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巴阡古堡--第九章
第九章
德戴雷克伯爵家族是羅馬尼亞最古老、最有名望的一個家族,早在16世紀初國家獲得獨立之前,就聲名卓著。
這個家族參加了羅馬尼亞各省份曆史上的一切政治事件,它的名字因而也名垂青史。
現在,德戴雷克家族比德戈爾茲家族還要凋零。
喀爾巴阡古堡頂上那株有名的山毛榉仍有三根枝杈,德戴雷克家卻隻剩下一支了,即克拉約瓦的德戴雷克,這一支的最後一代就是剛到魏爾斯特村的年輕伯爵。
童年時代,弗朗茲從未離開過伯爵夫婦居住的祖宅。
這個家族的後代享有很高聲譽,他們生活富足,樂善好施。
他們在鄉間過着舒适寬裕的貴族生活,一年隻離開一次,也隻為家族生意而不得不去克拉約瓦鎮,盡管此鎮離城堡隻幾裡之遙。
這種生活必然會影響對他們獨生愛子的教育,以後的歲月,弗朗茲長久地感受到他青年時代的生活遺留下的影響。
隻有一位老意大利教士是他的家庭教師,這位教士所知也極有限,弗朗茲沒學到什麼東西。
所以,從童年乃至青年時代。
他對科學、藝術、當代文學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
年輕伯爵平常的時間都消耗在打獵的興趣上。
他不分晝夜,奔跑在樹林裡、平原上,追逐鹿群和野豬,手握匕首,攻擊野獸。
在這些事上,他英勇無畏,意志堅強,在殘酷的鬥争中樹立了卓越的功勳。
他剛15歲時,德戴雷克伯爵夫人去世了,他不滿21歲,伯爵又在一次打獵的事故中喪生。
隻幾年功夫,雙親都撒手人寰。
過去,他全部的溫存和心中激蕩的柔情都體現在對父母的孝敬上,使他青少年時代的感情得以寄托。
而此後,他既沒朋友,家庭老師也故去,他孑然一身,孤苦零丁存在世間。
年輕伯爵在克拉約瓦城堡又住了三年,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他孤身一人,從不試圖與外界建立聯系。
他去過一、兩次布加勒斯特,隻因為事務使然,而且也隻是短暫的出訪,他總是急着趕回領地。
然而,這種生活總不能持久。
後來,弗朗茲感到有必要走出羅馬尼亞的群山懷抱,去外界展翅高飛,擴大視野。
年輕伯爵決定出遊,那時他大約23歲。
家族積累的财富足以滿足他這個新的嗜好。
一天,他留下老家人看管克拉約瓦城堡,離開了瓦拉西亞家鄉。
他帶着羅茲科随行。
此人是位羅馬尼亞老兵,已在德戴雷克家服務了整整十年。
他每次都陪着年輕伯爵外出打獵。
他堅強、勇敢,對主人忠心耿耿。
年輕伯爵計劃先遊曆歐洲,在歐洲大陸的首都和重要城市盤桓數月。
他認為他在克拉約瓦城堡裡受的隻是啟蒙教育,應該在遊曆途中完成對自身的豐富和充實。
因而,他拟定了詳盡的計劃。
他這樣做不無道理。
弗朗茲-德戴雷克決定第一站參觀意大利,因為老教士教會他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語。
那邊迷人的土地上遍布文物古迹,強烈地吸引着年輕人。
他在那個國度一呆就是四年。
他離開威尼斯去佛羅輪薩,離開羅馬去那不勒斯,不停地拜訪這些藝術之都,割舍不下滿心的喜愛之情。
至于法、德、西班牙、俄、英這些國家,大可等他年齡稍大,思想成熟再去遊訪,那時可能受益更多。
相反,青春的激情應該用來品味意大利各大城市的魅力。
弗朗茲-德戴雷克27歲那年,最後一次去那不勒斯。
他原本打算在那裡隻住幾天,然後去西西裡島,探訪島上的特納克利亞古迹,以此結束意大利之行,随之回到克拉約瓦城堡休息一年。
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不久使他改變了安排,甚至決定了他的一生,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在意大利生活的那幾年,雖然年輕伯爵在科學方面無多大進展,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那個方面資曆愚魯,但至少,就像瞎子突然看到燈火,他獲得了審美情趣。
面對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他的靈魂欣悅不已。
他參觀了那不勒斯、威尼斯、羅馬和佛羅輪薩的博物館,在傑出的繪畫作品前流連忘返。
同時,他經常出入歌劇院,觀賞當時流行的抒情劇,對大師們的表演如癡如迷。
也就是這最後一次那不勒斯之行中,在後文中要叙述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