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page 5

首頁
    她聽着,困惑更深,他對她該不會是凡人間的男女情動? 不,斷無可能,她早已使用神能遮抹真貌,尋常凡人決計無法對她動情,除非他仍擁有神能并識得她真貌,但若他見得她真貌、擁有神能,更不可能動情。

     所有降生的上聖者隻擁有理性,斷不可能情動,因情動即生欲望、欲望生執、執生念、念生因果、因果生輪回,一旦因情而入輪回,便無法返回最初,上聖者将不再是上聖者,一世又一世,逐漸成凡人,同世上人一般,再無法自由來去天地。

     她搖搖頭,或許是她想多了。

    上聖者神能受禁锢,定是有她蔔算不出的局,至高神能不願給答案,必有她不需了解的因由。

     天底下無巧合二字,一切諸果都在衆神掌握,他們看似不期而遇,她猜測,這是衆神默許下必然之果,順天而行大道也。

     眼下看來,順勢而為是她最好的選擇了。

     夜轉深濃,蟲鳴蛙叫遠近交錯,她福了身,輕聲道:“陛下,民女已覺疲累,先歇息了。

    ” “你歇息吧。

    ” 就着微弱火光,她邁向竹床,褪下鞋,和衣躺上竹床,阖眼睡下。

     不消一刻,他聽見輕淺規律的呼吸,他的呼吸卻随那輕輕淺淺的規律加深轉重,有什麼在他身體裡鑽動,似癢非癢、似熱非熱的感覺,令他坐立難安…… 他望着竹床上纖弱單薄的身子,直到桌上的油燈燃盡,吞噬最後一簇火光,他才閉目歇了。

     金夏國東南臨海,西接掘礦狩獵為生的紅夷族,北有遊牧蠻族。

    此時的紅夷、蠻族未有文字出現,金夏則因土地豐饒、農漁發達,已有文字發展,其國百姓亦因文化發達,百業蓬勃,文化勝過初史人類許多。

     中土經曆多次分裂變動,與初史時代相異,不再完整,此時金夏國占有分裂後大半中土富饒地區,海船未被建造之前,這片富饒之地上的各族國,并不曉得大洋之上存在更多或大或小、或完整或破碎的土地,供養了其他相異人種。

     此時,中土人民将金夏國視為天下第一強族,國力鼎盛、物産豐富,人以才群分,大抵類别為紡織、鑄造、農族、商族、士族、王族。

     金夏國原為近東海一小漁牧民族聚落,接連着五代族長骁勇善戰,不斷擴張邊境,直至第四代金夏王,大部分中土皆已歸于金夏國統轄。

     第五代金夏王,中土人民尊稱為夏帝,接下帝位後即頒布三大政令:廣設學堂傳授金夏文字,幼童無論男女,年滿六歲皆需入學堂習字、識字三年;流通銅币,均由王朝鑄造局統一鑄造。

    ,童子年滿十二歲,入武學堂習武直至成年。

     夏帝九歲即位,文武朝臣均不認為一個初滿九歲的孩童有足夠遠見,下達如此富國強民的政令,因而三大政令被視為第四代金夏王遺政,即便夏帝早慧,文武皆通。

     先王遺政也好,夏帝早慧也罷,總之,短短十五年間,金夏國國力被推上頂峰,能文能武的國族子民無論經商、務農、打仗,都比文化智識未開的蠻族、紅夷強大太多。

     中土人民流傳着不出十年,中土将在夏帝手上歸于一統。

    待紅夷、蠻族降服後,天下便可永久享有太平。

     和平的美夢似是不遠,指日可待…… 第2章(2) 以輕騎衛隊快馬腳程,原隻需五日便可返抵京都,然而多了古曉霖一輛驅使不快的車駕,返京路程走了将近二十日。

     沿路經過大小村鎮,越近京都越見繁盛,交易買賣亦顯熱絡。

     幾日前,車駕衛隊進入與京都相距不到百裡的大型市鎮,她曾好奇觀望那些買賣熱絡的市街,販子們熱情招攬生意的吆喝聲令她睜大了眼。

     盡管她于中土轉生許多世,卻從未走入繁榮市鎮,隻是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