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隻有各有立足之地,隻有各自知道自己應該站在怎樣的地方,知道自己能夠取得怎樣的成功,方能懂得生活的真谛。
毀了她的立足之地,便毀了這個人。
——貝尼·傑瑟裡特教義
米勒斯·特格原本并不願意接受伽穆星球的這項任務。
訓練未成年的死靈,教他戰鬥打仗?即便是這麼一個毛頭死靈,即便他有那些曆史和往事,特格還是希望可以享受自己井然有序的退伍生活。
然而,他給貝尼·傑瑟裡特當了一輩子的軍事門泰特,演算不出抗拒不從的做法。
監守之人,誰人監守?
誰應該守護監護人?應該由誰防止守衛者監守自盜?
這個問題特格在多種情況下都曾仔細考慮過,現在已經成為他忠于貝尼·傑瑟裡特的一個基本信條。
無論你如何評價姐妹會的其他方面,她們孜孜不倦、堅定不移的精神确實令人欽佩。
在特格看來,這是一種道德的追求。
貝尼·傑瑟裡特道德的追求完全契合他的理念和原則,而對于這些理念和原則是不是貝尼·傑瑟裡特對他進行訓練的結果,就不在他考慮的範圍内了。
理性的思維,尤其是門泰特的理性思維,隻能形成這樣的判斷。
特格将千思萬緒總結成了一句話:哪怕有一人能夠遵照這些根本的理念和原則行事,這個宇宙都不會是眼下這般。
事情從來都不在于公正與否。
公正需要的是訴諸法律,像面對喜怒無常的情人一樣,聽任司法之人依靠一時之念和片面之見進行決斷。
事情往往在于公平與否,這個概念遠比公正更加深奧。
受裁之人必須能夠感受到決斷的公平之處,事情方能得到妥善解決。
對于特格而言,“法不可違”的論斷隻會危及他的行事原則。
講求公平,便需要協調,需要有矩可循,最重要的一點,上下均應坦誠相待。
領導群體如果能夠遵循這些原則,便無須外界幹預。
因為你的職責合理,正确,所以你才履行。
你為什麼服從命令?并非因為這件事情的合理性與正确性可以預知,而是因為這件事情在當下是合理、正确的,不需要通過預言和預知來判斷。
特格知道厄崔迪人可靠的預知能力宇内皆知,但是他的宇宙裡沒有格言與規語這回事。
你應該接受這個宇宙實際的模樣,然後盡可能踐行你的原則。
上級命令通常不應違背。
塔拉紮并沒有将這件請求當成命令,不過她的意思非常明确——
“你是這項任務的最佳人選。
”
他活了這麼長時間,人生輝煌璀璨,最後又光榮引退。
特格明白自己老了,思維遲緩,行動緩慢,衰老導緻的各種問題行将入侵他的意識。
可是,當他聽到使命的召喚,剛剛抛開拒絕的念頭,整個人便精神抖擻了起來。
這項任務由塔拉紮親自委派,衆人(包括護使團)之上的主母選中了他。
她并不是普通的聖母,而是那位大聖母。
塔拉紮親臨勒尼烏斯,來到了他的休養之地。
大聖母親臨,無上光榮,他明白這個道理。
她的身影突然出現在他的門口,身邊隻有兩名貼身侍祭和幾個貼身護衛,其中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他曾經親手訓練過這些護衛。
她來到這裡的時間耐人尋味——早上,特格剛剛用過早餐不久。
她知道他的生活模式,必然知道他在這個時間最為警醒。
可見,她希望他神志清醒,各項機能正常。
塔拉紮一襲黑袍,随特格的老勤務兵帕特林走進了東邊的客廳,這間房間不大,布置典雅,隻有單色的家具。
很多人都知道特格反感犬椅和其他有生命的家具。
帕特林走進客廳的時候,臉色凝重,特格一眼便注意到了他的表情。
帕特林臉長而蒼白,皺紋頗多,他看起來,似乎如假面般不動聲色,然而特格看到了他嘴角加深的褶皺和凝視的目光。
可見在來的路上,塔拉紮跟帕特林說了一些不妙的情況。
房間東側是幾扇高大厚重的合成玻璃推拉門,外面是綠草如茵的長坡,一直可以看到河邊的樹木。
塔拉紮走到門口,欣賞起了外面的景色。
特格碰了碰一個按鈕,簾幕滑了出來,遮住了門外的風景,室内的球形燈也亮了起來。
塔拉紮知道,特格計算出他們需要隐秘的環境。
他還命令帕特林:“任何人都不得打擾我們。
”
“長官,南部農場怎麼安排?”帕特林貿然問了一句。
“你們看着處理,你和費如斯知道我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