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自序

首頁
談到讀書這件事,不論與一個人、幾個人,還是許多人談,所遭遇的最經常的反诘是:養成讀書習慣對一個人究竟有什麼好處?

    是啊,有什麼好處呢?

    喜歡讀書有益于将官當得更大嗎?有益于成為巨商嗎?有益于成為頂尖科學家嗎?——确實,未見得的。也許還會反過來。

    因為,誰一旦成為百分之零點幾甚至零點零幾的人中的一個,責任可就大了,便身不由己了,屬于獻身型的人類了;即使曾是很喜歡讀書的人,也會因惜時如金,不得不放棄讀書之嗜好。讀書對于他們成了偶爾之事,難得時光,特享受的。

    且不論他們了,便說各行各業的翹楚和精英們吧,那也都是須鑽研不懈,多思而少眠的人。他們讀的大抵是業務書,偶涉其他,眼光是極苛的。

    前日有朋友來訪,言及他們的兒子終于從國外回歸,已獲雙博士學位,且都是上數的别國大學頒發的證書——而找到的工作,也隻不過是在私立高等技校任電腦技術專業教師。

    那樣的兒子該屬出色的千分之幾了吧?——他是喜歡讀書的,他父母也是為他到我家來挑書。我任國家圖書館“文津獎”評委,照例收到了一批書。

    一個中國人與書籍的關系的真相是——從前的讀書人僅是千分之幾萬分之幾的幸運人,大抵是為了跻身仕途而讀;如今恰恰反過來了,最廣大的普通人才較有時間讀讀什麼書。

    普通人是多麼普通的人呢?

    清華、北大每年畢業不少學子;劍橋、哈佛也是——皆不普通了嗎?否也。了解一下就會明白,并非個個都成了人傑,十之七八後來也還是歸于普通;往好了說有望成為中産階級種子而已。

    如果誰的人生,目前尚不能與我朋友的兒子相提并論;如果哪一對父母,還沒從自己的小兒女的智力方面看出比我朋友的兒子将更有出息的智光,那麼我的建議是——在不影響正常升學的前提下,着意培養兒女的讀書習慣吧。

    任何一個國家的95%以上的人口,注定了是普通人口。這個世界對此點還沒有破局之良方。

    那麼,讀書對于95%以上的人類,益處甚大。

    會使我們成為社會地位雖普通,但在其他方面卻較優秀的普通人。

    會使我們于浮躁之境淡定;于群情盲動之際保持理性;于享樂風習大行其道時儉以修身;于清貧中不至于連精神也一并“貧窮”了。

    會使我們成為善良、文雅、舉止得體、談吐不俗,因而起碼在95%以上的人口中成為受尊敬的普通好人。

    當然,我指的是值得一讀的書……

    2017年4月10日

    北京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