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金谷懷春

首頁
    徹芭蕉雨,淚染西湖荷葉露。

    嗟哉孤雁傍誰飛?含悲啼過花深處。

    碧玉連環能解時,我生何憚蜉蝣死。

    燕子樓中寂暗塵,霧鬓雲鬟在何許?坐對寒燈數點紅,柔腸散亂千千縷。

    咫尺天涯人彼此,兩地栽培連理樹。

    綠窗猶唱留君住,落花滿地莺無語。

     再和絕句一首: 一聲雞唱五鐘殘,花外朦胧露未幹。

     惟有多情雙蛱蝶,向人飛去又飛還。

     生次早遂歸,既達父母侍下,而子職克勤。

    祗載夔夔,謾把白雲翹脫重;小心翼翼,聊将寸草報春晖。

    四體谕一樂之意,滿堂藹慈孝之天。

    生父母,以生久在他鄉,愛子之心,無所不至也。

    然而坐氈未暖,仕路随登,與友人黃中,俱赴春選。

    果聯高第,惟黃中次之。

    殆見其步下香氤氲,天根月窟;筆頭花燦爛,玉戛金铿。

    十裡長安,香杏暗随追電馬;白雲深處,神仙沉醉曲江春。

    生因作絕句一首: 瓊林宴罷出紫宸,繡幕争看第一人。

     高着錦袍聲價重,馬蹄踏破鳳池春。

     黃中答曰: 藍袍氣概動丹宸,始信文章不誤人。

     回首長安紅幾許?鬓邊尤帶一枝春。

     時有名宦所作詞令贈生,并附于此: 遊阆苑,步金銮,宴罷披衣上繡鞍。

    月窟天根文有價,滿懷星鬥燦波瀾。

     七言絕句詩一首: 玉骨英才天下奇,匆匆瑞色上雙宜。

     嫦娥不惜蟾宮桂,付與東風第一枝。

     時有鄧平章者,重生少年儒雅,心願以女妻之。

    遣門生求請。

    生感佩玉貞之意,不忍背之,固辭。

    門生曰:“寵以郗鑒之招,敢效宋弘之辭。

    第我,上有齧指之親,禮所當告;下有*+之婦,義不可忘。

    汝于公相處,善為我辭。

    ”門生以生之言,告于平章。

    平章喜生志節,不與之強。

    次早,生遂以省親之故乞歸,上許之。

    寓金陵,因作律詩一首: 夜夢慈闱病鯉魚,便從金阙捧丹書。

     候門稚子迎歸騎,夾道鄉人迓使車。

     天上風雲終有待,堂前定省恐生疏。

     知源好在全忠孝,明舞班衣慰倚闾。

     時玉貞年芳貌美,常見重于貴戚豪族,俱各為子求親。

    潘夫人多不之許,遂遣東風樓下老妪,持書于生父處,言親事。

    生父大喜,遂涓擇吉,納采潘府。

    玉貞喜之特甚,因作律詩一首: 自古姻娅不偶然,赤繩系足總前緣。

     歡聲缭繞弦歌曲,瑞氣籠蔥鼎沸煙。

     鳳蔔示占宜敬仲,鹿車共挽慰鮑宣。

     夜闌幾度忘情後,多把茗芽試玉川。

     生亦作律詩一首: 畫錦堂前春色濃,靈芝瑞草慶重重。

     麝蘭香襯三千履,羅绮紅飄萬裡風。

     謾學谪仙誇绮鳳,未幾黃憲愧乘龍。

     自家一段風流種,何必巫山十二峰。

     生題名後,不以報政為事,惟以可人是思。

    常自言曰:“應舉不狀元,仕宦不宰相,虛生也。

    ”然企慕玉貞之切,未嘗頃刻而忘于懷。

    正仰想間,忽報潘夫人遣人緻賀,并玉貞托書達生: 妾潘拱璧,書奉蘇先生茂才逸史。

    另來未幾,企仰殊深。

    飛夢之思,無日不形諸左右,但恨無生生縮地之術得以了此生良緣也。

    恭審秋元得隽,而大魁天下,名播圜宇,誠風行海流之四溢也。

    則異日十八瀛州,拟猜天風扶玉步;三千禮樂,俄看宮錦動金銮。

    妾之平生所懷,今已大慰矣。

    然畫閣情深,愁拖萬縷。

    每欲對面而談,抵掌而論,斯願莫伸,為之奈何?白而倚欄,黃昏撫幾,度日如年,知妾之心樂否也。

    萬望馬首東行,複絕結納,則前日姻緣,宛然在目。

    筆硯琴書,既足以供文士之高緻,而新恩舊愛,又足以賞吾輩之深情。

    彼此兩心,各償所願,亦一大快事也。

    不然,則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縱有馳情勞思,而兩無所得耳。

    惟冀早圖,萬萬。

     生遂因以緻謝之期而往。

