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先生哦了一聲,道:“是藥王菩薩給你治愈的嗎?”
聾祖婆搶先道:“你這小子真是個鬼靈精,什麼事都瞞下了你,隻是不學正道;走邪路,實為可惜。
”
小老先生道:“聾老太婆,請你不要這樣說!什麼是正道,什麼是邪道,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也有差異,你所謂正道,在我看來,乃是邪路……”
父子心靈相通,個老先生此刻已想到父子必已趕往魔國,協助大夫子驅逐聯軍出境,而眼前的那批古仙古聖諒必也要到魔國去,支援在那邊作戰的聯軍。
因此,他打定主意,要阻攔對方的行程,以便其父能争取時間,完成任務,而說話也就故意不大尊重前輩仙聖,侃侃地講下去,使聾祖公聽得不耐煩了,大聲阻喝道:“不要說下去了,我們走!”小老先生也高聲道:“喂!聾老兒,且慢!你還未回答我的問話。
”
聾祖公生氣地道:“什麼話?”
小老先生道:“你的武功是否能與道行媲美?”
聾祖公道:“如果老夫不回答呢?”
小老先生嘿了一聲,道:“你休想移動寸步?”
聾祖公怒道:“放肆!”也不再與他咆哮,把手一揮,道:“走!”
小老先生躍前擋住去路,冷冷地道:“我要你寸步難行!”
聾祖公道:“未必…”說着,跨前一步。
小老先生推出一掌,掌風把聾祖公推退二步,接着道:“你要走路,并不困難,隻要能越過我這一關。
”
“小鬼找死!”聾祖公說完了話,立即揮拳擊來。
小老先生巴不得對方出手,連忙回手,于是兩個古仙在雲端大戰。
三十招以後,聾祖公力不從心,掌勢漸慢,小老先生知道對方武功極好,但若與自己較量,隻怕尚遜何止一籌,所以未用全力,其目的隻求拖延時間,并不在于取勝。
聾祖婆原以為小老先生的武功必在乃父之下,但此刻看來,卻有跨竈之勢,不由暗驚,又見丈夫始終處于下風,可能不久便将敗落,于是她高聲道:“老頭子。
你且退下!讓我來取這個小子。
”聾祖公正拟退後,但小老先生故意激道:“你們兩公婆一起作戰,不好嗎?”
聾祖婆聽了,說了一聲:“小子,好大的口氣!”接着飛身躍前助戰。
小老先生左右分掌,拚力出擊,武功突增一倍,力敵聾祖公婆,面不改色,且攻多于守,看得白頭翁老祖、大地公公和無名古仙等啧啧稱奇,認為小老先生果然名不虛傳,确有真才實學,無怪列國的仙佛神聖都要敬而畏之。
他們看了良久,隻見亂雲翻騰,罡氣縱橫,小老先生飛躍縱跳,穿梭于聾祖公婆之間,疾如閃電,往返不可捉摸,絕招層出不窮,使人目不暇接,累得那男女二位古仙忙于自救,而他看似勁未用盡,招招留有餘力,這就引起了白頭翁老祖疑心;拍拍大地公公的肩膊,低聲道:“大地道友,我看這小于未盡全力,旨在拖延時間,阻擋我們去幹正事,你看如何?”
