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首頁
事實上,我到巴黎不到兩周,就遇見斯特裡克蘭了。

    很快,我就在達姆斯街找了間小公寓,又花幾百法郎,從二手市場置辦了一些家具。早上,我讓門房幫我煮咖啡,打掃房間。然後我便去看我的朋友德克·斯特洛夫。

    德克·斯特洛夫是這樣一個人:有的一想起他就報以嘲笑,有的則尴尬地聳聳肩,往往因人而異。造化弄人,他給人的印象,是個滑稽角色。他是一名畫家,但卻是很蹩腳的畫家。我是在羅馬認識他的,至今還記得那時他的作品。他拜倒在凡俗之物的腳下。他臨摹懸在斯巴尼亞廣場貝爾尼尼注31式樓梯上的繪畫,并不覺着它們美得失真;而他的畫室裡滿是這樣的作品:留着小胡子、長着大眼睛、頭戴尖頂帽的農夫,衣衫褴褛的兒童,以及衣裙豔麗的女人。他們有的在教堂門口的台階上閑坐,有的在晴空下的翠柏間嬉戲,有的在文藝複興時期風格的噴泉邊纏綿,有的跟在牛車一邊,穿過坎帕尼亞平原注32。這些人物,畫得非常精緻,活靈活現。連攝影師也拍不出這種呼之欲出的效果。住在美第奇别墅的一位畫家,管他叫“巧克力盒大畫家”。看了他的畫,你會認為莫奈、馬奈,所有印象派畫家,從來沒有出現過。

    “我知道自己不是偉大的畫家,”他說,“我不是米開朗基羅,不是,但我有自己的東西。我賣畫。我把浪漫帶給各種各樣的人。你知道嗎?不隻荷蘭,挪威、瑞典、丹麥也有人買我的畫。他們主要是商人、有錢人。你想象不到,在那些國家冬天是什麼樣子,陰沉寒冷,漫無盡頭。他們喜歡看我作品中的意大利景象。這就是他們希望看到的意大利。也是我來這裡之前想象中的意大利。”

    而我認為,這始終是他揮之不去的幻想,這幻想讓他目眩,看不見真相;盡管真相殘酷,他卻依然用幻想的目光凝望着自己的意大利:浪漫的俠盜,美麗的廢墟。他畫的是他的理想,盡管貧乏、平庸、陳舊,但終究是理想;這就賦予了他一種獨特的魅力。

    正因如此,德克·斯特洛夫于我,并非像對他人那樣,隻是一個被嘲弄的對象。他的一些同行,毫不掩飾對他作品的蔑視,但他很會賺錢,他們花起他的錢來,簡直毫不猶豫。他出手大方;那些手頭緊的,一面嘲笑他天真,那麼輕易就相信他們編造的不幸故事,一面又厚顔無恥地伸手向他借錢。他很重感情,但是,在他容易被打動的感情裡面,包含着某種愚蠢,讓你接受了他的好意,卻沒有一絲感激之情。從他那裡借錢,就像從小孩子手裡搶東西,你看不起他,因為他太好欺負了。我想,一個以身手敏捷為榮的扒手,一定會對一個粗心大意的女人感到憤慨,因為她把裝滿珠寶的包包随便落在了馬車上。造物主讓斯特洛夫成為笑料,卻又拒絕讓他的感覺麻木。他始終被笑話,無論錢不錢的事,都讓他不堪其擾;但他又從未停止給人制造嘲笑的機會,就像是他有意為之似的。他不斷受傷害,但他性格善良,從不記仇:毒蛇咬了他,可他沒有吸取教訓,剛不疼了,就又好心地把蛇揣在懷裡。他的生活,就像按照鬧劇編寫的悲劇。因為我從不嘲笑他,所以他很感激,常常把一連串煩惱,灌到我富有同情的耳朵裡。最糟糕的是,這些事都很荒誕,他講得越感人,你就越想笑。

    盡管他是一個很糟糕的畫家,但他對藝術有着敏銳的直覺,和他一起去參觀畫廊,真是難得的享受。他的熱情是真誠的,他的評價是敏銳的。他是天主教徒,不但對古典繪畫由衷欣賞,對現代繪畫也頗為認同。他能慧眼識珠,而且不吝贊美。我想,在我認識的人中,沒有像他這樣有見識的了。他比大多數畫家接受過更好的教育,也不像他們對其他藝術那樣一無所知;他在音樂和文學方面的鑒賞力,讓他對繪畫的理解更深刻也更多樣。對于像我這樣的年輕人,他的指導和建議,極其寶貴,無可比拟。

    離開羅馬後,我和斯特洛夫繼續通信往來,每兩個月左右,我就會收到他用陰陽怪氣的英語寫的長信,他那說話急促、富有熱情、手舞足蹈的神情,立刻躍然紙上。在我來巴黎前不久,他和一個英國女人結婚了,在蒙馬特區一間畫室住了下來。我有四年沒見過他了,也從未見過他妻子。

    注31吉安·洛倫索·貝爾尼尼(GianLorenzoBernini,1598-1680),意大利巴洛克風格雕塑大師、建築大師。

    注32坎帕尼亞(Campagna),位于意大利半島南部,亞平甯山脈南麓,瀕臨蒂勒尼安海。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