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秘密,背後的秘密就是人性操控術。
1、設計控制獸性的制度
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有句話說的好∶不背叛,隻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大。
當利誘大到一定程度,人性陰暗的一面就會被誘發。
幹萬不要相信人性,隻有規則和制度,才能讓人性的陰暗無處發揮!據說盜墓一般要兩個人才能勝任的工作,比如打一個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寶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繩子系上來。
但一開始,經常發生拉繩人見财起異,抛棄下面同夥而去的事。
于是演變為盜墓團夥以父子居多,但也發生了兒子扔下墓裡親爹的事。
最後形成行規∶兒子下去取貨,老子上面拉繩子,就再沒出現過把人落在墓坑的事,這真是制度建設的鼻祖。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一開始,他們抓閻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隻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
結果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最後大家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
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分粥的人都盡量分得平均。
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規則,就會有不同的風氣。
這就來自對人性的理解程度。
任何的制度都必須從人性的惡出發,所以一個好的領導必定是人性高手。
我們看到很多人特别講禮貌,團隊風氣特别好,幹萬别相信是因為天生素質高,也别認為全是教育的功勞。
德國人有一個好習慣,前面的人喜歡幫後面的人扶門,有人說德國民衆天生素質就高,其實也不盡然,真正的原因是聯邦德國成立後,政府制定了一套規則。
比如德國有法律規定,關門時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無條件賠償,還得幫人醫治。
這些規定都很具體,操作性很強。
還有遵守交通規則、序排隊等等,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良好的行為就變成了習慣,這個出就變得文明起來了。
設計制度要從不相信人性的角度去設計,你的制度才是成功的,很裝領導拿下屬沒辦法,究其原因就是太相信人性,心慈手軟。
做老闆手卧仁慈,就是拿刀給人捅自己。
帶團隊,好的制度,能讓壞人成為好人,不好的制度,會讓好人變壞人。
好的制度,肯定是信任和監督同時存在的。
2、權利制衡術
制衡術也叫弱臣術,不能讓手下權力太大或對他有過于依賴,這樣會同,消減自己的權利,哪怕是公司戰略需要,提拔了一個人起來,也要盡快的我提拔另外一個人起來,用來制衡他,當他的權力太大,就會對你造成威脅。
所謂制衡術,就是把下屬的力量化整為零,不可以讓任何一方力量做的太大,如果要是有任何一方敢背叛我們,其他的力量就會攻擊這個背叛者。
老闆不能隻重用忠臣,也不能隻重用奸臣,忠臣勢力大了,就要重用奸臣,奸臣勢力大了,就要重用忠臣,這就是忠臣和好臣之間的相互制衡。
原來我看曆史,就不明白,為什麼皇帝要冷落那些忠臣,反而使用奸臣。
後來搞明白了,當忠臣勢力太大,他們對皇帝的威脅一點不亞于奸臣,皇帝重用奸臣的目的就是為了制衡忠臣。
優秀的老闆,就是不斷平衡忠臣和奸臣之間的勢力,他們之間打的越後害,老闆的權利就越安全,如果他們之間不打了,他們就會來打你。
劉邦打完江山,花了8年時間,把有威脅的異性諸侯王全鏟除了,把封地給到了自己老劉家親戚。
曆史證明,同姓封王并不比異姓封王更可靠,異姓王爺如果有想法,最多是想割據,同姓王爺就不同了,如果同姓王異心話,那他想的就是篡位了。
以劉邦的政治智慧,他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劉邦并沒有把那些開國重臣全部殺掉,那些沒有封王的重臣,多半都被留下來了。
一方面是北邊還有匈奴,得留點人打仗,另外一方面這些留下來的重臣可以用來平衡那些老劉家王爺。
老劉家的王爺對這些重臣也可以形成制衡,劉邦就可以超越他們兩方的力量之上,居間操控。
劉邦一死,劉家王爺果然犯上作亂了,這些留下來的重臣,馬上就起作用了,沒兩下就把作亂給平息掉了。
我們到全國各地培訓,發現很多老闆經常被一方勢力特别大的"亂臣賊子"天天要挾,老闆把制衡術玩好,管理團隊是件輕松的事。
權力的安全
對于一個老闆來說,手上擁有的權力就是生命,無論做任何決策,永遠是把權利的安全放在第1位的,我們重點需要防備有權力的高管,防範的标準并不是看這些高管是不是有能力?是不是有威望,是不是個好人評判标準是看他是否具備造反的能力,如果一旦高管具備這個能力,就必須要找莫須有的罪名把它拿下一個人想造反,并不是他具備造反的心,而是他具備了造反的能他才會有造反的心,康熙為什麼要拿下鳌拜和昊三桂?當時鳌拜和吳k雖然有點不把康熙放在眼裡,但是他們絕對不敢有造反的心。
因為在古代做皇帝能力不是排在第一的,你的正統性才是最重要的隻要你是皇家血脈,哪怕你隻是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大家都會擁護你、隻要你這個皇帝來路不明,所有的力量都會把你當成反賊來打,所以鳌拜和吳三桂是不敢輕易造反的。
康熙拿下他們兩個,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