大地公公點頭道:“有此可能!”他說着,用手向無名古仙一招,後者立即移身過去,問明了原因之後,也認為白頭翁老祖的話大有道理。
于是白頭翁老祖主張大家一擁而上,先收拾小老先生再說。
大地公公,眼睛盯着聾祖公夫婦與小老先生的酣戰,對于白頭翁老祖的意見,不置可否,但無名古仙反對道:“我們以老壓小,以衆欺寡,傳揚出去,名譽不太好聽。
現在聾祖公伉俪雖已陷于苦鬥之中,但也不見得就會敗落……”他說到這裡,稍待片刻,向戰局看了一眼,繼續道:“我們不妨再看一會。
”
于是白頭翁老祖就不再多嘴,凝神旁觀。
又過了半到,白頭翁老祖已經看到眼睛出火,因小老先生舉手投足之間,迹近陰險刻薄,似有戲弄老輩之意,是可忍孰不可忍?真真忍耐不住,他不與旁立的大地公公和無名古仙商量,突然揮動拐杖,獨自飛身而出,前去助戰,一邊嘴裡嚷道:“你們不肯上去,讓我出手,看這小子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
小老先生自恃藝高,毫不驚駭,對于白頭翁老祖插手加入鬥争,早已料到,且已認定大地公公和無名古仙即将接踵助拳,也是必然之事,所以他一開始出手,便已留勁不發,預儲氣力,以備後用,才能達到拖延時間,阻遏對方行程的願望。
小老先生力戰三位古仙,并探試了白頭翁老祖的實力,十招之後,自信尚能周旋,所以沉着地應戰,施展招數也适可而止,既不進迫,又不退讓,保持穩健狀态,能多拖一分時間越好,倒是聾祖公心裡頗感焦急,忍不住地問道:“小鬼,你的武功路子,包羅萬象,龐雜之極,根本不像乃翁,是從那裡學來的?”
小老先生長笑一聲道:“不瞞你聾老說,當年曾蒙敝友指點幾手絕招,不過,我還藏着三招,舍不得使用。
”
聾祖婆心急地問道:“令友是誰?”
小老先生道:“你又不認識他,不說也罷!”
白頭翁老祖冷笑一聲,道:“小子使狡!”說着,加勁送出一杖。
小老先生閃身避過,乘機反手推掌,把白頭翁老祖推了一個踉跄,笑道:“這就是敝友的絕招之一,但我手下留情,否則你已被摔下雲端去了。
”
白頭翁老祖不虞受此挫辱,頓時面色發紅,怒不可遏,但技不如人,無可奈何,惟有運勁揮舞拐杖,猛力進攻而已。
大地公公和無名古仙看到聾祖公夫婦與白頭翁老祖合戰小老先生,依然未能取勝,覺得再不上去支援,真是太不夠朋友了。
所以無名古仙決定放棄以大壓小和以衆欺寡的初衷,連忙沖前加入戰團,接着大地公公也出場助拳。
小老先生早已準備以一敵五,因這是他意料中的事,目前雖進取不足,自保尚能支撐,但壓力加重,究竟難以持久,所以振作精神,施展渾身解數,奮力與五個聖仙搏鬥,以求拖延時間。
當時,小夫子明白:小老先生直接顯示絕招作戰的用意,間接是在教導自己學藝、所以他看得出神了,一招一式都已牢記在心。
如今忽見大地公公和無名古仙也去圍攻,以衆欺寡,那真是太豈有此理了,慌忙沖了過去,但卻被兩個影子先擋住了去路,然後才聽到一個聲音傳了過來:“小朋友,且慢!”始知對方的動作比聲音還要快速。
原來那兩個影子就是天眇和地跛。
他們早已注意小夫子的身形和衣服顔色,好像在什麼地方看到過,但一時倒想不起來。
經過耳語多時,天眇承認自己的視線不夠好,未能确定這小夥子是誰,最後地跛終于想出來了,道:“讓我來問。
”
恰在這時,小夫子已沖前去助小老先生,而天眇地跛就慌忙得急不及待,閃電似地縱身阻擋其去路。
“你們也想打架嗎?”小夫子手握金棍,冷然問道。
“不,隻想問你一句話。
”地跛道。
“請快說!”小夫子道。
“你從前到過清白山嗎?”地跛道。
“到過。
”小夫子承認道。
“那麼,當年擄去王明和小龍女,是你幹的了。
”地跛道。
(參閱大眼魔煞故事)
“是又如何?”小夫子倔強地道。
“那麼,我們現在要打架了。
”地跛道。
“奉陪!你們兩個一齊打我嗎?”小夫子不甘示弱地道。
“不,一對一……”地跛話猶未盡,但天眇連忙插嘴道:“以二對一。
”
地跛回轉頭去,喝問道:“喂!老眇,你這是什麼意思?”
