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分義極略私記卷下

首頁
    第二者以無用故(雲雲)意何。

    答。

    是顯第二分唯緣相分第三通緣第二第四第四分緣第三分之義也。

    問。

    何故第四分唯緣第三分不緣第二分耶。

    答。

    論雲。

    以無用故(雲雲)問。

    無用意何。

    答。

    付此疏有二釋。

    一雲。

    設許得緣有涉重緣過。

    以無用故(初釋)或無緣彼用不說緣之。

    如自證分不緣于相。

    能緣各有分限可緣故(雲雲後釋)問。

    初釋意何。

    答。

    *意證自證分設緣見分有涉重緣過。

    意雲。

    四分必緣前分。

    非超越緣。

    若第四分緣第二分者有涉見分緣過。

    又自證分既緣見分。

    證自證分亦緣見分有重緣過。

    涉緣重緣無益故不緣也。

    問。

    後釋意何。

    答。

    四分皆能緣。

    有分限故。

    證自證分不可緣見分。

    意雲。

    自證分緣第二第四用必定也。

    第四分緣第三分用必定也。

    分限有定量故更不可緣也。

    如見分是緣相分之用必定故不可證自證分緣見分也 問。

    四分緣用有分限不可相亂者。

    何故果位自證分緣相乃至證自證分緣相見耶。

    答。

    彼自在故。

    今此約有漏位立能緣分限耳。

    問。

    見分緣相分為相分所縛。

    名為相縛。

    自證分緣見分為見所縛名見縛耶。

    答。

    疏雲。

    是縛無失(雲雲)意雲。

    亦可為見分所縛名為見縛。

    然諸聖教但說相縛者是粗相也。

    若委細說者可有見縛也(太抄意也)問。

    若為見被縛者自證分應非唯現量。

    如為相被縛見分非唯現量耶。

    答。

    疏雲。

    然唯現量。

    如五識境縛仍是現量收。

    證自體故(雲雲)意雲。

    為見所縛而是證自體。

    故現量也。

    如五識見分雖有相縛是現量也。

    問。

    論雲。

    具所能緣無無窮過(雲雲)意何。

    答。

    後二分互相證為能所緣。

    故無無窮過。

    意雲。

    若自證分不緣證自證分者可立第五分。

    又為緣第五分可立第六分。

    若如此立時可無窮。

    然今第三分緣第四分故能所緣分限滿足。

    恒四分不增不減。

    不犯無窮失也 問。

    疏問雲。

    此中有人難。

    如得及生得得非得生生非生法不立第四得及生。

    何妨見分緣相及自證不立第四分。

    (雲雲)意何。

    答。

    是薩婆多部以自所立諸法問難大乘第四分也。

    彼部雲。

    色心諸法生而不失由得得非得生生非生法也。

    初言得者大得。

    次言得者少得。

    言非得者本法。

    本法非得故也。

    初雲生者大生。

    次雲生者小生。

    後雲非生者本法。

    本法非生故也。

    意雲。

    有大得能得本法與小得不立第四得。

    有大生能生本法與小生不立第四生。

    如此汝大乘一種之見分可緣相及自體。

    何故更立第四分耶。

    問意如此(演秘意也)問。

    此問如何答耶。

    答疏雲。

    此不應然。

    此能緣慮。

    有定量故。

    彼但成就生長功能。

    非緣慮法。

    無分量相違(雲雲)問。

    此文意何。

    答。

    意雲。

    四分緣慮法。

    分量定故必立四分。

    得得生生法但成就色心法功能。

    無分量故我心法。

    有緣慮有分量。

    汝不相應法。

    無緣慮無分量義已相違。

    不可例同也 問。

    論雲。

    非即非離唯識理成(雲雲)意何。

    答。

    此疏有二釋。

    一雲。

    功能各别故名非即。

    其體一故為非離(初釋)二雲。

    四分能所緣異故雲非即。

    無别種生故名非離(後釋)如此四分不即不離無外境。

    故唯識理成(矣)問。

    初釋意何。

    答。

    相分是所取功能。

    見分是能取功能。

    自體分證見分之功能。

    證自證分證自證分功能。

    故雲功能各别。

    然識體之義用分故雲不離也。

    問。

    就後釋無别種生者。

    今相見分種色心各别。

    何雲無别種生耶。

    答雲。

    演秘有二釋。

    一雲。

    說相見二分種子所生有二師說。

    一雲。

    相見二分從别種生。

    一雲。

    相見二分從同種生。

    此中位同種生義雲無别種。

    故非離(初釋)二雲。

    三類境中性境從别種生。

    獨影境從同種生。

    此中依獨影境雲無别種生(後釋)問。

    此疏二釋中以何為正耶。

    答。

    演秘雲。

    後釋不理盡(雲雲)意雲。

    相見二分同種生者不正義。

    今依不正義故為不正。

    又三類境中偏依獨影境不說性境。

    故理不盡雲也 第八三量分别門 問。

    此門意何。

    答。

    約四分分别三量。

    此門意也。

    問。

    三量者何。

    答。

    現量比量非量是也。

    問。

    雲何現量等耶。

    答。

    現量者是無分别謂無迷亂之智。

    于色等義離所有分别也。

    雲比量者謂藉衆相而觀義。

    于所比義正智生也。

    雲非量者于自共相境堅着也。

    意雲。

    現量無迷亂之智任境自相得也。

    比量者見煙比知其下有火也。

    非量者非黃執黃等也(三量義如因明疏也)問。

    約四分分别三量方何。

    答。

    相分非三量。

    見分通三量。

    後二分一向現量。

    意雲。

    相分以非能緣性三量所不攝。

    見分緣外故通三量。

    後二分親證自體故唯現量也。

    故論雲。

    謂第二分但緣第一。

    或量非量。

    或現或比。

    第三第四皆現量攝(雲雲)問。

    約量有三量。

    何故雲或量非量或現或比耶。

    答。

    此文意二相對也。

    初以非量相對量。

    雲量者比量現量也。

    後量中以現比相對。

    故初則量非量對。

    後則現量比量對也 問。

    見分通三量者。

    八識見分一向皆爾耶。

    答。

    不然。

    五八識見分一向現量。

    第七識見分一向非量。

    唯第六識見分通三量。

    問。

    第六識見分通三量者。

    一心見分一時通三量欤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