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生為錦娘苦勸,漸理家政,稍治姻事矣。然自歸後,未嘗與瓊相見,托錦達情。瓊曰:“言别期期,欲見心切。然郎為妹傷情,我亦為妹切念,悲哀情笃,歡愛意薄,且伊迩婚期,願郎自玉。”錦複于生,生曰:“吾此時憂切,非為風情。但遇有一事,欲見相議耳。”錦問其由,生具以徽音之事告之,且出其所作閨賦。錦以事告瓊。瓊曰:“萬裡遠來,若不并娶,彼将何之?吾因非妒婦也。”生托錦以事白之趙母,及李老夫人。夫人曰:“瓊意何如?”錦曰:“願之。”李老夫人曰:“待吾細思之。”錦曰:“彼邊庭遠至,若不得婚,必訟于官,似為不雅。”老夫人曰:“娶之不妨。”錦因對生言,生大歡喜。翌日二郎遣舊媒來言姻事,生正猶豫之際,忽見來仆自荊州回。以生自起行後,父聞總兵遣女回家就親,懼生為彼所訟,故遣仆緻書,命并娶以息争端。宰與叔意遂決,複書請二郎面議。
次日二郎白馬雕鞍,皂蓋方旗,侍從錦袍,金橙銀镞,儀衛之盛,遂造白郎之門。生與叙衣冠迎接。坐定,二郎曰:“請家姊夫相見。”生笑曰:“不才路次,輕證公子,獲罪殊深,願公見諒。”二郎曰:“早知是吾姐夫,途中不加意痛飲耶?”因兩釋形骸,疑洽言笑。生大設席,二郎痛飲。婚期之講已成,二郎遣人歸報徽音。生曰:
“吾附去書,看還醒目否?”
洗耳尚未幹,忽聞佳信至。
丹中探花郎,天上乘鸾使。
何事重慘凄?應須多嬌媚。
蘭橋會有期,秋波煩轉視。
徽音見之,略無動容,蓋平時喜愠不形,德性堅定固然也。二郎至晚回家,為道詳悉,亦治姻具。
生涓于五月十一日華姻,是日也,榴火飛紅,燦爛百花迎曉曰:蓮金獻瑞,芬香十裡逐和風。滿道上百二樣光,一簾中十分春色。車行馬驟,廣寒宮裡娥來;樂奏聲聞,阊阖殿前仙侶至。星郎遊洛浦,濟濟滄滄;神女下瑤台,嬌嬌綽綽。更有丫鬟數輩,皆仙籍之名姬;童仆幾人,悉天曹之力士。登筵住客,何殊朱履三千?入幕女賓,直賽巫山十二。其物華之盛,儀衛之多,不能盡述也。客有善為美史者,作《碧梧栖雙鳳閣》以獻。生愛之,與徽音、瓊姐聯詩雲:
金并碧桐梧(生),高岡雙鳳呼。
五色浮神彩(音),百尺長蒼瑚。
藻翮翔清漢(瓊),鳳翎入翠圖。
銀床萋奕葉,丹穴試雙顱。
阿閣朝陽地,楚官栖鳳都。
齊聲調律呂,合味薦醍醐。
比翼終天會,沖霄千仞途。
瓊枝應向我,徽韻自知吾。
綠陰留萬載,瑞典九苞符。
徽音入門之後,待錦娘瓊姐,無不周悉;奉趙母老夫人則盡恭敬。凡于生前有所咨禀,必托錦瓊代言,其賢于人遠矣。自是趙母與生為一家之好,錦娘與生盡始之情。生後擢巍科,登高第,官至翰苑,為名士夫。徽音生二子,瓊姐生一子,皆招進士。後瓊姐、奇姐、徽音,與白生合葬于南洲之南,迄今佳木繁茂,多産芳蘭。子孫展墓,裡許聞香,世人皆以為和氣緻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