    既踵門,夫人見生至,且賀且謝,遂館生于貳室。

    生起居月餘,莫能與玉貞訴一衷曲。

     一日,因夫人出于林大尹家。

    生見玉貞于接天樓下,進步揖之,且喜且悲。

    玉貞曰:“吾别君久耳,而落月之思,停雲之想,不待贅言。

    君何薄幸,不傳青鳥之書,徒使人咨咨于仰望之際。

    ”生曰:“書不盡言,言何多耶。

    以無恨之情,而歸有限之筆,吾恐畫馬不能盡其毛,畫山不能盡其高,不如無書之為愈也。

    ”玉貞曰:“然。

    ”但以彷徨是立。

    生曰:“筆舌之言,未可以量人之心腹。

    就中之舉,方足以見人之真情。

    卿向者,一則恐緻家門之辱,次則恐陷守身之污,吾因不敢犯。

    今則六禮告成,請毋以他辭見卻,萬冀見憐,吾書中之所願足慰,何必華禮左方,從事虛文之為意哉。

    ”玉貞笑曰:“君不見太陽之照,雖不求葵藿之傾,而葵藿自傾。

    和氣之至,雖不求□□自鳴,而□□自鳴。

    曩者,吾所以不如君願益請,佳人不可以私奔,才子不可以竊娶。

    今幸箱中得于□之紅葉,籠内懸宗室之白雁。

    從此失身,畢竟無秀蘭之議。

    既聞我母,始終為蘇子之妻。

    ”遂與生攜手于枕流亭,達覽秀窗下,指窗後一門:“今夜可納。

    ”約自牖。

    生再揖而退,喜而作七言律詩一首雲: 八面明窗次第開,伫看環□下瑤台。

     閨門春色連新柳,嶺角寒香梅自開。

     影動花稍明月上,風敲竹徑故人來。

     合歡一幅鴛鴦錦,都付東君自剪裁。

     時野馬安閑,谯樓三鼓,生重以期橋之信,旁通方便之門,用尋入四徹堂之翠圍閣下,過愛梅軒,軒後乃得玉貞寝所,名曰卧雲窗。

    玉貞方倚窗而望,望見生至,且驚且喜,迎之入室。

    室内錦繡盈屋,沉檀撲鼻。

    有水晶小幾,高閣今古之書;雲母圍屏,模寫淡濃之筆。

    又錦囊響)其内,銀瓶插紫筍其中。

    窗前綠竹數竿,時舞潇湘之雨;品花幾朵,豔妝金谷之春。

    窗左畔,粉牆四塞,或小石青蒲,布置清雅。

    窗右側,引流為池,真所謂神仙洞府。

    生未暇遍觀,即攜玉貞就枕。

    玉貞猶惑,羞于進退之間。

    生曰:“漏催曉箭,月倒瓊樓,恐過此則幸會難逢。

    但爾我情深,又何怯羞之有。

    ”強攜入帳中,為之解衣,并枕而卧。

    生視玉貞,體态豐而且豔,猶美玉之無瑕,尚有異香可掬。

    玉貞曰:“吾深居久處,世故不谙,枕席之歡,萬惟情諒。

    卻不道,嬌枝未慣風和雨,吩咐東君好護持。

    ”生曰:“護持之意,我固知之,請将勉強于今宵,庶幾見慣于後日。

    ”然合歡之際,玉貞乃嬌啼嫩語,恐懼逡巡,似有不勝之狀。

    生曰:“卿也毋執,早不念人斷腸,今日方知斷腸由。

    ”兩情會合之際,雖巫山洛浦之遇,豈可以同日語哉。

    既而雨散雲收,玉貞笑曰:“君之千方百計,我之萬轉千思,自今日足耳。

    ”生于枕上,口占《蘇幕遮》詞一阕,與七言古風一首,索和于玉貞雲: 洞房幽,平徑絕,拂袖郵門踏破花心月。

    鐘鼓樓中聲未歇。

    歡娛佳境,撞入何曾怯。

    擁香衾,情兩結,覆雨翻雲,暗把春偷設。

    若斷良宵容易别,試聽紫燕深深說。

     七言古風詩曰: 蘭房幾曲深悄悄,香滕寶鴨清煙袅。

     夢回繡帳月溶溶,展轉牙床春窈窕。

     無心誤入少年場,但聞絲竹生宮商。

     □情欲起嬌無任,須教宋玉賦高唐。

     洞開重重無鎖鑰,露出十雙紅芍藥。

     玉貞亦和《蘇幕遮》韻,及律詩與絕句,各一首: 漏聲沉,人影絕,素手相攜轉過花陰月。

    蓮步輕移嬌又歇。

    怕人瞧見,欲進羞還怯。

    口脂香,羅帶解,誓海盟山,盡向枕前說。

    可恨靈雞催曉别,臨時猶自低低說。

     着人情意覺初闌,試把鲛绡仔細看。

     到老春蠶絲乃盡,成灰蠟燭淚方幹。

     颠鸾倒鳳驚花外,軟綠輕紅異世間。

     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