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分義極略私記卷下

首頁
    。

    若先後通哉。

    答。

    分量決雲。

    有二說。

    一雲前後。

    二雲同時。

    問。

    先就前後說何故非同時哉。

    答。

    三量之行相既互以相違。

    不可一心之中相違之法并生故非同時。

    問。

    此說若有取依文耶。

    答。

    瑜伽雲。

    又非一法有别異相二種作用(雲雲)本疏雲。

    不可見分一時之中為量非量。

    以相違故(雲雲)問。

    若爾者何故現量自證分與比量見分相雙耶。

    答。

    見分與自證分唯雖是一體所趣事異。

    見分是趣外用。

    自證趣自體用也。

    所趣用異故相違作用俱生。

    一心見分同是趣外相分之用。

    故相違作用不得俱生。

    問。

    就後說何故三量同時耶。

    答。

    與耳識率爾心同時意識雙緣聲名句文故雲現比二量同時。

    問。

    何故爾耶。

    答。

    聲是實法。

    緣是見分理量也。

    名等是假法。

    緣此見分比量也。

    問。

    若一心中相違二量得俱起者。

    一心之中善惡二性應俱起耶。

    答。

    現比二量心之用故一心得俱起。

    善惡心之體性故不得俱起。

    問。

    二說中以何為正。

    答。

    初釋與本疏同。

    故以之為正。

    又圓弘師章判初說為正。

    問。

    後釋非正者。

    何故燈判三類境雲。

    或有性境不随心。

    亦獨影唯從見者。

    謂散第六識與五俱緣五塵境時。

    即于是時緣?角等(雲雲)緣五塵是現量。

    緣?角是非量。

    現比二量是非同時雙耶。

    答。

    燈文一現量心緣五塵緣?角。

    非是現非二量雙。

    問。

    現量心何得緣?角耶。

    答。

    現量心非緣有?角。

    緣?角無體。

    問。

    以何知現量心通緣假實耶。

    答。

    疏第三雲。

    然一念心得成二種。

    如定心緣十八界(雲雲)演秘解此雲。

    緣根塵等名因緣雙。

    緣七心界分别變攝(雲雲)意雲。

    定心是現量。

    此心已緣因緣變實境分别變假境。

    故現量心同時緣假實境也。

    問。

    比量心與非量心得俱起耶。

    答。

    比量心與非執之非量心得俱起。

    執心之非量心不得俱起。

    比量心非執故。

    問。

    何雲非執非量心耶。

    答。

    緣瓶衣等非量心非執也。

    問。

    何故緣瓶衣等之心名非量耶。

    答。

    瓶是假法。

    本體是四塵。

    而緣瓶之心不得四塵自相。

    故是為非量。

    故疏第二雲。

    問。

    此中緣瓶等心是何量攝耶。

    答。

    非量所攝不親緣得法自體故非現量非比度故非比量。

    非量不要*唯堅執故。

    問。

    何此非執非量心與比量心俱起耶。

    答。

    今從瓶口出氣緣瓶之心非量。

    見氣比知有湯者比量。

    故此二心得相雙也 問。

    後二分現量者其現量義何。

    答。

    西明雲。

    具三義者現量所攝(雲雲)問。

    三義何。

    答。

    一非颠倒。

    二非猶預。

    三非重緣。

    問。

    非重緣意何。

    答。

    是簡尋求決定心。

    意雲。

    五識所引尋求決定是率爾心後起重緣境。

    故非現量也。

    問。

    疏文又難雲。

    第二量非量餘之二分是現量者。

    第二染非染餘*之二分定非染。

    又量非量殊苦樂舍應異。

    又見分解非解餘二是皆解(雲雲)意何。

    答。

    此文約四分三量分别作三難也 問。

    三難何。

    答。

    第一難雲。

    今約心所信等心所四分俱善。

    貪等心所四分俱不善。

    若見分通三量後二分一向現量者。

    信等心所見分染非染而後二分可一向不染。

    貪等心所亦爾(是第一難也)第二難雲。

    就受心所四分苦受四分四分俱苦。

    樂受四分四分俱樂。

    若見分通三量後二分一向現量者。

    亦應苦受心所見分通苦樂後二分一向苦。

    樂受準知(是第二難也)第三難雲。

    約心所無明是不解。

    勝解善慧等是解。

    不解心所四分四分俱不解。

    解心所四分俱解。

    若見分通三量。

    後二分一向現量者。

    勝解等見分通解非解。

    後二分應一向解。

    不解準知(雲雲。

    第三難也)問。

    此等難如何通耶。

    答。

    疏通答雲。

    然他界無為無漏緣等依見分說。

    非自證分。

    又以堅執名非量。

    非比非親證名非量。

    自證于境雖是邪見。

    親證自體故不作邪正等解。

    故前諸難理皆不成(雲雲)意雲。

    見分與自證不可一向令皆同。

    不成他界緣等。

    所以然者。

    見分緣他界雲他界緣。

    自證分緣見非他界緣。

    是自界緣。

    故令皆同時可無他界緣等也。

    總諸記意雲。

    染非染解非解等是體性故不可以見令異自證。

    量非量是用故不可以見令同自證也” 第九四緣分别門 問。

    此門意何。

    答。

    四分更互相望辨四緣此門意也。

    問。

    先四緣者何耶。

    答。

    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境上緣是也。

    問。

    何雲因緣等耶。

    答雲。

    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是因緣也。

    與力不障是增上緣也。

    有體之法能令生心相于心中現名所緣緣。

    前念心引後念心體等用等相生雲等無間緣也。

    問。

    四分相望辨四緣方何。

    答雲。

    此有三别。

    一約相說。

    二約見說。

    三約自證說。

    問。

    相分相望見分有幾緣。

    答。

    有三緣。

    謂增上緣所緣緣因緣也。

    問。

    有三緣意何。

    答。

    與力不障故有增上緣。

    相分見之所緣故有所緣緣。

    相見分之種同第八識之相分也。

    從此種子生見分現行故有因緣。

    問。

    若爾同論第八雲。

    相望見無因緣耶。

    答。

    彼以現行相分望現行見分說也。

    非約種子也。

    問。

    以見分望于證自證分有何緣耶。

    答。

    唯增上緣也。

    問。

    以相分望自證有幾緣耶。

    答。

    有二緣。

    一增上緣。

    二是因緣。

    問。

    有因緣方何。

    答。

    相分所熏種。

    自證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