河谷裡,距入海口36公裡;其北部和東部,地勢起伏不平,是安第斯山脈的一部分;由聖-克裡斯托巴爾山和阿芒卡埃斯山組成的魯利高丘山谷,屹立在利馬城後面,直到城郊。
城市位于一條河流一側的沿岸,另一面則是聖-拉紮羅的近郊,通過一座五孔橋與城市相連,橋上遊的防波堤呈三角形,以抵消水流的力量;下遊的防波堤為散步者設置活動的凳子,供夏天晚上來這裡的風雅人士仰卧其上,凝視美麗的瀑布。
城市從東到西有2000米長,從橋到城牆僅有1250米寬;城牆有12米高,牆基有10米厚,是用一種土坯建造的,土坯就是那種用粘土加一定量碎稻草和成泥做成的磚,經太陽曬幹就做成了。
這些城牆是為了抗地震而建造,牆中腰開了七個門和三個暗門,其東南盡頭是聖-卡特林納小城堡。
這就是在埃皮法尼時代,由皮紮爾于1534年建造的舊王都,它過去和現在都是複興革命的舞台。
跟海5公裡的利馬,由于有1779年用獨特方法建起的卡亞俄港,故過去是美洲在太平洋上的主要貨物集散地。
在海灘上放置一隻第一流的舊船,裡面填滿了石頭、沙子和各種各樣的碎片,從瓜亞基爾運來的、在水中經久不爛的紅木樁子,被打入構架周圍,成為堅固的樁基,在它上面建起了卡亞俄港碼頭。
它的氣候比位于美洲相對處的巴伊亞和卡塔赫納的氣候溫和,因而把利馬城變成新大陸上最宜人的城市之一;風有兩個方向,常年無變化,或從西南方吹來,經過太平洋時變涼爽,或從東南方吹來,攜帶着森林的暖氣流和從科迪勒拉冰峰上吸收的冷氣。
處于回歸線緯度的利馬,它的夜既美好又清純;夜醞釀着的露水,有益于滋潤那些袒露在萬裡無雲、驕陽普照下的土地;因此,利馬的居民談天說地,夜生活拖到很晚;在陰天的涼爽季節,市内的活計靜靜地結束後,大街小巷頓時變得蕭條;幾乎隻有幾個雜貨店還出售口嚼茶葉或糖果。
此外,我們曾遇到過的年輕姑娘,小心地躲着他們,來到擺在城中的許多椅子的中間,她沒遇到麻煩就到了裡馬克橋,對極微弱的聲音仔細聽,她表情很不自然,隻聽到腳夫或印第安人的快活的小夥子趕着的騾子挽具上的鈴聲。
這個年輕姑娘名叫薩拉,返回她父親猶太人薩米埃爾的家;她身穿一件緞子裙子,一種半松緊的深色褶裥裙,下面極瘦,迫使她邁小步走,使她具有利馬女人特有的優美與嬌柔;這種配有花邊和花朵的裙子,是絲披風遮蓋着的部分,披風在頭部的地方向上翻,由風帽蓋住,她穿着極精緻的長統襪和緞子小鞋,露在優雅的裙子下面,價值昂貴的手镯戴在這年輕姑娘的手腕上,她這樣闊氣的打扮屬于高雅的情趣,西班牙人充分表現出的魅力,都集中在這個姑娘的身上。
馬屁精對安德烈說得真對!他的未婚妻隻是擁有猶太人的姓名,因為她是令人羨慕的小姐的典型,她比人們贊美的還要美。
陪媪是個老猶太婦人,從她的臉上表露出吝啬和貪婪,是薩米埃爾忠誠的女仆,薩米埃爾按其能力付給她工錢。
在這兩個婦人進入聖一拉紮羅市郊的時候,一個身穿僧侶袍、頭戴風帽的男人,從她們身邊經過,專心地注視着她們,這個男人個子高大,是長得好看的一類人,穩重而善良,這是若阿希姆-德-卡馬羅納神父;他向薩拉投去精明的微笑,薩拉立即看了一眼她的仆從。
這個仆從一直在低聲報怨、嘟哝着,唉聲歎氣着,她擋住姑娘什麼也看不見;姑娘轉身朝着和藹的神父,神父向她打了一個親切的手勢。
“好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