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空空部落風雲

首頁
    覽經文,怎好為“後西域”的精神領袖?” 普性俨然領導者的身份,破口大罵般若,把後者說得像個卑鄙小人,一屁不值,他這種擡高自己,壓低别人的論凋,顯然是另有企圖的。

     三清和尚對于普性攻擊般若,似乎聽不入耳,認為目前局勢緊張,他不應因教内恩仇而先講般若壞話,反将降抵抗外敵的要務放在後面。

    于是他站起身來,道:“我三清和尚隊為般若巨佛的事不妨等到帕脫大師回來,有了具體報告之後再說,現在還不是對他下結論的時候。

    如今魔兵近在咫尺,而他們的後備補充部隊也已陸續開到,在雙龍峽外耀武揚威,副座所依靠的隻不過是一座八部天龍大陣而已,但這天龍陣究竟具有多少威力,堅強到何種程度,除了你和貴寺的當家——玉版大師之外,我們對它絲毫不知。

    剛才普仁大師和梅木道友也問起這陣的可靠性,你卻守口如瓶,故作神秘,一切使我們好像蒙在鼓裡,誰知道你的胡蘆裡賣些什麼藥?不過,依我三清和尚看來,陣圖是固定的東西,人是活動的,以活動的人占統轄這座固定的陣圖,充其量也隻能作為練兵或許有餘,但若要依靠它戰鬥取勝必然不足,試問占往今來,有幾個人用兵是以固定的陣圖取得勝利呢?所以,我想:你所依賴的赫連真可能是個愚夫。

    而那陣主——隐名異人也許是個狂徒……我勸你——普性副座再仔細想一想:他們是否會騙你上當?如果你現在發覺有什麼不對頭的地方,應立即改變方針,時間還來得及,但不要等到那座八部天龍大陣被敵人打敗了,使你損兵折将,一敗塗地,到了那時,你即使抱頭痛哭,或者悔不聽我三清和尚之言,就太遲了。

    我主張實事求是,說活不避嫌疑,也不怕得罪人,并目心有所思,猶如骨鲠在喉,不吐不歡,當然講出我講.但聽不聽由你。

    ” 普性見到三清和尚針對自己發揮了長篇大論的意見,隻得耐心靜聽,但面色瞬息數變,暗想道:“這厮講話刺耳,用意善良。

    ” 三清和尚與普性雖同在佛門為僧,但前者并不直接屬本教系統,所以後者不敢擺出副教主的架子。

    而與之辯駁,或加以斥責,同時,又明白火寺正在患難之際,急需外握力量,使他更不敢得罪三清和尚。

     普性也是厲害角色,當然懂得如何穩定局面,所以當他聽完了三清和尚的話,連忙起身合十,陪笑道:“三清道友,你說得有理,使我茅塞頓開。

    此刻我準備面對現實,必須要重新考慮現狀……不過,暫時撇開八部天龍大陣不談,先講本寺的防禦力量。

    我們有許多勢力雄厚的‘少數民族’支持,作為前驅,大批潛力根深蒂固的貴族擁護,作為後盾,神通廣大的僧兵拱衛,作為中堅堡壘,再加上你們各位朋友前來出力助拳……” 普性說到這裡,目光移向客卿席上所有的道友注視了一下,接着道:“此外,在必要時,天竺部落内不計其數的佛教徒也肯為我們作戰。

    隻要大家同心協力,聯手抗敵,就不怕魔兵來摧毀我們有傳統性的權威,所以天命所在,佛法無邊,妖魔精怪其奈我何!” 三清和尚聽了,點頭道:“以僧衆本身作為中堅堡壘,真所謂實事求是,但不知那批少數民族,貴族,以及天竺部落的佛教徒是由誰前去聯系,可否見告?” 普性道:“本教區的少數民族與貴族,我們素有聯系,隻要本座登高一呼,他們立即響應。

    至于天竺部落的佛教徒,那就要仰仗本寺當家——玉版大師的大力了……我們在數日前就想要求别的部落援助,可是一部分貴族并不贊成,因此打消了這個念頭。

    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妨舊事重提,但必須由本寺當家作出堅決的主張,說服貴族,這事才能順利進行……”普性說話到此,停頓一下,目光轉向玉版大師,表示征求意見。

