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揭露男女情感背後的陰謀詭計

首頁
    完全不同的行為和狀态。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不是這個小孩善變,這個不同的模式也不是這個小孩自己一手策劃出來的。

    這些不同的相處模式其實是由他的同學,老師,媽媽,爸爸,爺爺奶奶,這些人培養出來的。

    一個小孩6.7歲,他所有的表現就是人性最本質的體現,他沒有什麼善惡美醜,也沒有什麼後天學的虛僞掩蓋,就是比較真實的展現出人性最原始和真實的一面。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我兒子上小學—年級,他面對他身邊所有親人,同學,相處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他對他玩的最好的那個同學的表現是相當大方的,家裡有好吃的,他主動會帶上一些送給這個同學吃,但是這他對他媽媽時,表現出來的情況完全不同,相當小氣。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他媽媽對他好過頭了。

    他在他媽媽那,已經習慣這種不用付出赫能換來的好,那為什麼還要付出呢?是不是竟然無言以對所以他對他姻媽就形成了不用付出就能得到回報的模式。

     但他面對他的同學就不一樣了,他的同學是需要他付出一些好吃的好玩的,人家才願意跟他玩,所以他對他同學必須要付出,竟然是如此的合情合理。

    如果他不付出,他就得不到這個朋友,所以啊,他就習慣了要先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的模式,聽到這裡,如果是有孩子的寶媽現在已經開始冒冷汗了吧,别急,好戲才剛剛開始......再來看,我兒子跟我的相處模式是什麼樣的呢? 對于我這種打造相處模式的高手來說,收拾他跟打個蚊子差不多。

    他在我面前,任何錯不敢犯,絕對的三好學生,模範孝子—枚,我一個眼神過去,立刻服服帖帖,畢恭畢敬,端茶倒水…為什麼會這樣?因為被罰怕了,我罰他從精神到肉體到物質,我在他跟我的相處模式中,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痛點。

     舉例,他有一次跟我頂嘴,我怎麼罰他,禁止看電視10天,禁止玩玩具10天,禁止和小朋友玩10天,隻能在家寫作業,肉體呢,罰站10小時,物質呢,10天禁止買零食。

     這樣罰過兩次,他明白了一件事,在爸爸面前不能犯錯,犯錯就要遭殃。

    所以他跟我的相處中,養成了一個犯錯會付出巨大代價,想讓我對他好,他必須先對我好的模式。

     每次我罰他時,他外婆都會來求情,說我不該罰孩子,數落我一頓便次她對孩子好的不得了,寵着慣着,買各種玩具好吃的,基本上要什滿足什麼,結果呢?這個孩子對他外婆一點不尊重,經常頂嘴,對她外驟大賦大叫,後來他外婆發現,這樣下去不行,已經失控了,後來我出面罰的時候,沒有人在出面阻攔了。

     其實夫妻之間,合夥人之間,領導者和員工之間,都是有這個相處模式的,你身邊所有人跟你的相處模式,其實都是你自己一手培養出來的。

    如何打造相處模式? 打造相處模式的第1個核心,叫做打造底線! 人際關系絕對不是事事忍讓,而是要有你清晰的底線原則,同時你要在最開始讓你的孩子,老婆,丈夫,合夥人,員工,朋友,清晰的知道你的底線是什麼,而且這個底線是絕對不能碰的,碰了你就要去劇烈的和他對抗,讓他吃到苦頭。

     好人為什麼沒有好報? 就是你已經好到了沒有原則和底線的地步,甚至對方已經觸碰了你的原則和底線,你還是在裡強裝笑顔,一忍再忍,這樣隻會換來對方的變本加厲。

    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你這麼在意這個東西,這根本不是人家的錯,這就是你的錯。

    就像我經常說,你無法照顧你的孩子—輩子,你就不要讓他養成被照顧的習慣。

    你無法寵你的老婆一輩子,你就不要讓她養成被寵的習慣。

    你讓她養成了被寵的習慣,結果你又不能持續寵,那肯定會出問題 在講個我身邊的故事,我有個朋友,兩夫妻剛開始結婚時,我這個朋友的老婆性格很好,屬于那種賢妻良母類型,但是我排個期友老婆特别寵着,好到離譜的那種。

     剛開始我們這些朋友去他家吃飯,都是他老婆做飯,他就無事獻殷勤去廚房幫他老婆做,結果越幫就做的越多,剛開始幫忙就是幫忙洗菜切裝後來呢,他炒兩個,他老婆炒兩個。

     在後來呢,我們在去吃飯,他老婆就直接叫他去廚房弄,他老婆偶家進廚房看看,指點兩下,在後來,她老婆就完全不動手了,飯是我這個友做,連碗都是他洗。

    然後我還明顯感覺到他老婆脾氣發生了變化,對我這個朋友有點呼來喚去的感覺。

    我這個朋友呢,每次就是呵呵一笑,也不還嘴,絕對的好男人一枚吧,其實人家兩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啥問題開心就好呗,可是結果卻不是這樣。

    前段時間,我這個朋友給我打電話,火冒三丈,說把他老婆打了,還要離婚,把我吓一跳,我說什麼情況? 他說∶哥,你知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