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您不明白?”他問道,“那好,我立刻給您解釋……我們最好把那些求愛者縮減為一個人,比如,安提諾俄斯……他們在特洛伊戰争之前就愛上了珀涅羅珀……因為愛她,就按希臘人的習慣贈送給她許多禮品……珀涅羅珀這位高傲、尊貴、傳統的女人,想拒絕這些禮品,更希望丈夫把這群求愛者從宮裡攆出去……然而,奧德修斯卻出于某種我們不得而知卻又很容易猜出的原因,偏偏不想讓求愛者掃興……他是個理智的男人,不很在乎求婚者對妻子的追求,因為他知道妻子是忠實的;他甚至也不把饋贈給他妻子禮品這事看得很重,實際上,他也許不見得就不喜歡這些禮品。
請您别忘了,所有的希臘人都非常看重别人的饋贈,莫爾泰尼……當然,奧德修斯絕對不會勸說珀涅羅珀順從求婚者的意願,而隻是不想激怒他們,因為他覺得沒有必要……奧德修斯想平靜地過安穩日子,他怕鬧得滿城風雨……珀涅羅珀萬萬沒想到奧德修斯是這樣窩囊,所以十分怨恨,她對丈夫的舉止簡直難以相信。
她抗議,她反對……但是奧德修斯卻不為所動,他覺得不該為此發怒……就這樣,他勸珀涅羅珀接受禮品,還要她表現得熱情些,再說,這又用不着付出什麼代價呀!珀涅羅珀最終聽從了丈夫的勸告,然而,卻同時對他懷有一種深深的鄙視,她覺得奧德修斯已不再愛她了,她把自己的看法對他說了。
這時,奧德修斯才發現自己的謹言慎行毀掉了珀涅羅珀的愛,可惜已經太晚了。
奧德修斯想竭力彌補那一切,以重新赢得妻子的愛,但已經無濟于事了。
他在伊塔卡國裡如同生活在一座地獄中……後來,絕望了的奧德修斯,抓住了特洛伊戰争的機會,離開了家園……七年之後,戰争結束了,奧德修斯打算從海路回伊塔卡,然而,他深知在家裡等着他的是一個不再愛他,甚至鄙視他的女人。
因此,他有意識地利用一切借口推遲返回家園的行期,他很不情願回家,生怕回家……不過,最後他還是得回去。
但當他回到家時,發生了在龍的神話中騎士身上的故事,您還記得吧,莫爾泰尼?……公主懇求騎士把龍殺了,如果他想赢得她的愛的話。
騎士殺死了龍,于是公主就愛上騎士了……于是,珀涅羅珀在奧德修斯回家之後,在對丈夫表示了她的一片忠貞之後,她卻讓丈夫明白自己的這種忠誠不等于愛情,而僅僅是尊嚴。
她可以再愛奧德修斯,但有一個條件:他得把所有的求愛者都殺了……正像我們所知道的那樣,奧德修斯不是嗜血成性的、獸性的男人,也不是充滿複仇心理的人,也許他更想客客氣氣地用好言好語耐心說服求愛者離開王宮。
但是這一次他當機立斷……奧德修斯知道,珀涅羅珀對他的敬重與否就決定于他敢不敢殺掉她的求婚者,而她對他的愛也将取決于此……于是,他殺掉所有的求婚者……隻有到殺掉了那些求婚者的時候,僅僅到了那個時候,珀涅羅珀才會不再鄙視他,而且重新愛他……就這樣,奧德修斯與珀涅羅珀在分離那麼多年之後重又相愛了,他們真正結合了……他們慶祝他們建立在真正的愛的基礎之上的婚禮……他們的血腥的婚禮……莫爾泰尼,現在您明白了嗎?我概述一下:第一,珀涅羅珀鄙視奧德修斯,因為他表現得不像男人,不像個丈夫,不像個一國之君,他沒有對妻子的求婚者的冒失行為做出應有的反應;第二,妻子對他的這種鄙視緻使奧德修斯出征去特洛伊;第三,深知家裡等待着他的是一位鄙視自己的女人,所以他有意識地遲遲不歸;第四,為了重新赢得妻子的尊重和愛戀,奧德修斯殺死了所有的求婚者……莫爾泰尼,您明白了嗎?” 我說我明白了。
實際上,這一切并不費解,我對賴因戈爾德那樣從心理學角度解釋荷馬史詩的做法從一開始就很反感,現在比以前更反感了;我遲疑不決,不置可否。
這時,賴因戈爾德又學究似的對我解釋道:“您知道我是怎麼掌握解釋這一切的關鍵的嗎?……通過對《奧德賽》中所描述的殺戮求愛者事件的思考……我注意到如此殘忍、如此野蠻和如此無情的殺戮,與奧德修斯以往所表現出來的性格截然不同:他原本是個聰明、靈活、機敏、理智和精明的人……我尋思道:奧德修斯完全可以把求愛者客客氣氣地打發走……他完全可以這樣做,因為那是他的家,他是國王,隻要設法讓人辨認出他來就行了……而他沒有那樣做,那是有他不那樣做的理由……什麼理由呢?……很明顯,奧德修斯是想表明他不僅是個聰明、靈活、機敏、理智和精明的人,而且在必要的時候,也會像小埃阿斯
賴因戈爾德的推理方法很合乎邏輯,這與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