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首頁
    也?”其妻曰:無客。

    ”問左右,左右言“無有”,如出一口。

    其妻曰:公惑易也。

    ”因浴之以狗矢。

    一曰:燕人李季好遠出,其妻有私通于士,季突至,士在内中,妻患之。

    其室婦曰:令公子裸而解發,直出門,吾屬佯不見也。

    ”于是公子以其計,疾走出門,季曰:是何人也?”家室皆曰:無有。

    ”季曰:吾見鬼乎?”婦人曰:然。

    ”為之奈何?”曰:取五牲之矢浴之。

    ”季曰:諾。

    ”乃浴以矢。

    一曰,浴以蘭湯。

     (同上)子将以買妾衛人有夫妻禱者,而祝曰:使我無故,得百束布。

    ”其夫曰:何少也?”對曰:益是,子将以買妾。

    ” (同上)。

    王怒曰劓之魏王遺荊王美人,荊王甚悅之。

    夫人鄭袖知王悅愛之也,亦悅愛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擇其所欲為之。

    王曰:夫人知我愛新人也,其悅愛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養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不以己為妒也,因謂新人曰:王甚悅愛子,然惡子之鼻。

    子見王常掩鼻。

    則王常幸子矣。

    ”于是新人從之,每見王常掩鼻。

    王謂夫人曰:新人見寡人常掩鼻,何也?”對曰:不己知也。

    ”王強問之,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

    ”王怒曰:劓之。

    ”夫人先誡禦者曰:王适有言,必可從命。

    ”因揄刀而劓美人。

     (同上)與黃帝之兄同年鄭人有相與争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

    ”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

    ”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外儲說》)虞慶為屋虞慶為屋,謂匠人曰:屋太尊。

    ”匠人對曰:此新屋也,塗濡而椽生。

    夫濡塗重而生椽桡,以桡椽任重塗,此宜卑。

    ”虞慶曰:不然,更日久則塗乾而椽燥,塗乾則輕,椽燥則直,直椽任輕塗,此益尊。

    ”匠人绌為之而屋壞。

    一日,虞慶将為屋,匠人曰:材生而塗濡。

    夫材生則桡,塗濡則重,以桡任重,今雖成,久必壞。

    ”虞慶曰:材乾則直,塗乾則輕,今誠得乾,日以輕直,雖久必不壞。

    ”匠人绌,作之成,有間,屋果壞。

     (同上)與天神博趙主父令工施鈎梯而緣播吾,刻硍人迹其上,廣三尺,長五尺,而勒之曰:主父常遊于此。

    ”秦昭王用工施鈎梯而上華山,以松柏之心為博,箭長八尺,硏長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嘗與天神博于此矣。

    ”(同上)象吾故衤誇鄭縣人蔔子使其妻為衤誇,其妻問曰:今衤誇何如?”夫曰:象吾故衤誇。

    ”妻子因毀新,令如故衤誇。

     (同上)今又曰車轭鄭縣人有得車轭者,而不知其名,問人曰:此何種也?”對曰:此車轭也。

    ”俄又複得一,問人曰:此車轭也。

    ”問者大怒曰:曩者曰車轭,今又曰車轭,是何衆也?此女欺我也。

    ”遂與之鬥。

    (同上)以為渴也鄭縣人蔔子妻之市,買鼈以歸,過颍水,以為渴也,因縱而飲之,遂亡其鼈。

     (同上)亦效唾之魯人有自喜者,見長者飲酒,不能髃則唾之,亦效唾之。

    (同上) 書言之固然書曰:紳之束之。

    ”宋人有治者,因重帶自紳束也。

    人曰:是何也?”對曰:書言之,固然。

    ”書曰:既雕既琢,還歸其樸。

    ”梁人有治者,動作言學,舉事于文,曰:難之”,顧失其實。

    人曰:“是何也?”對曰:書言之,固然。

    ”(同上) 甯信度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甯信度,無自信也。

    ”(同上) 伯夷以将軍葬秦韓攻魏,昭卯西說而秦韓罷;齊荊攻魏,卯東說而齊荊罷。

    魏襄王養之以五乘将軍。

    卯曰:伯夷以将軍葬于首陽山之下,而天下曰:夫以伯夷之賢與其稱仁,而以将軍葬,是手足不掩也。

    ’今臣罷四國之兵,而王乃與臣五乘,此其稱功,猶赢鄊而履。

    ”(同上) 裘獨有尾齊有狗盜之子,與刖危子戲而相誇,盜子曰:吾父之裘獨有尾。

    ”危子曰:吾父獨冬不失衤誇。

    ”(同上) 安暇語汝鄭縣人賣豚,人問其價,曰:道遠日暮,安暇語汝。

    ”(同上) 今日莊氏之酒酸宋之酤酒者,有莊氏者,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酤莊氏之酒,其狗人,使者不敢往,乃酤他家之酒。

    問曰:何為不酤莊氏之酒?”對曰:今日莊氏之酒酸。

    ”故曰,不殺其狗則酒酸。

    (同上) 計不勝聽田嬰相齊,人有說王者曰:終歲之計,王不一以數日之間自聽之,則無以知吏之奸邪得失也。

    ”王曰:善。

    ”田嬰聞之,即遽請于王而聽其計,王将聽之矣,田嬰令官具押券鬥石參升之計,王自聽計,計不勝聽,罷,食後複坐,不複暮食矣。

    田嬰複謂曰:群臣聽終歲日夜不敢偷怠之事也,王以一夕聽之,則群臣有為勸勉矣。

    ”王曰:諾。

    ”俄而王已睡矣,吏盡揄刀削其押券鬥石之計。

    王自聽之,亂乃始生,(同上) 呂氏春秋賢固若是其苦耶齊盡王亡居于衛,晝日步足,謂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君所以亡者,果何故哉?我當已。

    ”公玉丹答曰:臣以王為己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耶?王之所以亡也者以賢也,天下之王皆不肖,而惡王之賢也,因相與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

    ”盡王慨然太息曰:賢固若是其若耶?”(《季秋審已篇》)一父而載取名楚有直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