     在這樣的情況下,玉版大師隻得啟嘴道:“本座原來也有邀請外援之意,但本城在當時的局勢還沒有像現在那樣緊急,因此,貴族方面認為時機未到,不必小題大做,這是未可厚非的……目前情況逆轉,趨勢越來越壞,這是出人意表的發展,而我們就不得不再與貴族商量,是否應請他們改變初衷,立即要求鄰邦援助?” 他一邊說,一邊把眼光移向貴族席上的代表,暗察他們反應如何。

     這時,貴族座位上的六個代表——木紮、彭克、赫伯、古克格、摩公、呼德——正在搖頭晃腦,竊竊私議,不知他們讨論什麼,但推想起來,他們互相私議,必與普性和玉版大師的話有關。

     果然不錯,他們确是讨論邀請鄰邦援助的問題。

     過了一會,摩公站起身來,有禮貌地鞠躬,舉手作勢,向會場裡的僧尼道俗說了一聲“吉祥如意”,開始發言“本人代表貴族,說幾句話……“我們隻要保持原有的财物,土地,莊園,牲畜和草原,其他的事情都不在乎。

    關于打仗。

    我們不懂。

    隻要不損害我們的利益,你們請誰來幫忙,都無所謂,否則,我們是要反對的。

    ”他說完話,又鞠了一躬,然後坐下。

    别的貴族代表立即拍手,表示摩公所講的話,反映了他們全體的意見。

     普性道:“我明白摩公的意思。

    當然,彼此之間目标相同,步驟一緻,我們也要保護自己的寺院和政權,以及寺院和政權所附屬的一切利益,……不過,魔兵犯境,僧俗和貴族對外敵忾同仇,揮戈作戰,對内同舟共濟,分掃義務,出錢出力,我想摩公一定已經認識清楚了……” 摩公聽了,立即與别的貴族代表小談數語,起身鞠躬,表示禮貌周到,然後說了一聲“是”,就坐了下來。

     普性道:“那好極了,……現在我們就去邀請天竺部落的佛教領袖,多派高手前來支援……”他說到這裡,起身合十,對着天竺神尼——法名優婆夷,恭敬地接下去道:“神尼遠道而來,協助我們抗敵,本寺上下僧侶一體感謝,但坐未安席,我,普性想要求你——神尼去幹一件緊急任務……” 優婆夷也起身合十,不待普性說明任務的内容,就插嘴道:“副座想叫貧尼回去領救兵嗎?” 普性點頭道:“不錯!” 優婆夷道:“佛門同道,貧尼願效微勞,但必須有貴寺正式邀請公文,以照鄭重。

    ” 普性大喜道:“理當如此……”他說着,随即委任普元撣師代表大寺空空部落,并以貴族木紮為副,攜帶公文禮物,随員數名,會同神尼優婆夷出使天竺部落,求援禦敵。

     普性等到禅師普元,貴族木紮和天竺神尼優婆夷等走出會場後,又向貴族席上的代表們講話:“如今情況緊急,拟請各位貴族立即出動,先将各地區的武裝力量整頓起來,同時,本座也派遣玄通長老和仁本法師,從旁聯絡,以便在必要時,你們都向雙龍峽集中,圍攻魔兵,斷其歸路,大功可成。

    ”于是摩公,彭克,赫伯,克古格,呼德等貴族代表都站起身來,向四周的僧道鞠躬而退。

     接着四個夜不收不約而同進入會議,魚貫地走到普性前面立定。

     第一個夜不收報告道:“魔将柯笠與王道宗已被雙龍峽的外圍小陣迎頭痛擊,大敗而去,退入魔營,縮頭不出。

    ”普性聽了,心中甚悅,道:“知道了,再去探!” 第二個夜不收報告道:“赤塔寺附近地區,大雨傾盆。

    山洪爆發,把魔兵營寨沖得無形無蹤,悟摩巨佛業已派人前來報喜。

    ”普性大喜,眼光向菩提真人一瞟,暗示乩仙有靈,請到了毒龍尊者,行雨揚威,嚴重地打擊敵人。

    普性接着又聽第三個夜不收的報告:“雙龍峽外又到達一批魔兵,主将是江湖子。

    ”普性吃了一驚,因他心裡明白:布倫寺完了。

     第四個夜不收報告道:“魔帥袁通已派來了代表三人,要強迫我們投降。

    ”普性一邊大怒道:“豈有此理?”一邊喝退這個探子,叫他再去仔細打聽。

     接着,會場外面人聲嘈雜,似乎發生了一陣騷動。

    普性正拟派人前去查問,忽見了凡法師急步走入會場,直趨普性座前合十道:“啟禀副座,剛才弟子與玄蔔師叔同在會場屋頂守護,隐約望見三個奸細,從雲端冉冉降落在古宮外的地面上,瞬息失去行蹤,因此特來報告。

