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封公開信

首頁
一九四〇年一月二十三日

    ××兄:

    這封信務請代為登出!你催我寫稿已非一次,我是窮忙亂跑,始終未能交卷,請你原諒!這封信,我希望,能發生一些作用;或者比一篇稿子的用處要大許多倍;那麼,我就可以減少未能供稿的慚愧,你也就樂為登出了。

    蓬子、晶清、之的、與我從南北各處歸來,都感到各處的朋友沒有書讀,沒有書讀,在精神上當然苦痛,在個人的事業上——咱們的朋友多數是盡力于抗戰宣傳工作的——也就受了損失。所以,我們返渝後,就提議到“文協”的理事會,要求每月撥出一點款,買些新書,給我們認為是文藝工作據點的地方寄去,一來是使大家可以讀到新書,二來是表示“文協”對各處同志的一點敬意。這議案通過了。不過,“文協”的經費欠裕,而現在的書價郵資又都很高,假若月間拿出一百元,恐怕連五十本書——算上郵資——也買不到。因此,我們一方面和青年記者學會取得聯絡,雙方都辦這件事,一方面更願使社會上注意,大家幫些忙。我請求你代為發表這封信的意思即在此。

    我們自己購買的是新書,我們向社會上要求供給的也是新書,因為出版已過半年以上的圖書,各處說不定會已得到,用不着再寄。剛出來的新書呢,大批的運出必較快郵的一本遲緩,我們的目的就是一見到相當好的新書,就馬上買來寄出,能教各處朋友早些看到。比如說,一個新劇本若能早到半月,也就能在各地早幾天演出,這就不單是使朋友們早些得到書讀,而且使民衆早些看到戲劇,對抗戰宣傳不無裨益。

    願幫助我們作這件事的,可以(一)給我們錢,由我們選購書籍寄出,(二)把書送給我們,最好附上郵資,我們代為寄出,(三)向我們索要寄送書籍的地點名單,作為參考,自購自寄,(四)自己有朋友在前方或偏僻地方作事,就決定量力按時供給他書報。這裡所謂的“我們”即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與青年記者學會。“文協”是在重慶臨江門橫街三十三号,“青記”學會,在張家花園十五号。

    為此事,“文協”與“青記”本當聯合出廣告。不過,二會皆貧,省錢為上策。所以,我就把這當作一件消息寫給你,我想你必不至以我為耍滑偷巧吧。順祝

    撰安

    弟老舍一,二十三

    原載1940年2月10日重慶《大公報·戰線》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