天眇道:“你不知道這小子是誰嗎?”
地跛道,“知道,他是小夫子。
”
天眇道:“知道就好。
你記得,當年我們追不上他嗎?”
小夫子不耐煩地道:“誰要聽你們的廢話。
現在你們要打,快動手,不打,滾開!”
地跛聽了,面色微變,但天眇卻平靜地道:“小夫子,我想再問你一句話。
”
小夫子道:“快問!”
天動道:“指點小老先生絕招的那個朋友;如何稱呼,你肯講嗎?”
小夫子道:“是家師,上玉下仙。
”
天眇道:“我是世外的世外之仙,孤陋寡聞,倒不曾聽到過誰是玉仙……”
地跛聽了,駭然搶先道:“我知道,玉仙就是玉面神猴!”
天眇一聽玉面神猴,也吃了一驚,正拟發言,忽聽那邊小老先生高聲道:“時間到了,快走!”
小夫子慌忙飛躍過去,與小老先生同駕縮天雲而行。
“追!”聾祖公大聲道。
于是七個仙聖催動閃電雲,在後急趕。
追了一陣又一陣,魔境已隐約地在遠處出現。
聾祖公和大地公公目露仙芒,遠視力甚強,估計前途尚有千裡之遙,而小老先生和小夭子則朝着離開魔境五百裡的高空催雲疾飛。
若論縮天雲和閃電雲的速度,他們不久即可到達魔境。
出于意表,前面魔境突然連續不斷地上升了朵朵祥雲,頃刻之間便結成了層層雲陣,擋住了小老先生和小夫子的去路。
原來在那雲陣上,站着從魔境敗退下來的群仙諸佛菩薩和衆神聖,包括老君、元始、接引古佛在内。
他們看到七位上輩仙聖追趕小老先生和小夫子,迎面而來,真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元始道:“小老先生乃罪魁禍首,唆使魔國君臣,興風作浪,殘害列國生靈,此刻,正好将他擒拿。
以懲其罪。
”他說着,就縱身飛去攔擊,後面跟随着老君、接引、文殊、普賢和武仙星君等,把小老先生和小夫子圍困,接着聾祖公夫婦以及大地公公等也趕到了,立即加入了包圍圈。
這時,從魔境撤退的另有許多仙佛神聖都已到達現場,又一重重地在外圍布防,組織了四個包圍網,準備活捉那魔國的國師和大将。
小老先生穩立中央雲端,臉不改色,一邊暗運上乘仙功,發播萬裡傳音之術,通知魔京大夫子速派本國大羅金仙前來支援,接着從身邊的百寶袋内摸出一把短柄卷劍,順手迎風一抖,劍身挺直,暴長三尺,銀芒閃耀,不可逼視,顯然它是一件太古神器。
同時,小夫子已戴上了金色面具,以備對付強敵。
這時,小老先生高舉着卷劍,哈哈大笑道:“劍兒呀!劍兒,本仙沒有給你喂血,已有十萬年了,今日出手,你的口福不淺。
”說着,他向空把劍一揮,冷氣逼人,劍風過處,發出龍吟,又大笑道:“你們如不讓開,休怪本仙無情!……”停頓片刻,目光向群仙諸佛衆神聖一掠而過,見到他們肅然凝立,毫無表情,于是大喝一聲,身子上縱十丈,小夫子也跟着飛躍,而前者已從高空向四周撒下百個小紙包,經風而破,包内的蝕骨毒沙散布滿空,被沙粒抛中了外圍的仙佛神聖不下五十名,無下慘聲呼痛,有的中面,有的中手,拂之不去,拭之不落,因沙粒都已侵入他們的肌膚裡,鮮血從傷處滲出,遂使四道包圍圈的陣容大亂。
說時慢,那時快,當小老先生等向上縱躍的一刹那,白頭翁老祖、元始天尊和武仙星君一見他們企圖逃走,慌忙飛身阻止,不料對方無賴之極,抛擲蝕骨沙包,不由呆了一下,而白頭翁老祖面部卻被小老先生手中那柄突然又暴長了七尺的卷劍,劃中一道三寸血痕,驚道:“天龍劍!”
