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是諸識自體分。
分别者見分所分别者相分故耶。
答。
世親菩薩皆立三分四分之義也。
然立二分者順無著菩薩故也。
如陳那菩薩為順古師立宗為能立也。
問。
無著不知三四分義故立二分耶。
答。
理實無著亦立三分。
問。
若爾何故不立耶。
答。
如來略立識自體分。
未說其用相見二分。
無著為顯其用偏立相見分其用。
自體分是推如來。
故不更顯之(已上決意)今案。
如來說一分乃至四分義也。
無著世親亦同是。
故經論中皆有一分乃至四分之證文。
但開合不同故所說不同。
護法論師能得此意立一分乃至四分也(已上)
第二立分不同門
問。
此門意何耶。
答。
明諸師立分不同此門意也。
問。
立分不同何耶。
答。
四師不同。
謂安慧菩薩立一分。
是自證分也。
難陀菩薩立二分。
是相見分也。
陳那菩薩立三分。
謂相見自證分也。
護法菩薩立四分。
謂前三分加證自證分也。
問。
何故安慧立一分難陀立二分耶。
答。
分量決雲。
安慧論師偏存佛意故立一分。
難陀論師偏存無著意故立二分。
存體存用其意各别(雲雲)問。
安慧菩薩不立相見分耶。
答。
彼論師亦立相見分。
但是遍計所執。
依他中唯有自證分故立一分也。
問。
何故自證分依他起而相見分是遍計所執耶。
答。
此菩薩意無始來衆生執我法。
是薰習力故。
後識體生時似能緣所緣而現。
然此能緣所緣是遍計所執故。
依他自證分似遍計所執相見分而現也。
是即有法之似無法也。
問。
此菩薩證文如何。
答。
華嚴經雲。
三界唯心(已上)以此為證立一分也。
問。
難陀菩薩立二分意何。
答。
有能緣所緣二法故唯立二分也。
故顯幽抄雲。
若無相分牽心心法無由得起。
心不孤起托境方生。
有境有心方成唯識(雲雲)問。
以何證此義。
答。
攝論雲。
唯二依他性(雲雲)以此為證也。
言二者相見二分也。
問。
安慧難陀或存佛意或存無著意。
若爾為正義耶。
答。
是不正義也。
不知開合之意偏立一二分故(破安慧義如三性義)問。
此二菩薩義理盡耶。
答。
理不盡。
所以然者。
安慧隻顯體而無用。
難陀隻顯用而無體。
若無體無用者心法何立。
今陳那護法并立體用故其說理盡也。
問。
陳那菩薩依何文立三分耶。
答。
無明證。
但以義證而已。
故能斷金剛般若經雲。
一切有為法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應作如是觀(雲雲)問。
以此文何立三分耶。
答。
世親菩薩金剛般若論雲。
以星翳燈如次喻見相識。
故以此文為三分證(已上)頌雲
見相及于識器身受用事
過去現在法亦觀未來世
問。
以星翳燈譬見相識意何。
答。
聖智前心用不生。
如星之日光所照不現。
以星為見。
目有眩翳人見毛輪為實有。
如翳者所見。
故以翳喻相分。
第八識自體分之處有諸法種子生當果。
如油燈炷成焰。
故以燈喻自體分也。
問。
無著般若論說何。
答。
無著以相分譬星。
以見譬翳(已上)頌雲
相見及為識居處身受用
過去并現在未來詳觀察
問。
以相分喻星之意何。
答。
惑境唯迷情前現。
悟心前不現。
如星夜分現前晝分日光時不現。
故以相分喻星。
又有漏人法之見取無義。
如翳者觀毛輪等。
故以見譬翳。
以燈譬自證分。
如前。
問。
二論何故如是相違耶。
答。
金剛般若會釋有二釋。
問。
其二釋何。
答。
彼文雲。
此論初舉相取能見之見。
第二舉見取所見相。
翻文有異亦不相違(初釋)準第二觀受用中以所著味境為初。
後方說能取。
故知觀自性之中應以相為初以見為後(雲雲後釋)問。
二釋意如何。
答。
初釋意雲。
二論所望雖别亦不相違。
相見之前後是作者異論。
後釋意雲。
世親論為正。
無著論翻譯者之錯也。
問護法菩薩立幾分耶。
答。
開立四分。
合立二分三分一分也。
問。
先護法依何義釋四分。
答。
世親三十頌釋初能變識有十門之中為釋能緣門說四分也。
意雲。
頌雲。
處了常支觸(文)其了字是行相門也。
故論雲。
此中了者。
謂異熟識于自所緣有了别用。
此了别用見分所攝(雲雲)問。
說發四分論文如何。
答。
論藏有漏識自體生時皆似所緣能緣相現。
彼相應法應知亦爾(已上)問。
此文意何。
答。
自體生時者自體分也。
似所緣者相分也。
似能緣者見分也。
意雲。
識自體分生時似相見二分現也。
彼相應法者心所也。
心所如心王。
自體分似二分現雲也。
問。
言似者何義。
答。
有漏自體分變現依他相見分。
此依他二分似偏計所執二分也。
故疏雲。
皆似所緣能緣相現者。
依他二分似偏計所執情計二分現(已上)意雲。
能似者依他。
所似者偏計也
問。
護法立二分有證文耶。
答。
有教理二證。
問。
且相分理證何。
答。
論雲。
若心心所無所緣相。
應不能緣自所緣境。
或應一一能緣一切。
自境如餘餘如自故(已上)問。
此文意何。
答。
疏雲。
此義意雲。
緣此自境時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