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就把電報打開了。
巴蒂斯塔的名字使我頗感詫異,不知為什麼,他的名字似乎預示有個好消息在等着我。
可是,寥寥幾句的電報全文向我宣告的卻是:由于一次意外的車禍,埃米麗亞情況“極為嚴重”。
講到這兒,我覺得已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無須再一一叙說當天下午我如何動身,如何抵達那不勒斯,如何得知埃米麗亞實際上已因一起車禍而死在泰拉奇納附近了。
她死得很蹊跷:據說,埃米麗亞因為天氣炎熱,困倦疲乏,所以一路上總耷拉着腦袋打瞌睡。
巴蒂斯塔跟平時一樣,車開得飛快。
突然,一輛牛車從旁邊的一條岔道上沖了出來;巴蒂斯塔來了個急刹車;他跟趕牛車的對罵了一陣之後,繼續驅車急駛。
坐在他旁邊的埃米麗亞,腦袋左右搖晃着,一聲沒吭。
巴蒂斯塔跟她說話,她也不予回答;車子一急轉彎,她就歪倒在他身上了。
巴蒂斯塔停住了車,這時,他發現埃米麗亞已經死了。
原來,為了閃過牛車,突然的急刹車使身體各部位完全處于松弛狀态的埃米麗亞措手不及,入睡的人都是這樣;緊急刹車後的車身的猛烈颠簸讓她的脖子嚴重扭曲,緻使頸椎折斷。
她幾乎是在不知不覺中死去的。
天氣異常炎熱,這就更增添了人的煩惱。
痛苦與歡樂一樣,是别的任何感情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舉行葬禮那天十分悶熱,天色陰霾,空氣潮濕,沒有一絲風。
葬禮完畢之後,晚上,我走進如今已徹底空蕩和毫無用處的套房裡,随手關上了身後的門,我終于意識到埃米麗亞真的死了,我永遠也不會再見到她了。
整個套間的窗子全大敞着,為的是能透進點風來,哪怕是一絲清風也好,但當我走在光亮的地闆上,在落日餘晖的映照下從一個房間轉到另一個房間時,我仍然感到窒息。
這時,附近幾家鄰居房子窗口的明亮燈光反照出裡面的人的身影,這不禁讓我産生了對生活的依戀之情,那甯靜的燈光使我想到了人們毫無猜忌地相愛的世界,人們安詳地生活在其中的世界,而我卻似乎早已被永遠排斥在這樣的世界之外了。
對我來說,重新進入這個世界,就意味着我得跟埃米麗亞解釋清楚,得說服她,得再一次創造愛的奇迹。
而為了有愛,不僅得喚起我們心中的愛,還得喚起他人心中的愛。
但這已是不可能的了;當我想到埃米麗亞之死也許是敵視我的一種極端的、絕情的行為時,我似乎痛苦得都要發瘋了。
不過,我還得活下去。
第二天,我拿起還沒打開過的行李箱,就像關上墓室似的鎖上了家門,把鑰匙交給了門房,我對她說,我準備度假回來就把房子賣掉。
于是,我又動身去卡普裡了。
說來也怪,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那種能在埃米麗亞出現過的地方或是她讓我見到過她的地方能再見她一面的希望驅使我回去的。
那時候,我會向她重新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一切,我會重新向她表示我的愛,重新赢得她對我的理解,并重新獲得她愛戀我的承諾。
這種期望有一種瘋狂的特性,這我很清楚。
實際上,那些日子裡我的智商急劇衰退也是合乎情理的,我是昏昏然地處于對現實的厭惡和對幻象的依戀之中。
幸好,埃米麗亞既沒有再在夢中出現,更沒有在我清醒的時候出現。
那次她在我跟前出現的時間與她死去的時間對不上:我認為那天下午當我看見埃米麗亞坐在船尾時,埃米麗亞還沒有死。
而後來我在紅色岩洞深處的淺灘上昏昏欲睡時,很可能她已經死了。
生與死都不會那麼巧合。
當時出現在我面前的她是不是一個幽靈,是不是一種幻覺,或是一場夢,抑或某種錯覺,我永遠無法知道。
她在世時損害了我們之間關系的那種誤會,在她死後卻依然存在。
出于對埃米麗亞的依戀,出于對最後一次見到她的地方的依戀,有一天,我去了别墅下面的海灘,當時我曾見她赤裸裸地躺在那兒,我曾幻想去親吻她。
海灘上空無一人;我從大塊的岩石後面探出身去,擡頭望着蔚藍遼闊的大海,這使我重又想起了《奧德賽》,想到了奧德修斯,想到了珀涅羅珀,而且在自言自語,埃米麗亞如今就像奧德修斯和珀涅羅珀一樣漂遊在那明媚浩渺的大海之中,她的音容笑貌将永恒地留存在我的記憶之中。
能否重新找到她,能否以平靜的方式繼續我們的對話,這取決于我,而無須靠一場夢,或是一種幻覺。
唯有這樣,我才能得以解脫,從感情上解脫,才能感到她似乎永遠依偎在我的身邊,寬慰我,并給予我美的享受。
正是出于這種目的,我才寫下了這些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