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章 冰冷的理念(6)

首頁
    是他視而不見地騎過去了。

    喊一陣,引來别人救行不行呢?但他認為沒有這義務啊!他回到家裡若無其事地吸煙,吃飯,再吸煙,飲茶,看電視——人們将那淹死的少年送到他家裡了——那是他的寶貝兒子啊! 一家人的兒媳婦很晚了還沒下班歸來——兒子和他的父親終于不放心了,結伴出去迎接,在距家不遠的一幢樓的拐角處,在黑暗中,他們分明聽到女人被捂住了口所發出的呼救聲…… 兒子說:“咱們過去一下吧!” 父親說:“千萬别管這類閑事!” 而第二天,是妻子和兒媳婦的女人被證實慘遭殺害了——就在那一樓角,就在那一片黑暗中,就在口被捂住仍呼救不止之際…… 我們——我們如何去安慰那失去了兒子的父親,那失去了妻子的丈夫,那失去了女兒的老母以及那失去了兒媳婦的公公呢? 我們自以為,某種并不光彩的理念隻要經由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性地訴說,就足以自欺欺人地被公認為最新理念,就足以幫我們擺脫掉人作為人的最後一點兒人性原則,但正如一位外國詩人說的,那不過是——“帶給我們黑暗的光明”。

     更多的時候,情況其實是這樣的——你并不需要去死,你的一聲呼喊,一個電話,攔一輛車,伸出一隻手臂,抛出一條繩子,探過去一根竹竿,一個主意,一種動員,就可以救一個人甚至幾個人的命,問自己的良知,你覺得值得嗎? 值得! 那麼為什麼——少女欲跳樓圍觀者衆,無人勸阻卻有人狂喊怪叫促她快跳?為什麼婦女被強暴于街頭圍觀者亦衆竟無人去報警?為什麼心髒病人猝倒人行道上數小時,幾百雙腳先後從其身旁走過竟無駐足者?為什麼兒童落水會水的伸手要幾萬元錢才肯跳水去救?為什麼同乘一輛長途汽車的姑娘在車上遭歹徒輪奸在小鎮停車時又于衆目睽睽之下被劫持走而無一人開其尊口——警察的身影就在不遠處! 我們面對如此這般林林總總人性麻木的現實,一而再地喋喋不休地讨論人救人值得不值得,并且一而再地強調不值得的自由權利的重要——難道這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嗎? 法乎其上,僅得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這“法”,也包含理念原則的意思。

     我們所強調的那種自由選擇的權利,究竟是其上呢?其中呢?還是其下呢? 若不幸是其下——我們中國人以後在人性和人道方面又将變得怎樣呢?古人沒說“法乎其下”僅得什麼,我們自己去想象吧! 某些人終于有了實話實說的機會和權利固然是一件相當重要的事;說的是什麼也很重要;其所強調的理念對時代和社會的人性以及人道準則的影響是什麼,尤其重要。

     據我想來,人類社會,目前恐怕還不會将以往一向令人保持肅然之心的人性及人道準則抛棄掉。

    至于百年後怎樣,我就說不大準了…… 張華的事帶給我們的思考其實更應是另外的一些内容——時代和社會怎樣在更多的方面為一切人的生命安全施行更周到的保障?在什麼情況之下人應具有哪些救人的常識和有效的方法?我們應該怎樣培養我們的兒童和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應該教給女性哪些自衛的方式?對于我們中國的男人,我認為,則主要是教育——使之懂得,在面對兒童少年、婦女和老人陷于險境之時,多少體現出一點兒男人的勇敢,是應該的。

     但實際上恐怕是——長期憋悶在心裡一直在尋找時機一吐為快地說出——我的生命也很寶貴!我有不救的自由選擇的權利!——是的,恰恰是我們中國的當代的某些男人們!持此種理念的男人,肯定多于持同樣理念的兒童少年、婦女和老人。

    他們年輕、強壯、有文化,可能還風度翩翩。

     他們頭腦中的不少理念都是冰冷的。

     他們絕不希望自己的心也變得溫熱一點兒。

     他們所強烈要求的是——這社會這時代不但應該非常尊重他們自身理念的冰冷,而且簡直應該将他們那一套冰冷的理念奉為新的超前“文明”了的準則。

     而我的回答乃是——我将捍衛他們坦言自己理念觀點的自由,但我永遠不苟同于他們。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