小老先生抛沙包,揮寶劍,一氣呵成,哈哈大笑,一邊拍着小夫子撥雲而逃。
白頭翁老祖受辱,豈肯幹休?立即追趕,後面跟随着元始、武仙星君、接引、老君、大地公公、無名古仙和聾祖公夫婦。
天眇和地跛因須治療許多中了蝕骨沙的仙佛神聖,所以暫留現場,直到任務完畢,才整隊先回靈山佛土去了。
再說小老先生自知與那麼多的仙佛神聖作戰,沒有取勝的把握,所以使用蝕骨沙,沖破包圍圈,駕雲而逃,但因往魔國的去路已被衆仙佛神聖攔住,隻得改變路線,朝着東方飛行,準備以迂回的雲程,兜大圈子折回,依然可以進入魔境。
聾祖公夫婦、無名古仙和大地公公卻已洞悉其奸,追趕了一程之後,随即改抄捷徑,在要道附近的層雲裡埋伏,以逸待勞,除非小老先生和小夫子不回魔國,否則,必然中伏無疑。
縮天雲和閃電雲的速度相差不大。
兩個逃者隻管向前飛行,沒有工夫向後觀看,所以不知道後面的一群追者已經分為兩批,那就是一批繼續窮追猛趕,另一批則已抄捷徑埋伏着。
天空中的風勢勁道,亂雲翻騰,小老先生和小夫子禦疾風,穿層雲,身形忽隐忽現,所駕的縮天雲升降下定,故意擾亂追趕者的視線。
一個時辰之後,他們已飛繞了半片天的大圈子,看到前途層雲密布,穿過層雲,便是魔境安全地帶的高空,就不怕那批追蹤者了。
小老先生催雲疾馳過去,不久到止那層雲的邊緣,随即拉慢了縮天雲腳,使其速度減低,一邊回頭觀看。
發現白頭翁老祖、老君、元始和武仙星君等連袂飛馳而來,于是大笑道:“你們來下及了……”
他正拟再說下去,突然層雲裡伸出一隻巨靈掌,拍中了他的背脊,立即仆倒雲端,小夫子慌忙把他扶起,而四周又已被大地公公、無名古仙和聾祖公夫婦包圍了。
大地公公朗聲道:“我們在此等待多時了……”他向小老先生看了一眼,接着道:“你中了一掌,也有得受用了。
”
小老先生的背部猝然受到重擊,如遭雷轟電殛,縱是大羅金仙,也感到血氣翻騰,面色大變,顯然負傷不輕,連忙運功調氣,一邊探囊取出三粒藥九吞服,過了片刻,稍覺好轉,苦笑道:“好!大地公公,你掌法高明,本仙極為贊賞,領教了。
”
這時,那批追蹤者——白頭翁老祖、接引、老君、元始、武仙星君等都已趕到現場,加強了包圍圈,使小老先生和小夫子再也無法脫困而出。
“善哉,善哉!小老先生,希望你自知錯誤,休再深入迷途,跟随我們走吧!”接引古佛合十道。
“本仙所作所為,無不經過深思熟慮,走的都是正路,大和尚休要羅嗦!”小老先生冷笑道。
“此仙罪孽深重,惡貫滿盈,我們不必與他論理,大家動手吧!”元始天尊道。
小夫子知道大戰一觸即發,早已把奔逃時除下了的金色面具重新戴上,右手持棍,左手已多了一把匕首,與小老先生貼背而立,随時準備反擊。
小老先生雖已受傷,卻不甘示弱,右手持着既可伸縮,又能曲直的天龍劍,左手掩護着百寶袋,也随時準備探囊取寶,反擊敵方進攻。
元始首先揮劍出擊,但小夫子的動作比他更快,一棍擋住來劍,一匕向前直刺,迫使對手慌忙後退。
武仙星君已舞刀沖前,補其空位,也被小夫子一招擊退,而其餘仙佛神聖就一擁而上,同時元始和武仙星君雙雙退而複進,分别攻近,于是雙方大戰開始。