    ” 普性點頭道:“知道了……你去吩咐全寺弟子各守崗位,切勿妄動。

    ” 了凡說一聲“是”,立即退去,接着玄蔔長老急匆匆地進入會場,雙手捧着一隻爪系書信的白鴿,呈交普性之後,一句話也不說,就退了出去。

     普性拆開信封,看了一遍,道:“赫連真飛鴿傳書……他說:有三個身手不凡的奸細,駕着白雲,飛過八部天龍大陣的上空,直對古宮的方向而來,行雲如飛,追之不及。

    要本座特别注意……”普性對于三方面前來報瞥,似乎腳有成竹,态度十分鎮靜。

    但法藏卻忍耐不住,插嘴道:“奸細業已侵入本宮,副座為什麼還要慢吞吞,不作準備?” 普性道:“如果本座推測不錯,三方面報告當以夜不收的消息最為準确,他們決非奸細……” 法藏道:“伺以見得?” 普性道:“他們若是奸細,存心前來搗亂,怎會在青天白日之下,明目張膽地從雲端降落,讓了凡和玄蔔發現?同時,妖魔人物不駕黑雲,卻駕白雲,飛越八部天龍大陣的上空,故意給赫連真看到,表示他們并不将天龍陣放在眼裡,其目的乃在示威,更兼擾亂人心……” 法藏接口道:“那麼,他們是什麼東西呢?” 普性道:“夜不收報告:他們是魔方的二位代表,前來淡判,這是可以相信的。

    ”法藏不服地道:“他們既是代表,盡可堂而皇之,公然前來,為何要鬼電祟祟躲藏起來?”普性道:“他們這樣做法是有用意的。

    ” 法藏道:“有何用意?” 普性道:“他們狡猾非凡,正在暗中靜窺我們的行動是否慌張,有否發動大隊人馬搜索行蹤……” 法藏道:“我們發現敵蹤,理應搜索。

    ” 普性道:“如果我們在事前沒有任何情報,突然發現了敵蹤,這當然是要立即搜索的。

    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情報,并且知道他們進入本宮附近,惟有采取見怪不怪,以靜制動的辦法,使他們莫測高深,驚疑不定,直到無法忍耐,自知久匿無益,不得不自動出現。

    這樣,我們就在心理上戰勝敵人。

    ” 法藏道:“如果我們加緊搜索,把他們揪了出來,痛打一頓,挫其銳氣,豈不更妙?” 普性搖頭道:“假如我們這樣做,那是自己擾亂人心,上了他們的當了。

    ” 法藏道:“為什麼?”普性道:“他們既能騰雲飛行,必非泛泛之輩,可能他們還精于匿影潛形的隐身大法。

    我們如果勞師動衆,到處搜索,萬一遍尋不獲,豈非人人疑神疑鬼,自亂陣腳,徒為他們暗笑嗎?”法藏道:“依照副座之意,我們是否不動聲色,以不變應付萬變?” 普性道:“正是。

    ” 法藏道:“我們要等到幾時,他們才會出現呢?” 普性道:“很難說,可能不久就會出觀,但本座卻有一個顧慮,隻怕他們旋展隐身之術,現在已經進入了會場,也未可知。

    ”危言聳聽,衆人大吃一驚,目光都向周圍視察,看看會場環境有無異狀。

     隻聽得菩提真人大笑道:“副座不必顧慮,貧道雙日明察鬼神,肯定本會場内并無隐身人物潛伏。

    ” 普性合十道:“多謝道友解除了本座的疑慮……” 蓦地,玄蔔又匆忙地進入會場,高聲報告道:“本寺山門外,來了三位陌生的奇異人物,一個尼不像尼,一個僧不像僧,另一個打扮半道半俗,他們自稱魔國代表,口口聲聲叫本教教主——玉版大師前去迎接。

