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約納島上的生活

首頁
    約納島漸漸露出了身影,該島舊名波濤之島,島上的阿貝山海拔不過四百英尺,汽船快速朝小島靠攏。

    近午時分,“先鋒号”沿方石徹成的石堤停泊下來,這些石塊被水染成綠色。

    一些乘客下了船,他們人數很多,一小時後要再乘船穿過馬爾海峽返回奧班,另一些人,人數不多,也跟着下了船,他們想在約納島住下,不用說也知道這些人是誰。

     島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港口。

    一個石碼頭,護住海灣,讓它不受外海海浪的影響,僅此而已。

    在氣候宜人的季節裡,那停靠着幾隻遊艇或小漁船,它們是來開發這些沿岸海域的。

     按照日程安排,遊客們隻能用兩小時看看島嶼,而坎貝爾小姐和同伴們,丢下遊客,忙着去找一個合适的住處。

     不能指望在約納島上也找到英國好海濱城市所具有的那種舒适環境。

     約納島長不過三裡,寬不過一裡,居民僅有500。

    阿蓋爾公爵,島的主人,從那邊隻能收得幾百斤東西。

    島上根本嚴格意義上的城市,也沒有城鎮,甚至沒有村落而言。

    隻散落着幾戶人家。

    大部分都是些簡陋的茅屋,可以說很美,但卻過分簡陋,幾乎都沒窗戶,隻從門透進去些光線,沒煙囪,隻是在屋頂上挖了個洞,隻有草和石子抹的牆,蘆葦和石竹南鋪的屋茅頂,用海草的粗纖維連着。

     誰又能相信,在斯堪的那維亞曆史早期,約納島曾是德落伊教的發祥地?誰想象得出繼他們之後,公元六世紀,愛爾蘭人聖·科拉班,島也以他名字命名過,他為了傳授新教,在那建立了全蘇格蘭第一家修道院,克盧尼的僧侶們還在那一直住到宗教改革運動!現在到哪去找作為主教和英國大神甫們修道理的那些宏偉建築呢?在這殘迹中間,哪還能發現大圖書館呢?它曾藏有豐富的檔案材料和與羅曼史有關的手稿,在那當時的精英們汲取精華,為己所用。

    可是!眼下隻有廢墟,而曾深深改變北歐的文明卻在此誕生。

    過去的聖·科拉班,隻剩下今天的約納島,隻有幾戶農家,他們艱難地從沙土地上收得那麼可憐的一點大麥、土豆和小麥。

    島上還有少見的幾戶漁家,漁船靠赫布裡底小島的多魚水域生存。

     “坎貝爾小姐,”亞裡斯托布勒斯·尤爾西克勞斯以倨傲的口吻說,“就第一印象來說,您覺得這比得上奧班島嗎?” “比那好得多。

    ”坎貝爾小姐回答,盡管她可能覺得島上居民過多。

     由于俱樂部或飯店,麥爾維爾找了一家客店,還算說得過去。

    遊客們住到那裡。

    他們對船停在約那島的時間很不滿意,那時間不适合參觀島上的德落伊教祭司和教遺址。

    于是他們當天在阿爾摩德丹剛安。

    而奧利弗和亞裡斯托布勒斯各自将就住在漁民的小屋裡。

     但坎貝爾小姐的精神狀态很好。

    在她的小房間裡,站在西邊面向大海的窗前,她覺得就和站在海倫斯堡高塔的平台上一樣,而且肯定比克喀裡多尼亞飯店的大廳裡要好。

    從那兒放眼望去,天空展現于眼前,沒有小島擋住這圓環。

    加上點想象,她仿佛看到了三千海裡之外的大西洋另一岸——美洲海岸。

    的确,在那兒的美麗舞台上,日落時的太陽盡顯它的萬丈光輝。

     集體生活安排起來容易又簡單,大家在旅館的底層大廳中一起用餐,按老習慣,貝絲夫人和帕特裡奇與主人同坐一桌。

    亞裡斯托布勒斯覺得有些奇怪,奧利弗卻覺得無可指責。

    他對兩個仆人已有了好感,他們同樣也對他心存愛意。

     于是一家人過起了古老蘇格蘭人極其簡樸的生活,在島上散步,談談過去年代的一些習情,而亞裡斯托布勒斯絕不錯過機會,總要不合時宜地加進些現代注解,然後大家聚到一起吃午飯,晚上八點共進夜宵。

    繼而是日落,坎貝爾小姐無論什麼天氣都去觀察,甚至陰天也不例外。

    誰!在雲的下方可能會出現缺口,一道縫隙或裂痕,從那最後一道光可以穿過。

     多好的飯啊!沃爾特·司各特和喀裡多尼亞的客人都認為費爾古的正餐,奧爾德地克·朗迪蓋爾的夜宵和按蘇格蘭古法做的萊肴無可挑剔,貝絲夫人和帕特裡奇被帶到了一個世紀以前。

    他們幸福萬分。

    仿佛生活在祖先的年代一般。

    看得出薩姆和西布對麥爾維爾家的原有方法和蘇格蘭古法相結合的新烹調方式很歡迎。

    在現成餐廳的底層可以聽到: “一點燕麥粉點心,比格拉斯哥軟點還美味。

    加上點豆子,蘇格蘭高地上的山裡人還享受着這一美味。

    ” “還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