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部 回延津記 第六章

首頁
    牛愛國與李克智的見面,改變了他對龐麗娜的态度。

    幾年之前,牛愛國去過一趟河北平山縣,在滹沱河邊,牛愛國和戰友杜青海商量過他和龐麗娜的事;幾年來,牛愛國對龐麗娜的态度,一直按杜青海給他出的主意。

    既然離婚離不起,牛愛國就不離婚;龐麗娜可能跟人好了,他先忍着;兩人有隔閡,他開始主動填這隔閡;兩人沒話,他開始主動找話;找話就不能找壞話了,他開始給龐麗娜說好話;或者說,同樣一句話,兩種說法,他揀的是好聽的那一面;壞話也讓他說成了好話。

    說話就要常見面,為了說話,為了說好話,牛愛國在沁源縣城南關租了一間房子,臨時在縣城安了個家,不用龐麗娜休禮拜天再回牛家莊。

    牛愛國開卡車出外拉完貨,不回牛家莊,直接回縣城。

    但幾年下來,牛愛國發現話也不是好找的,好話也不是好說的;或者說,沒話找話不是件容易的事,專門找好話就更難了。

    兩人本來無話,專門找來的話,就顯得勉強;兩人說不來,就無所謂壞話或是好話。

    如果壞話說不來,好話也不一定說得來。

    兩人的心離得遠,對同樣一句話,就有不同的理解;你認為是句好話,她聽起來不一定覺得是好話。

    再說,天底下哪有那麼多好話?每天專門想好話,也想得腦仁疼。

    好話好不容易想出來,說出去,也不一定能說到人心上。

    好話說多了,自己聽着都假。

    好話一開始聽着入耳,天天說,對方就聽煩了;這時好話就轉成了壞話。

    兩人無話的時候,還能風平浪靜,現在牛愛國天天說好話,倒把龐麗娜說得不耐煩起來。

    牛愛國一張嘴,本來不是說好話,是說一件事,龐麗娜也捂耳朵: “求求你,别說了,我一聽你說話就惡心。

    ” 或: “牛愛國,你心太毒了,讓我在世上聽不得好話。

    ” 牛愛國這時發現,杜青海給自己出的主意,原來是一句空話。

    畢竟不是十年前在部隊,兩人坐在弱水河邊的時候;從河北平山縣,到山西沁源縣,中間隔着一千多裡,出的主意也打折扣。

    杜青海的主意不起作用,牛愛國自己改變了主意,不再沒話找話了,開始做實事。

    給龐麗娜洗衣服,給龐麗娜擦皮鞋,龐麗娜愛吃魚,他給她做魚。

    牛愛國過去不會做飯,剛開始做魚的時候,不是燒煳了,就是沒炸透;不是鹹了,就是淡了;或有腥味。

    但一個月下來,會做魚了,紅燒魚,清炖魚,幹炸魚塊,剁椒魚頭,都做得有滋有味。

    魚塊要炸兩遍,才能炸焦;炸過,要多放孜然和芝麻鹽。

    剁椒魚頭除了多放青椒,還要多放花椒。

    做完魚,牛愛國洗過手,換上一套西裝,騎上自行車,去縣城北街紡紗廠門口接龐麗娜。

    龐麗娜下班,見他來接,問: “你來幹啥?” 牛愛國: “今兒做魚了。

    ” 龐麗娜回家吃魚時,有了笑臉。

    果然吃比說頂用,龐麗娜吃過魚,晚上溫柔許多。

    一天夜裡,龐麗娜竟抱着牛愛國哭了,說: “你也不容易。

    ” 牛愛國也覺得自己不容易。

    但他的不容易不是龐麗娜說的不容易,而是說話辦事,一方總想着另一方,就沒了自己的心思。

    沒自己的心思倒沒什麼,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出自自己内心,而是為了給别人看,牛愛國突然覺得沒了自己。

    自己沒了,自己的心思也沒了,那牛愛國成了誰呢?牛愛國也不管自己成了誰,看龐麗娜抱着他哭,幾年來的含辛茹苦,總算沒有白費,這時追了一句: “隻要你回心轉意。

    ” 指的是龐麗娜跟西街“東亞婚紗攝影城”小蔣的事了。

    沒想到龐麗娜一聽這話,登時又翻了臉,推開牛愛國: “本來就沒有心和意,哪兒來的回和轉?” 牛愛國以後就不再說回心轉意的事了,專心做魚。

    或者,牛愛國想聽的,就是從龐麗娜嘴裡說出,她和小蔣之間,本來就沒事;本來就沒事,哪來的回和轉?但牛愛國常常出車到外地拉貨,不是每天都能在沁源縣城南關家中做魚;啥時出車回來,啥時才能做魚。

    做完魚,換上西裝,就去北街紡紗廠接龐麗娜。

    漸漸紡紗廠的人都知道,牛愛國一出現,就是家裡做魚了。

     這天,牛愛國出車去臨汾送醬菜。

    沁源離臨汾三百多裡,其中有一半是山路,彎多,拐得急,加上堵車,天不明從沁源出發,到了臨汾,已是晚上,城裡已亮起路燈。

    到貨棧卸下醬菜,牛愛國要連夜趕回去,貨棧的老李說,貨棧有一批麻袋,想讓牛愛國捎回沁源;但裝卸工下班了,隻能等到明天。

    雖在臨汾耽誤一夜,但回程不空車,對牛愛國還是劃算,牛愛國便在貨棧住下。

    第二天一早,貨棧的裝卸工往卡車上裝麻袋,牛愛國信步走出貨棧,在一個早點攤上吃了一碗雜碎湯,五個燒餅;回到貨棧,麻袋還沒有裝完,牛愛國又走出貨棧,看到貨棧拐彎處有一個魚市,便信步走向魚市。

    從貨棧看魚市覺得這市場不大,誰知拐過彎來,竟豁然開闊,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原來是個大市場。

    這市場有二裡多長,從東到西,兩邊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