    ” 普性笑道:“果然不出所料,他們忍耐不住,終于自動出現了……” 北海大貞觀主插嘴道:“不得了,魔國的東方三妖煞降臨,各位要小心呀!” 普性問道:“什麼叫做東方三妖煞?” 大貞觀主道:“如果貧道推測不錯的話,他們就是魔國海東青麾下的半尼子,半僧子和半道子。

    ” 崂山古道士附和地道:“我也聽到過海東青部下的三十六妖煞之中,有那三個名字。

    ” 普性問道:“他們能耐如何?” 大貞觀主道:“一股邪氣,極為難纏,道行高深莫測。

    ” 普性驚道:“不知誰能禦之?” 三清和尚道:“沒有關系,讓我去對付半僧子,古道士收拾半道子,你們再另派一個和尚,去搞妥那半個尼姑,大概沒有什麼問題吧!” 普性道:“未雨綢缪,在必要時,我們才這樣做,但目前還不是使用武力的時候,因為他們是代表身份,原則上雙方先禮後兵……” 忽然了凡也奔入會場,大聲道,“那三個家夥等得不耐煩了,威脅地說,如果教主再不出去歡迎,就要動手打破山門了……” 普性雙眉一皺,說道:“了凡,玄蔔,你們先去回話,本座随後就到。

    ” 了凡和玄蔔立即退出會場。

     普性向玉版大師看了一眼,合十道:“請當家暫離會場,回避一下,讓我去接待他們進來,以便觀察情況,再作道理……” 玉版大師明白普性的意思,立即起身,合十告辭,作禮而去。

     普性接着道:“拟請各位道友和本寺全體僧侶稍候片刻,等一會他們進來,讨論問題,我們人多,可收廣集衆思之效……普濟普虛二位元老,可與本座同去迎接。

    ” 不久,普性等三位高僧将半僧子半尼子和半道子迎入會場,與衆人略作介紹之後,就請他們坐于賓位。

     這時,衆目炯炯都集中于魔國三位特使的身上,大家仔細打量着,隻看到半僧子雙眉濃黑,滿頭光滑,身穿短衫長褲,腳踏皮靴,打扮似僧非僧,不倫不類,真是名符其實。

     半尼子年約四十,面目清癯,穿着灰色外套,手持拂塵,倒像尼姑模樣,隻是頭上美發披肩,卻像個師姑。

     半道子穿了一襲八卦道袍,肩挂葫蘆,俨然是個牛鼻子,但頭戴壓發帽,手中拿着芭蕉扇,這種帽扇就将道士的尊嚴完全破壞,變成了—個有仙風而無道骨的羽客,令人可笑。

     普性等待那三位妖煞坐定,開口問道:“上國仙長自稱特使,想必攜帶身份證件,可否見示?” 半僧子道:“道友,不要誤會,我們乃是妖煞,并非仙長,同時也不承認是本國的特使,所以沒有什麼證件。

    ” 普性暗吃一驚,又問道:“不是特使,奇了,那麼,三位道友光臨,不知有何指教?” 半道子道:“不敢,我們來此非為别事,隻因本國特使即将到達,所以先來報告,請貴寺預作準備,安排坐位,以免臨時慌張。

    ” 普性聽了,心中暗怒,明知他們存心搗亂,但也不便發作,隻得勉強笑道:“安排坐位,不過舉手之勞,這一些小事倒無須三位道友煩心,但不知貴國的特使是準?”半尼子道:“我們隻聽到特使的來頭不小,但也不知是誰?好在他立刻就到……”忽然,了凡沖入會場,大聲報告道:“山門外來了六位男女,說是魔國特使,要本教教主前去迎接。

    ” 普性鎮靜地道:“知道了,你去回話,說我即刻就來……” 了凡應命退出。

     這時,普性向半僧子,半尼子和半道子分别瞟了一眼,合十道:“請三位道友與本座同往迎接貴國特使。

    ”半僧子道:“理應如此。

    ”他說着,與半尼子半道子同時站起身來。

     普性叫普濟普虛暗着他們先走,自己故意落後幾步,乘機與玄玄暗通數語。

     玄玄等到普性走出會場,立即宣布道:“剛才副教主吩咐散會,并請本寺衆僧和諸位客卿各守崗位……” 衆人正拟起身分散.不料—直在會場角落陰影裡,席地而坐的那個中年叫化子,突然開口道:“且慢!快點小心撿查那三個妖煞的座位。