一方是尖頂兒的仙中之仙,另一方面也是超級的仙佛神聖,彼此的道行和武功絕非等閑可比。
若論個别的能耐,小老先生和小夫子可操勝券,但把仙佛神聖綜合的戰鬥力來作判斷,當然他們占了優勢。
以衆擊寡,雖非正道,而魔困擾亂宇宙秩序,到處為非作歹,早已犯了衆怒,無怪列國都要群起而攻之。
雙方惡鬥,各憑本身的實力相搏。
小老先生不愧是個傑出的大羅金仙,施展劍法詭谲無比,往往以怪招迫使敵方知難而退,惟他生性偏急,有仇必報,于是大地公公首當其沖,被天龍劍劃中了肩膊,鮮血涔涔而流,隻得躍離戰鬥圈,自取藥物塗于傷處,頃刻而愈。
那邊,小夫子也刺傷了武仙皇君。
小老先生背脊受傷,未獲充份調養,即遇大敵劇鬥,出手得利,擊傷大地公公,但時間稍久,背傷加重,施出劍招,威力亦已漸減,相反地,白頭翁老祖、無名古仙、接引和老君等卻越戰越勇,此消彼長,他就陷入困境,趨于下風,衣袖下端被無名古仙的劍尖削去了一角。
小夫子則不然。
他久經其父大夫子庭訓,又屢逢奇遇,得玉仙(即玉面神猴)、通天教主、小老先生和千手老怪等次第傳授絕技,他的武功極為玄妙,作戰經驗也很豐富,所以勇鬥元始和聾祖公夫婦等,始終應付裕如,不但能使對方無法近身,而且幾次返身協助小老先生,擊退了強敵的淩厲攻勢。
這時,小老先生久盼援兵不至,而大地公公傷愈,重新上陣助戰,使他心裡開始焦急,同時背部又劇痛不已,幾至難以忍受,于是咬緊牙根,把心一橫,伸手入袋,取出四粒藥丸,分别抛向老君、大地公公、接引和白頭翁老祖。
那些藥丸遇風即碎,化為四股含有辛辣氣味的濃煙,凝而不散,直飄對面四個敵人的眼睛。
“毒煙傷目,各位小心!”白頭翁老祖知道此煙厲害,一邊慌忙發出警告,一邊退後數尺。
老君、接引、大地公公等跟着躍後幾步站定,避過了那些傷目濃煙,卻不敢再度沖前,遂使小老先生有喘息的時間,運功治療背傷。
此刻,因受傷而旁觀的武仙星君發現遠處飄來數朵青雲,漸漸逼近,心裡起疑,連忙縱目遙望,看到雲端上站着大夫子、幹手老怪、獅首力士,以及兒個不認識的老道士,随即高聲叫道:“魔兵來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元始連忙道:“祭寶!”說着,他急不及待地先發制人,抛擲了玉虛宮的鎮宮玉印,發出一道白芒,向小夫子頭頂壓下,而聾祖婆因無寶可祭,就拉了丈夫退後旁觀,隻見小夫子金色面具上的眉間假目突然翻動,射出一道綠光,纏住了對方的玉印,但過了片刻,玉印的壓力加重,綠光逐漸縮短,這就意味着小夫子即将遭遇危險。
那邊,老君、接引和白頭翁老祖分别擲出拂塵、念珠和砸天寶石,朝着小老先生的面門飛去,而大地公公也因身無寶物,隻得向後退立。
那時,小老先生也已探囊取寶,忽感胸中血氣失調,翻騰不已,頓時臉色灰白,全身無力,站立不穩,搖搖欲跌,而對方的三件法寶業已疾飛而至,離開他的頭顱不到一尺,同時身後的小夫子正在自顧不暇的情況中,沒有餘力相助,況且援兵來勢雖快,但遠水救不得近火,所以他們除了束手待斃,或非死即傷之外,絕無别的辦法了。
