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什麼。
在你想得到一個人的好處之前,一定要先思考清楚自己能給别人帶來什麼。
你的好處是不是别人需要的?你的好處是不是唯一的?如果第二套規則的利益不成立,那麼就永遠隻能建立第一套規則道義的關系,對方也隻是一種虛情假意的應付。
世界無論怎麼發展,人的利己心不會變,利益才是推導人們行為的最重要邏輯。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用第二套規則推理出來目的之後,要迅速用第一套規則包裝起來。
要穿上第一套道德的外衣,幹萬不要赤裸裸的談利益,因為第二套規則是不可說的,而第一套規則存在的價值,恰恰就是能幫你更好的僞裝起你的真實目的,但維系世界運轉的真相是第二套規則,第一套規則可能更像兩個人之間的一種客套。
就像有時候我們跟人聊天∶明知道自己在說空話,我們也知道對方在說假話,我們都知道彼此都在說套話,大家彼此都心知肚明,但仍然正兒八經的說客套話,這就形成了第一套規則。
人類無論怎麼發展都需要奉第—套規則為上尊第一套規則為正統,這才能使人不至于看起來那麼現實,即便真相比現實更現實…因為美好、希望和正能量,才能更好的推動進步。
所以儒家思想主導了社會幾幹年,并被裱進框裡,大書特書,我們時刻要朗讀、宣講,要大聲喊出來。
和孔子差不多同一時代的鬼谷子,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他為什麼不能像孔子—樣得到世人的傳頌呢?
因為他的那套理論講的是第二套規則,隻适合默默使用,不适合标榜出來。
有句話叫∶真正的成熟是看透而不說透,指的就是第二套規則,它隻可被用,但千萬不要去說,一說就是錯,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講真話卻不讨好的原因。
有時大衆要的未必是真話,而是一種理想化的滿足,或者說是一種情懷的寄托,雖然這種理想化的情懷是那麼的不切實際,這個世界說真話的人往往看起來像個小人,很多小人卻把自己僞裝的像個君子,所以成長就是擦亮眼睛的過程….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
從小到大,我們學的很多東西,都在告訴我們人性本善,于是我們對人有了一個定義∶人是善良的,感恩的,重情重義的,是知恩圖報的,是品德高尚的。
小時候的世界,的确大多數人都是完美的化身,比如,我們的師生情,同學情,初戀情。
因為那個時候,我們任何關系之間,基本都涉及不到利益,所以你被假象蒙蔽了。
但當你進入社會後,你的各種關系開始涉及利益,你會發現他們的所作所為和你以前學的完全相反,朋友借錢不還,愛人出軌,合作夥伴背叛,同事背後播你一刀,兄弟姐妹争遺産,不管父母死活。
當他們的行為和你小時候學的不一樣時,你就開始被他們一次傷害,你的痛苦就開始了。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
我們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去看,如果人性天生就本善的話,那麼三大宗教為什麼還要設定那麼多規矩來限制人的行為呢?我們都知道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戒律,比如不準殺生,不準吃肉,不準碰女色,等等等等。
如果人性真的本善,我們為什麼還要把人之初,性本善這樣的三字經來奉為經典呢?如果人性真的本善的話那麼每個國家為什麼還需要法律來限制人的行為呢?
所以大家記住人性并不是本善,所以我們才需要那些道德的經典書籍和法律,來共同維持社會的穩定。
從基因看人性!
凡事做過父母的都知道,當你的小孩還是嬰兒的時候,除了他的樣貌比較善良可愛以外,你會發現有的時候它的行為舉止我們連善的影子都看不到,嬰兒的信念非常簡單,就八個字"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也就是說嬰兒天生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它根本不會站在你的立場為你着想。
隻要它想要的東西,他就會去拿,拿不到就哭,假如哭了還拿不到,就會哭的更大聲,直到把東西拿到為止,小孩的這種唯我獨尊的思想,不需要任何人傳授,它與生俱來。
那麼人性到底是本善還是本惡呢?我告訴你,人性不本善,也不本惡,而是本自私!任何人說的一句話或者做的一件事,都隻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利益而已。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設我和小美在一起戀愛談了5年的時間了,其實這5年我一點都不愛小美,我隻是沒有女朋友,反正我一個人單着也是單着,有個人照顧總比沒人照顧要好對吧,于是我就勉為其難的和小美談戀愛了。
反過來其實小美愛我愛的死去活來,我是她這輩子最愛的男人,沒有之一,她隻要能看到我,她就幸福的不得了,她隻要能和我在一起,她就快樂的像一個神仙一樣。
所以在我和小美談戀愛的這5年時間裡,大家都可以想象的到,那不用說嗎,肯定都是小美在照顧我.。
她可以為了我走好幾公裡的路去買雞煲湯給我喝,她可以為了我自己省吃儉用,幫我買衣服褲子,她甚至可以為了我騙她父母的錢給我創業,反正小美這5年時間,她的世界隻有我,這5年她也為我付出了一切。
結果5年以後,由于種原因吧,我們的愛情沒有支撐下去,我和小美分手了,因為是我先提出分手的,這個時候包括小美在内的全世界罵我是個道男,說什麼我不是個男人,也有說我連人都算不上的,也有罵我是畜生的,小美罵的就更兇了。
她說你還記得嗎,曾經我為了煲個湯給你喝,我走了好幾公裡,你記得嗎,曾經我一年不買一件衣服,卻舍得幫你買了一櫃子衣服,你還記得嗎,我騙了我爸媽的錢給你創業,搞的我和我家裡反目成仇,你不是個男人……反正我就變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出門都出不了,反正被罵的一地雞毛。
我們來認真分析一下這件事情,從正常的道德層面來講,确實這件事情我做的不對,我是個渣男,我是個畜生,我被全世界所唾棄,我沒話說。
我們再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下∶首先第一,我和小美相處了5年的時間,我是一點都不愛小美的,小美卻愛我愛的死去活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和—個我根本不愛的人呆了5年的時間。
小美卻和她最愛的人相處了5年的時間,很顯然這5年的時間,我每天要面對一個我不愛的人,我過的是有多麼的痛苦啊,而小美這5年能天天和自己最愛的人朝夕相處,我可以肯定這5年小美是快樂的.第二,前面小美也說了她為了我付出了很,她走了幾公裡去買雞,就為了能煲個雞湯給我喝,那麼她把雞湯拿給我喝的那一刻,請問是誰快樂,誰痛苦。
對于我來說我,不就是一碗雞湯嗎,誰煲還不是一樣,可以對于小美來說那就不一樣了,她看到她最愛的人喝雞湯的那一刹那,她美美滋滋的笑了,心裡别提有多甜了,她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她做的無怨無悔。
各位請認清楚一個事實,别忘了這5年她為我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我從來并沒有逼她去做,都是她自願做的,她為什麼會自願做呢,因為她為她愛的人付出了,可以讓她感覺到無比快樂。
各位注意,這句話,她所有的付出可以讓她感覺到無比的快樂,所以從人性自私的角度來講,她所有的付出隻是為了讓她自己快樂而已,表面上她是為了我做了很多,其實本質上她隻是為了她自己的快樂在付出而已.所以各位,道德上,她是一個好人,我是個渣男,而真相是這5年我過的很痛苦,而小美這5年可以和她愛的人在一起,而且可以為自己最愛的付出,這5年她是快樂的,所以真相是我付出了5年的痛苦讓她得到了5年的快樂。
雖然我并不是這樣的渣男,我也不主張男人有這樣的行為,但是透過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應該第一次看到了事情的真相,為什麼小美會痛苦為什麼大家都會罵我是個渣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