    ” 玄玄立即時去查看,發觀半尼子所坐的椅下放着一隻中型紙盒,好像火柴匣子,拿在手裡,一掂分量,重約半斤。

     這時,菩提真人大聲道:“道友小心,隻怕這東西就是天雷爆……不要把它震動,趕快攜往郊外,越遠越好……最好抛入江中。

    ”玄玄究竟是個高僧,聽到菩提真人的話,倒也不驚,鎮靜地拿了小盒,從容走出邊門。

     這裡,衆人紛紛起身,陸續離開會場。

     突然,遠處傳來轟然巨響,地動山搖,震耳欲聾。

     菩提真人凄然道:“玄玄道友完了!”*************************** 普性等人走到山門,迎面站着六位男女。

    普性走到他們前面約計七步之處,停止腳步,合十道:“拟請半僧子道友介紹貴國特使。

    ”半僧子趨前三步,指着其小一位峨冠博帶,頭大如鬥的青臉大漢,介紹道:“這是敝國的西方精煞——陳巴。

    ” 普性向陳巴合十作了一揖。

     半僧子又介紹旁邊始終側立着的兩位大漢,道:“這是聯背雙怪,二位一體。

    ” 普性仔細一看,暗暗吃驚,原來那聯背雙怪乃是—人兩體二頭,四手四足,号稱雙怪,實則是先天性背對背,互相連接着的一個人,所以隻能側立,無法并肩。

    他知道這種畸形怪狀的家夥必非善男,于是也作了一揖。

     接着半僧子又指着那女的,介紹道:“這位是雙頭聖女。

    ” 普性看到對方是個一身二首的女怪物,知道她是名聞宇宙的南方魔煞,武功詭秘,非常難纏,使他心裡極為驚駭,隻得合十作揖。

    這時,半僧子又繼續介紹道:“最後一位是力士趙峰。

    ” 普性舉目橫掃,看到趙峰面如鐵鍋,知道此人必是魔國西南方頗享盛名的黑力士,随即合十作禮。

     半僧子也介紹了普性,普濟,普虛與陳巴及其随員互相認識,他們均各合十舉手為禮。

    由于雙頭聖女比常人多了一個腦袋,所以了凡失眼看錯,報道:魔國特使六個男女。

    普性在最初看到時,也認不清他們乃是四男一女,而誤作男女六人。

    這時,普性已經退立道旁,命普濟普虛領路,讓陳巴等進入山門,自己在後跟随,直到貴賓廳坐定,當由小沙彌奉獻香茗。

     陳巴從身邊取出公函一封,道:“這是我國袁通大将軍的公文,囑本特使面呈玉版大師,拟請普性副座引見,以便拜谒。

    ” 普性胸有成竹地道:“敝教主坐關多年,最近功德圓滿,恰巧于前日出宮巡視各地教區,是以未能接見貴國特使,不勝歉仄,還望多多鑒諒。

    ” 陳巴笑道:“既然玉版大師不在宮中,也就罷了,想來貴部落的事都是副座可以作主的,是嗎?”普性道:“是。

    ”陳巴道:“全權作主?” 普性道:“假如屑于政事,貧僧尚能擔當。

    ” 陳巴道:“如此甚好……”他說着起身,趨前三步,雙手遞呈公函。

    普性連忙立起,迎前三步,也用雙手接受。

    于是雙方各作一揖,退坐原位。

     普性拆開公函,抽出信箋,恭敬地細閱。

     它的内容是這樣: “魔國前軍大元帥袁通,謹緻書于地國‘前西域’空空部落古宮,兼大寺當家,玉版丈師閣下:查空空部落諸佛,把持封建政府,勾結貴族土豪,俨然以佛為幌子,實行侵略敝國屬地——羅刹邦,殺害邦主赫利,并窩藏元兇脫脫,如今限期七日已過,置本帥先禮後兵于罔聞,其罪一也。

