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快瘋了,倒吸了一口涼氣,此刻,仿佛于曼麗那曼妙的歌舞就在眼前。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怎麼一回事,我見過她,她叫于曼麗。
”明台癡癡地問。
“對,她也叫于曼麗。
”林參謀說,“說來話長,這個女孩子身世挺慘的,十四歲就被養父賣到妓院,學了些歌舞彈唱。
十五歲就開始挂牌接客,花名錦瑟。
小小年紀,閱人無數,備受摧殘。
十六歲那年,她染上很重的花柳病,氣息奄奄,眼看就不得救了。
鸨母想半夜裡把她扔到亂墳崗去,偏遇着一個忠厚老實的湘繡商人于老闆,用兩幅湘繡贖了她的身。
”
林參謀自顧自地說着,完全不看明台的反應,其實,不用看他也知道明台會有怎樣的反應。
“于老闆特地延請名醫為錦瑟治病,半年後,居然恢複如常,也算奇迹。
錦瑟感恩,跟着學了刺繡,學了些生意經,立志要嫁給于老闆。
于老闆不同意,倒要送她去念書,學些知識。
于是,錦瑟跟了這個商人姓于,改名于曼麗,去了北平念書。
于老闆時常往返于湘南、北平一帶,二人開始以兄妹相稱。
“可惜好景不長,在一次往返湘南的旅途中,于老闆被三名水上慣匪劫殺,死無全屍。
沒過多久,這個于曼麗也從學校裡消失了,而一個叫錦瑟的妓女重出江湖。
”
不用說,明台也猜出她做了什麼,截住林參謀的話:“她殺了那三個水匪,是報仇雪恨,何以冠以‘黑寡婦’之名?”
“她找到劫匪後,費盡心機地要嫁給他,使盡一切手段逼他休妻棄子。
這三個劫匪本已金盆洗手,各歸家園,卻也被她搞得一個個家破人亡。
她每每于新婚之夜下手殺人,将新郎大卸八塊,才肯罷手,毒辣至極。
”
聽到此處,明台眼前一片漆黑。
“民國二十七年,黑寡婦殺盡最後一個兇徒後,向政府自首,此案告破,驚天動地。
于曼麗被判死刑,就關押在此。
誰知抗戰爆發,監獄被軍統局接收,許多死囚都被執行了死刑。
唯有這個于曼麗,被王處長發現資質不凡且身手不錯,而且有膽量和決絕,于是将她帶上山去。
鐵窗絕境,由于戰争的需要,她得已死地生還。
”
“你想告訴我什麼,一股腦兒全說了吧。
”聰明的明台已經猜出了王天風送自己下山的目的了。
林參謀面皮微紅,接着說:“我知道,你是她的生死搭檔。
于曼麗在軍校等一個與其‘旗鼓相當’的搭檔等了整整一年。
軍校裡有一條死規定,如果‘生死搭檔’中有一人做了‘逃兵’,另一人将被立即送到前線。
鑒于于曼麗原本就是死囚,所以,她的歸宿……就是刑場。
如果你今天晚上不能及時趕回去,她肯定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
明台的内心瞬間被恐懼吞沒,他第一次心房戰栗,仿似看見殷紅的血正在“黑寡婦”的黑白照片上蔓延開來,像一朵玫瑰花瓣的形狀,又像是于曼麗清瘦身影的回眸,楚楚可憐地望着自己。
明台不由自主後退了一步,冷汗直淋,仿佛自己軍褲上濺起了無數滴鮮血。
他誤讀了“錦瑟”的“笑與淚”,忽然間知悉一切,迅速地打開于曼麗給自己的錢袋,裡面果真有一句遺言“一旦妥協,别無退路。
”生死關頭,竟無一句替自己乞命,反而告誡自己,不可回頭。
“有車嗎?”明台邊往外走邊問。
“沒有,替你準備了一匹快馬。
”林參謀緊跟他的步伐。
明台飛身上馬,一路狂奔而去。
崎岖山澗,耳邊隐約飄來于曼麗的歌聲:“……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
”
風在加速、馬在加速、夕陽在加速、樹林在加速,整個世界都在加速。
明台感覺自己像是飛了起來,他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救她!不惜一切代價地救她!
他的目的地隻有一個,刑場!哪怕把自己搭進去,也在所不惜。
刑場上,野草蔓延,大雨突襲,十幾雙軍靴踏着泥水,在一聲聲口令中,整齊劃一地到達指定位置。
王天風一臉肅然,看了一眼手表,向後揮了揮手。
隻見身穿一身青布衣裳的于曼麗被帶了上來。
士兵把她捆在臨時搭建的刑台上,雨水淋頭,于曼麗大聲喊了一句:“我想站着!我要站着去死!”
王天風想想,點點頭。
其實王天風根本不關心于曼麗是站着還是跪着,他關心的是該來的人應該來了。
風聲中,他隐約聽到了馬蹄聲,由遠漸近。
王天風嘴角挂了一絲“料定”的笑容,擡起手來:“行刑隊,舉槍!”
此時,風聲、雨聲、舉槍聲混合到一起。
王天風一字一頓地喊道:“上膛,瞄準,預備……”
駿馬長嘶!
一匹飛馬,頂着滂沱大雨,奔浪崩雷般出現在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