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有宗七十五法記卷下

首頁
    漸次增長。

    至成滿時有善根生名為忍法。

    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勝故。

    又此位忍無退堕故名為忍法。

    此忍善根初安足後增進唯法念住。

    近見道故。

    故初與後皆法念住。

    已上三善根皆能具緣三界苦等。

    後世第一法唯觀欲苦。

    然此忍法有下中上品。

    下中二品與頂法同。

    謂具觀察四聖谛境。

    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上品有異觀欲苦。

    與世第一相鄰接故。

    今略明忍位下中上品者。

    若下品忍具觀四谛修十六行。

    中品忍位減緣減行。

    上下八谛名之為緣所緣境故。

    上界四谛有十六行。

    欲界四谛有十六行。

    總計合成三十二行名之為行能緣行故。

    謂欲苦上苦。

    欲集上集。

    欲滅上滅。

    欲道上道。

    各有四行。

    如其次第從後向前減行減緣。

    第一周以四行相觀欲界苦。

    如是乃至以四行相觀欲界道。

    後以三行觀上界道。

     減上界道下一行相第二周以二行觀上界道複減一行。

    第三周以一行觀上界道複減一行。

     第四周以四行相觀欲道谛不觀上道名曰減緣。

    減緣之時亦雖減行減緣攝故不名減行。

    如上道谛餘七谛亦爾。

    唯于緣中不除欲苦及與一行。

    總而言之上下八谛。

    谛減三行三八二十四周減行。

    七周減緣。

    唯留欲苦及與一行。

    解雲緣行名殊。

    故雲留欲苦及與一行。

    其實唯一行相。

    何以知之。

    雲二十四周減行七周減緣故。

    又寶法師釋雲。

    乃至欲界苦下三行各減行所緣已。

    唯一行二念名為中。

    此減将滿時二刹那心以觀二行。

    減已中忍正滿時唯餘一行。

    此所餘一行有二刹那心觀。

    一即上忍。

    一即世第一也。

    中忍無間起勝善根。

    一行一刹那名上品忍。

    上品忍無間。

    生世第一法亦如上忍。

    一行一刹那。

    言世第一法者此有漏故名為世間是最勝故名為第一。

    此有漏世間中勝是故名為世第一法。

    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此四善根若得[煙-大+土]法。

    雖有退斷善根造無間業。

    堕惡趣等。

    而無久流轉必至涅槃。

    若得頂法雖有退等而增畢竟不斷善根。

    若得忍時雖命終舍住異生位。

    而增無退不造無間不堕惡趣。

    若下上忍合得六種不生。

    此中下忍得一不生。

    謂于三惡趣得非擇滅若至上忍得餘五不生。

    一者生謂卵濕生。

    二者處。

    謂無想天大梵王處北俱盧洲。

    三者身謂扇搋半擇迦二形身。

    四者有。

    謂第八有等。

    五者惑謂見所斷惑。

    于此五種得非擇滅。

    中忍無别不生故不說也。

    解雲卵濕二生多愚癡故。

    無想大梵僻見處故。

    北俱盧洲無現觀故。

    扇搋等多諸煩惱故。

    扇搋半擇迦并是梵語。

    扇搋謂無根損根。

    半擇迦謂無勢損勢。

    第八有者此上忍必入見者成初果。

    初果聖欲惑極潤七生故。

    等者等取色界一處二生業。

    此等如後所明。

    若見斷惑雖即未斷。

    以必不起故。

    此四善根并慧為性。

    七加行中前三是散善。

    唯在欲界唯人三洲。

    三惡趣天趣北洲無者惡趣無般若故。

    諸天雖有般若無厭苦故。

    北洲無般若及厭苦故。

    後四是定善。

    若依地者四靜慮未至中間。

    欲界中無非定地故。

    無色亦無。

    謂[煙-土+大]等四見道眷屬。

    無色無見道故無[煙-土+大]等也。

    義準四靜慮中上三近分。

    亦無見道故無[煙-土+大]等也。

    若依身者唯欲界人天九處身也。

    除北俱盧。

    唯依欲身者能厭苦故唯欲身入見道。

    故四中前三三洲初起。

    後生天處亦續現前。

    天處無初起者無勝厭離等作意故。

    惡趣雖有勝厭離等作意。

    無勝依身故。

    第四善根天處亦起。

    此無初後一刹那故。

    又七加行中前三順解脫分攝。

    後四順決擇分。

    順解脫分者解脫謂涅槃分是因義。

    此善順彼與彼作因故。

    此善名順解脫分。

    有施一食持一戒等深願解脫。

    願力所持便名種植順解脫分。

    諸植順解脫分者。

    極速三生方得解脫。

    謂初生起順解脫分。

    第二生起順決擇分。

    第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

    若極遲者經六十劫。

    順決擇分者決謂決斷。

    擇謂簡擇。

    謂諸聖道以能斷疑故名決。

    能分别四谛相故名擇。

    是見修無學三道名為決擇。

    分謂分段見道唯是決擇之一分故名決擇分。

    [煙-土+大]等四善根能為勝緣引決擇分順益彼故得順彼名。

    順是其因決擇分是其果從因及果為名故。

    此名為順決擇分。

     次聖位者有三。

    一見道。

    二修道。

    三無學道。

    初見道者從世第一善根。

    無間即緣欲界苦聖谛境。

    生無漏法名苦法智忍。

    苦忍無間緣欲界苦谛。

    次生法智名苦法智。

    此智無間次緣上二界苦聖谛境。

    有類智忍生名苦類智忍。

    此忍無間即緣此境有類智生名苦類智。

    如緣苦谛有此四心。

    緣集滅道各生四亦然。

    謂苦類智後緣欲集谛生集法智忍。

    此忍無間生集法智此智無間緣上界集谛。

    生集類智忍。

    此忍無間生集類智。

    此智無間緣欲滅谛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