     本帥興師問罪,言明在先,而區區古宮大寺當家,竟敢唆使屬下八大古刹,擁兵抗拒,企困反擊,其罪二也。

    有此二罪,本帥務必嚴加懲治,為羅刹邦主赫利報仇雪恨。

     目前本帥不費吹灰之力,已将八大古刹次第瓦解,而貴宮之對頭人——般若巨佛亦已乘機投降,願為本帥之前驅,兵臨城下,指日可待。

    如今貴宮孤立之勢已成,而猶欲據寺頑抗,妄圖挽回殘局,螳臂擋車,殊為可笑。

     嗟爾玉版,知識淺薄,以為雙龍峽内八部天龍小陣,能阻本帥之大軍,此乃癡人說夢之幻想而已。

    本帥直言告汝,峽内設陣,地勢狹仄,轉寬失靈,豈是用兵之地?隻要本帥屬下一位野仙江帆,号稱踏崩泰山,雙腳一蹬,二座龍山随勢崩頹,峽内生靈,猶如甕中之鼈,立即粉身碎骨,埋屍地下,試問誰能免死?我王通天教主素以慈悲為懷,不願傷害佛門弟子,特令本帥委派特使陳巴持函勸告,囑爾玉版解散天龍陣圖,并從速與本帥協商投降條件,玉版依然當家,地位不動,權力不失,試看般若巨佛,目前雖已投誠,但諸事由彼自主,一切由彼自理,本帥從不幹預,倘爾玉版亦能猛然醒悟,步其後塵,則彼般若巨佛即為汝之榜樣,二佛和平相處,使佛門保持光彩,何樂而不為哉? 若爾玉版大師沉迷不醒,堅持初衷,決與本帥為敵,則最妙之辦法不妨一誠陳巴特使之身手如何,必能使爾玉版口服心服,然後再談投降之事,猶未晚也。

    區區愚忱,尚祈考慮後賜複為盼……”普性看了這封具有威脅性的公文,心驚不已,但他想到般若巨佛雖已投降,依然保持了地位,權力與一切待遇,這就使他抗敵之心開始動搖,而投降之意也随之而起。

    可是普性也不是容易被人吓倒的。

    他估汁了本寺的實力,再加上外援,可以抗禦千軍萬馬,不相信陳巴火頭等幾十妖孽能起重大作用。

    于是他舉目向那正對着自己微笑的陳巴看了一眼,啟嘴道:“投降乃是大事,本座必須等待當家回來,并與全寺僧侶共同商讨之後,方能決定。

    不過,公文裡特别提出陳特使身手不凡,本府倒想見識一下。

    ” 陳巴笑道:“應該如此,但隻怕我獻醜之後,有辱袁通将軍的雅意。

    ” 普性道:“陳特使太潇遜了。

    ” 陳巴道:“不知副座姜我怎樣顯示力量?” 普性探試道:“力量二字,含義不清,未知陳特使精于内功,還是外功,擅長法術,還是道行,可否略告一二?” 陳巴道:“副座所講的内外功夫,法術道行,都在我的力量範圍之中。

    不過,我的力量與衆不同,遇強則強,逢弱則弱,以略勝對方一籌為原則,變化多端,并非三言兩語所能盡述。

    ” 普性心雖不服,嘴裡卻贊揚道:“哦,原來如此!陳特使必是高手中的高手……” 陳巴接口道:“副座想與我陳某比劃嗎?” 普性不甘示弱地道:“固所願也,但請稍待片刻,且容本座先與師兄弟談幾句話……”他說着,也不等侯陳巴回答,拿着公文,獨自走出廳去。

