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首頁
    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改變了他的意識,似乎他這樣做不僅沒有拒絕一個無理的要求,而且也沒有害怕和回避一個正好相反的無理要求——放棄女人也顯然與此有關。

     隻有像我這樣去迫切進行觀察的朋友才能感受到或者是預感到事情在此種意義上的變化,上帝保佑,可千萬别叫這種洞察削弱了我在阿德裡安身邊的樂趣!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可能會讓我震驚,但永遠也不可能讓我從他身邊走開。

    這世上有些人,同他們生活在一起是不容易的,放棄他們卻又是不可能的。

     [1]古代意大利中部民族。

     [2]意大利語,冠詞“la”表陽性,名詞“melona”意為“瓜”,這句話意為:“瓜是陽性嗎?” [3]意大利語,意為“田野,天地,鄉村”等。

     [4]德文裡指兔或驢。

    這裡指的是驢子。

     [5]意大利語,意為“尊敬或高貴的外國人或外賓”。

     [6]意大利語,意為“農民”。

     [7]意大利語,字面意思為:“全都是一幫惡棍流氓,你懂嗎?”這裡緊随其後的那句話實際上是用德文重複同樣的意思。

    這種現象在整部小說中為數不少。

     [8]一種有米、肉等的意大利風味菜湯。

     [9]意大利語,字面意思是:“葡萄酒能夠強血補血。

    ” [10]希臘神話中主宰森林畜牧的神。

     [11]莎士比亞《愛的徒勞》第四幕第三場開始處俾隆的一句獨白,朱生豪的譯本譯為:“他們張羅設網;我卻陷身在泥坑之中。

    泥坑,這字眼真不好聽。

    ” [12]莎士比亞《愛的徒勞》第四幕第三場開始處俾隆的一句獨白,朱生豪的譯本譯為:“上帝啊,這戀愛瘋狂得就像埃阿斯一樣;它會殺死一頭綿羊;它會殺死我,我就是綿羊……” [13]莎士比亞《愛的徒勞》第四幕第三場開始處俾隆的一句獨白,朱生豪的譯本譯為:“啊,可是她的眼睛——天日在上,倘不是為了她的眼睛,我決不會愛她……” [14]莎士比亞《愛的徒勞》第四幕第三場開始處俾隆的一句獨白,朱生豪的譯本譯為:“她已經收到我的一首十四行詩了。

    ” [15]英語,字面意思是:“随着時機的日臻成熟而分娩。

    ” [16]雅典城外紀念阿提卡半人半神英雄阿卡德摩的園地,柏拉圖公元前387年在此建立其講學授徒的學院,是為世界上最早的集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學院。

    在莎士比亞戲劇《愛的徒勞》中,那卡國王就宣布把自己的王宮變成這樣一座學院,用以鑽研人生的藝術。

     [17]英文,意為“德國佬”。

     [18]地中海地區所産的一種甜味葡萄酒。

     [19]羅馬東邊的一座城市,有許多文藝複興時期文化古迹。

     [20]天主教西多會中的一派。

     [21]拉丁文。

    字面意思為“别碰我!”。

    表示禁止接觸或幹涉的警告。

    這也是《聖經·新約·約翰福音》第20章中複活的耶稣對抹大拉的馬利亞,即首先看到他複活後身影的人之一所說的一句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