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抱愧山西

首頁
    ,山西商人對自身職業沒有太多的精神負擔,把商人做純粹了。

     其二,目光遠大。

     山西商人本來就是背井離鄉的遠行者,因此經商時很少有空間框範,而這正是商業文明與農業文明的本質差異。

    整個中國版圖都在其視野之内,談論天南海北就像談論街坊鄰裡,這種在地理空間上的心理優勢,使山西商人最能發現各個地區在貿易上的強項和弱項、潛力和障礙,然後像下一盤圍棋一樣把它一一走通。

     你看,當康熙皇帝開始實行滿蒙友好政策、停息邊陲戰火之後,山西商人反應最早,很快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

    面向蒙古、新疆乃至西伯利亞的龐大商隊組建起來了,光“大盛魁”的商隊就拴有駱駝十萬頭。

    商隊帶出關的商品必須向華北、華中、華南各地采購,因而他們又把整個中國的物産特色和運輸網絡掌握在手中。

     又如,清代南方以鹽業賺錢最多,但鹽業由政府實行專賣,許可證都捏在兩淮鹽商手上,山西商人本難插足。

    但他們不着急,隻在兩淮鹽商資金緊缺的時候給予慷慨借貸,條件是稍稍讓給他們一點鹽業經營權。

    久而久之,兩淮鹽業便越來越多地被山西商人所控制。

    可見山西商人始終凝視着全國商業大格局,不允許自己在哪個重要塊面上有缺漏。

    人們可以稱贊他們“随機應變”,但對“機”的發現,正由于視野的開闊、目光的敏銳。

     當然,最能顯現山西商人目光的,莫過于一系列票号的建立了。

    他們先人一步看出了金融對于商業的重要,于是就把東南西北的金融脈絡梳理通暢,穩穩地把自己放在全國民間錢财流通主宰者的地位上。

    我想,擁有如此的氣概和謀略,大概與三晉文明的長久陶冶有關,我們隻能擡頭仰望了。

     其三,講究信義。

     山西商人能快速地打開大局面,往往出自于結隊成幫的群體行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個人冒險。

     隻要稍一涉獵山西的商業史料,便立即會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所謂“聯号”。

    或是兄弟,或是父子,或是朋友,或是鄉鄰,組合成一個有分有合、互通有無的集團勢力,大模大樣地鋪展開去,不僅氣勢壓人,而且呼應靈活、左右逢源,構成一種商業大氣候。

     其實,山西商人即便對聯号系統之外的商家也會盡力幫助。

    其他商家借了巨款而終于無力償還,借出的商家便大方地一筆勾銷,這樣的事情在山西商人間所在多有,不足為奇。

     例如,我經常讀到這樣一些史料:有一家商号欠了另一家商号白銀六萬兩,到後來實在還不起了,借入方的老闆就到借出方的老闆那裡磕了個頭,說明困境,借出方的老闆就揮一揮手,算了事了;一個店欠了另一個店千元現洋,還不起,借出店為了照顧借入店的自尊心,就讓他象征性地還了一把斧頭、一個籮筐,哈哈一笑也算了事。

    山西人機智而不小心眼,厚實而不排他,不願意為了眼前小利而背信棄義,這可稱之為“大商人心态”——在南方商家中雖然也有,但不如山西堅實。

     衆所周知,當時我國的金融信托事業還沒有公證機制和監督機制,即便失信也幾乎不存在懲處機制,一切全都依賴信譽和道義。

    金融信托事業的競争,說到底是信譽和道義的競争。

    在這場競争中,山西商人長久地處于領先地位,他們能給遠遠近近的異鄉人一種極其穩定的可靠感,這實在是很了不得的事情。

     其四,嚴于管理。

     山西商人最早發迹的年代,全國商業、金融業的管理基本上處于無政府狀态。

    例如,衆多的票号就從來不必向官府登記、領執照、納稅,也基本上不受法律的約束。

    面對這麼多的自由,山西商人卻沒有表現出放縱習氣,而是加緊制定行業規範和經營守則,通過嚴格的自我約束,在無序中求得有序。

    因為他們明白,無序的行為至多得益于一時,不能立業于長久。

     我曾恭敬地讀過清代許多山西商家的“号規”,内容不僅嚴密、切實,而且充滿智慧,即便從現代管理學的眼光去看也很有價值,足可證明在當時山西商人中已經出現了一批真正的管理專家。

    例如,規定所有的職員必須訂立從業契約,并劃出明确等級,收入懸殊,定期考查升遷;高級職員與财東共享股份,到期分紅,使整個商行在利益上休戚與共、情同一家;總号對于遍布全國的分号容易失控,因此制定分号向總号和其他分号的報賬規則,以及分号職工的彙款、省親規則……凡此種種,使許多山西商号的日常運作越來越正規。

    一代巨賈也就分得出精力去開拓新的領域了。

     以上幾個方面,不知道是否大體勾勒出了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質?不管怎麼說,有了這幾個方面,當年“走西口”的小夥子們也就像模像樣地撣一撣身上的塵土,堂堂正正地走進了一代中國富豪的行列。

     何謂山西商人?我的回答是:“走西口”的哥哥回來了,回來在一個十分強健的人格水平上。

     五 然而,一切邏輯概括總帶有“提純”後的片面性。

    實際上,隻要再往深處窺探,山西商人的人格素質中還有脆弱的一面。

     他們人數再多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