    陳巴傲然一笑,意示輕蔑。

     過了半盞茶時,玄蔔老長進入廳來,合十向陳巴道:“副座恭請陳特使降臨本寺武場,一顯身手。

    ” 陳巴豪氣萬丈,哈哈大笑,立即起身。

    玄蔔在前領路,後面跟随着陳巴,半僧子,半尼子,半道子,聯背雙怪,雙頭聖女,黑力士趙峰,普濟,普虛等人,會議在無形中解散。

    大寺的武場面積甚大,至少可容納千人練習密宗武功之用。

     這時,武場的東北角已經布置了桌椅闆凳,主賓兩排相對,中間隔離着二十丈空地,以便鬥武搏技。

    武場上早已擁擠着二三百個僧尼道俗,或坐或立.大家都想與魔國人較量手段。

     當陳巴等到達武場時,普性上前迎接,知客僧連忙請他們進入客座,普濟和普虛則自動坐于主方座位。

    客座諸煞雖都是魔國的三四流角色,但他們卻已修成仙體,道行武力自非等閑可比。

    主方大多數是高僧聖尼,得道的羽客黃冠,以及武功已臻超凡入聖,登峰造極的俗家人。

     魔國主帥自視甚高,認為己方派遣三四流角色出場,對付空空部落的超級高手,不論在道行或武功上言,都是綽綽有餘,必能穩操勝券,而陳巴也信心十足,所以他似乎等不及普性發言,便站立起來,高聲道:“我陳巴大頭目前雖是特使,但在本國卻是無名小卒,不揣谫愚,想與貴部落的僧尼道俗玩玩手腳。

    今天,是個好日子,希望出拳順利,讓我在此發迹,也好傳揚名聲……”他說着,就要移動身子,想到空場上來擺威勢,但他的動作立即被半僧子阻止。

    半僧子說道:“他們那些三腳描功夫,何必由你特使親自出馬?還是讓我來打頭陣吧!”半僧子尚未得到陳巴的同意,人已經竄了出去,站立在空場上,伸一伸拳頭,作出了像打架的姿态。

     普性想不到陳巴身為特使,竟會說出這樣粗鄙的話來,這是大失儀态的,不由心裡暗覺驚異。

    他又想不到那半僧子比陳巴更無禮貌,竟然在雙方尚未講明比武方式之際,就搶先登場。

    耀武揚威,準備動手,不禁心中暗笑,一時倒也無從回答。

     這時,北海大貞觀主起身稽首道:“半僧子道友,稍安毋躁,雙方觀摩武藝,必須有二位公證人,方稱合理。

    ”半僧于橫目道:“打鬥之事,勝敗一目了然,要什麼公證人?我最不喜歡這種俗套,棄之可也。

    ” 大貞觀主道:“道友之言錯矣!比武與打鬥不同,事前雙方理應講明規矩,例如:點到為止,或死傷不論,或隻許用拳腳,不準用刀劍暗器,諸如此類,都要先經過雙方議定,至于比武結論,也應由公證人判斷,方能決定勝負,不知道友之意如何?” 半僧子眼睛一瞪,道:“我的意思是:一切不必!點倒為止或死傷不論也好,拳腳刀劍暗器也好,要怎樣,就怎樣,我都不在乎,怛卻不願接受任何公證人的約束,他說勝就勝,說敗就敗,誰能給予他這樣大的權力?” 大貞觀主道:“公證人是要由雙方共同推薦的。

    ” 半僧子大笑道:“那麼,誰可擔任公證人?” 大貞觀主道:“妥當的方式是客方先選一位中立者作公證人,然後主方也同樣辦理,以示公平。

    ” 半僧子道:“如果不用公證人呢?” 大貞觀主發覺對方個性固執,不可理喻,于是靈機一動,心裡有了主意,道:“比武場中若無公證人主裁,結果必有偏差,勝敗就不能令人口服心服。

    ”“口服心服”是魔方公文裡的話,普性剛才已公開向衆僧及助拳諸友宣布,現在大貞觀主就加以利用,箝制半僧子反對公證人之口。

    這四個字果然生效。

    半僧子聽到了大貞觀主的話,猶豫一下,終于回頭向陳巴看了一眼,征求意見。

    陳巴也不開口,隻把眼睛瞬了三下。

    半僧子會意,立即回轉頭來,對大貞觀主道:“好,我就依你……你是什麼人?” 大貞觀主道:“貧道乃北海大貞觀主是也。

    ” 半僧子道:“我好像聽到過北海有你這樣的一個人物……你這道士是為和尚來助拳的,不是嗎?” 大貞觀主點頭道:“是。

    ” 半僧子道:“我方人數不多,派不出公證人,恭請你大貞觀主充任我們的公證人,希望你不要推辭。

    ”大貞觀主想不到半僧子竟會這樣說法,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但略加考慮,随即稽首道:“承蒙擡愛,不勝榮幸,但這一職位貧道拒絕接受。

    ” 半僧子道:“何故?” 大貞觀主道:“貧道是來助拳的,有失中立者的身份,所以不便遵命。

    ” 半僧子道:“無妨,我們信得過你。

    ” 大貞觀主道:“彼此既非舊雨,又非新知,素昧平生,立場不同,而且坦白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