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緻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揮員、戰鬥員

首頁
一九五一年十月

    親愛的同志們:

    首先請接受我的真誠的慰問與崇高的敬禮!

    我是個文藝工作者。雖然我很願意,乘這個機會,說說國内的同胞,不分男女老幼,是怎樣的晝夜不忘抗美援朝,因此也就時刻不忘你們在朝鮮的功勞與辛苦;雖然我也知道,你們願意聽到國内的一切情形,正像我們那麼切盼聽到你們的一切消息;可是,請原諒我吧,我沒法子在短短的時間内寫成一封包羅萬象的信。為了親切真實,我隻說些文藝界的情形吧。

    是你們,親愛的同志們,給了全國文藝工作者一個偉大的靈感。真的,以文藝宣傳抗美援朝,歌頌志願軍的英勇無敵,已經成為普遍的運動,一個新的文藝思潮。

    我住在北京,就以北京來說吧:不要說那些位會畫連環圖畫的,和油畫、水彩的藝術家們,熱心的用圖像宣傳你們的熱愛祖國、保衛和平的事迹,就是那些位年老的畫家們也組織了抗美援朝書畫義賣。91歲的齊白石老人,81歲的汪藹士先生,77歲的陳半丁先生,和其他的六七十歲的老藝術家們,都晝夜地趕制作品,拿去義賣,以全部收入捐獻飛機大炮。

    曲藝界的朋友們,自抗美援朝以來,就以表演志願軍英雄們的事迹為榮。一部分藝人曾參加了慰問在朝鮮的人民志願軍的工作,歸國後,又到全國各地去作宣傳。連北京的盲藝人也不甘落後,他們不單學會了抗美援朝的歌曲,并且組織了工作隊去到民間作宣傳;他們的生活都相當的苦,可是也還捐獻出一些錢來。你們,親愛的同志們,使有眼與沒眼的一樣的看到了愛國主義的具體事實,激發了大家的愛國心。

    京劇與地方戲的藝人們也争先恐後地組織義演捐獻。80歲的尚和玉老先生抱病登台,73歲的馬德成老先生因義演而剃去心愛的胡須。64歲的郝壽臣先生為了義演也剃去胡子,每月一次表演他的拿手好戲。你們,親愛的同志們,使年邁的藝人恢複了青春。

    我參加過北京市工人、學生的文藝競賽的評閱工作。工人們、學生們所畫的、唱的、舞的、表演的、創作的,一緻的以抗美援朝為中心,你們,親愛的同志們,是在北京的每一個文藝工作者的心中。文藝是要感動人的,你們卻先感動了文藝工作者。你們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的英雄行動是我們創作的泉源,通過描寫你們的功勞與辛苦,我們的文藝作品會更充實,更多光彩。

    親愛的同志們,我們文藝工作者的耳是聽着你們的聲音,眼是看着你們的行動,我們的心也随着你們的心興奮的激跳。你們的英勇、偉大,創造了新的曆史。我們希望:我們的創作,既以你們的英雄行動為内容,也逐漸的能有更大的氣魄,更熱烈的感情,好恰當地把英雄們描畫出來,使英雄們的事迹永垂不朽!

    親愛的同志們,敬祝你們健康與勝利!

    老舍

    1951年10月北京

    原載1951年10月23日《天津日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