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章

首頁
    該相信誰了。

    ” “相信我們自己,相信能透過希臘神話看問題的現代人……莫爾泰尼,我反複讀了幾遍《奧德賽》之後,不知不覺地得出的結論是:實際上,奧德修斯并不想回家,并不想與珀涅羅珀團聚……這是我的結論,莫爾泰尼。

    ” 我又一句話沒說。

    我的沉默使賴因戈爾德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他又說道:“實際上,奧德修斯是個怕回到妻子身邊的男人,原因先不說,正因為他怕回家,所以他下意識地為自己返回家園設置了種種障礙……他這種聞名于世的冒險精神,實際上是一種想投身在種種冒險行為之中,從而延緩他的回家之旅的無意識的願望,而這些冒險的經曆的确不斷地阻礙着他返回家鄉,使他不得不繞了許多彎路。

    并不是斯庫拉[5]、卡律布狄斯[6]、卡呂普索[7]、菲埃克斯人[8]、波呂斐摩斯、克律塞斯和諸神反對他返回家園,而是奧德修斯在下意識地為自己不斷地制造冠冕堂皇的借口,以便能這兒待一年、那兒待兩年地遲遲不返回家園。

    ” 賴因戈爾德最終就是想用這種典型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方法來解釋作品。

    讓我感到驚異的是自己居然事先沒有考慮到這一點:賴因戈爾德是德國人,他在柏林嶄露頭角的時候,正是弗洛伊德學說獲得初步成功的時代,後來,他又去了頗為重視心理分析學的美國,對于奧德修斯這樣一個傑出的并不複雜的英雄,他自然也會采用心理分析的手法去表現。

    我冷冷地說道:“這樣做得很巧妙……但我沒有看到如何……” “别忙,莫爾泰尼,别忙……那麼,顯然,根據我的這種解釋,就是說按照現代心理分析學的最新發現去解釋作品,是唯一正确的方法,這麼說吧,《奧德賽》隻不過是反映夫妻之間相互感到厭煩了的故事……奧德修斯曾竭力想擺脫這種困境,然而,這種厭煩的情緒日益加深,經過長達十年的自我抗争,他終于戰勝了,解脫了,敢于正視自己的處境了……換句話說,奧德修斯十年之中想方設法遲遲不歸,為自己尋找了種種不能回國的借口……甚至還多次想與另一個女人結合……不過,最終他克制了自己,回家了……現在看來,奧德修斯的回歸正意味着他是接受了他出走前的處境,當時他是想一去不複返的。

    ” “什麼處境?”我這下子真的感到驚訝地問道,“奧德修斯不是為了參加特洛伊戰争而出走的嗎?” “這是表面現象,這是表面現象……”賴因戈爾德不耐煩地重複道,“有關奧德修斯動身出征之前的伊塔卡王國的形勢,關于珀涅羅珀的追求者們,還有别的情況,我下面會談及的,在解釋奧德修斯不想回伊塔卡、害怕與妻子重聚的原因時我會談到的……不過,我想着重強調的是,《奧德賽》并非像荷馬想讓人相信的那樣,是叙述奧德修斯的一次廣義上超越地理範疇的曆險行為……相反,它是奧德修斯内心世界裡的一出悲劇……故事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奧德修斯的潛意識的象征……莫爾泰尼,對弗洛伊德你自然是了解的喽?” “了解一點。

    ” “那好,弗洛伊德能引導我們打開奧德修斯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貝拉爾德跟他的那些地圖和他那不說明任何問題的文獻學……我們不是發掘地中海,而是發掘奧德修斯的靈魂……或者說他的潛意識。

    ” 我愠怒而又十分粗暴地說道:“如果是為一出家庭悲劇,那就不必去卡普裡島了……不如就在羅馬的一個現代化的居民區裡的一間普通房間裡工作算了。

    ” 聽我這麼一說,賴因戈爾德驚異而又生氣地掃視了我一眼,随後又令人生厭地笑了起來,就像有人想用玩笑來結束一場未能取得預期效果的争論似的。

    “到了卡普裡島以後,我們再平心靜氣地好好談,”他又接着說道,“您開着車,是無法跟我讨論《奧德賽》的。

    現在,您開您的車……我欣賞欣賞這美麗的風光。

    ” 我不敢頂撞他;我們幾乎有一個小時沒說話。

    前面是龐蒂那地區的古老的沼澤地,公路的右邊是流水潺潺的河渠,左邊是綠色的一馬平川;現在已過了契斯台爾納鎮;随後又駛過泰拉契那鎮。

    過了這個小鎮之後,公路就沿着海岸線向前延伸,另一邊是灼熱陽光下的荒山秃嶺。

    大海不平靜;黑黃色沙丘那邊的綠色大海顯得混濁不清,像是海上刮過一場風暴,把海底的許多沙子都裹到海面上來了似的。

    海面上掀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