正在幹鈞一發,萬分危急之際,突然從高處層雲中躍下一個影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聲勢,雙掌齊揮,隻聽得“拍,拍,拍,拍”四響,把老君、接引、白頭翁、元始的拂塵、念珠、砸天寶石和玉印等四件威力無比的寶物,全部擊落雲端,不知飄墜何處,等到現場的仙佛神聖驚疑初定,小老先生和小夫子已被那個影子救出重圍,穿過層雲,進入了魔境安全地帶的高空。
這裡,衆仙佛神聖遭此突變,個個驚惶失措,正猜疑問,忽見層雲裡緩步踱出了一位中年上仙,面如冠玉,态度潇灑,平靜地道:“你們隻想用武,以衆欺寡,妄用下三流的法寶,而不願坐下來談判,解決問題,枉自稱為正派的仙佛神聖!”他說完話,哈哈大笑。
“道友是何方仙家?上次搶去燃燈的定海珠,燒毀諸佛菩薩的法主,救走水金書生和大夫子,諒必都是你做的,不是嗎?”接引古佛合十道。
“不錯,本仙平生最恨仙佛神聖使用法寶,和以衆欺寡,所以代抱不平,特來幹涉……”他說到這裡,從身邊取出定海珠,繼續道:“燃燈和尚,貪念未泯,此珠也是他從别人手裡騙去的,就據為己有,視作佛門至寶,但依本仙看來,它不過是一件廢物而已。
現在給你帶回去,請代勞交還燃燈,并轉告一聲:珠從哪裡來,仍到哪裡去,否則,本仙随時會向他查問它的下落。
”說着,他屈指一彈,定海珠飛向接引古佛前面,後者伸手接住,隻聽得那中年上仙又道:“魔兵頃刻就到,你們還不快走!”
接引問道:“道友留名!”可是對方已經退入層雲,不知去向,隻得念了一聲“南無阿彌陀佛!”接着把手一揮,催動閃電雲,與衆仙聖如飛而去。
魔國援兵——大夫子、千手老怪、獅首力士等并未上來,因他們已接到小老先生萬裡傳音的報告:業已安抵本國,所以中途折回。
*********
次日,小老先生和大夫子召集許多僚屬,猜測那三次替他們解圍的中年上仙,不知究竟是誰?并讨論國王通天教主去向不明的事,大家都想不出他失蹤的原因。
當時,據探諜報告:佛國的如來和準提也依然不知下落,諸佛菩薩仍在四出找尋。
魔國群臣正在猜疑時,忽報太白金星捧着玉旨已到宮門。
小老先生與大夫子慌忙率領群僚,出去接旨。
太白金星滿面笑容,不待他們出來迎接,已經興沖沖地自動進去,小老先生和大夫子等連忙把他擁入王宮正殿,拜讀聖旨後,原來是天國玉帝召集天廷會議,敕令宇宙列國速派人員出席。
小老先生驚疑參半,問道:“請問星君,這是怎麼一回事?”
太白金星聽了,也不回答,連忙從身邊取出一封書信,遞給小老先生。
小老先生一看書封,就認出上面寫着“國師大夫子同展”,乃國王通天教主的筆迹,心裡越疑,雙目炯炯地盯視着太白金星,問道:“我王是否已遭天國軟禁?”金星雙手亂搖,道:“不,不,貴國王目前已是玉帝的上賓。
”
小老先生哦了一聲,又道:“如來和準提二佛呢?”
金星道:“也在天國,現在他們與貴國王已是好朋友了。
”小老先生聽了,就拉着大夫子走到殿邊,拆封抽箋,并肩同問。
信裡的内容甚為簡單,大意是奉玉帝面谕:列國暫時休戰,所有糾紛均将在天廷會議中解決,并決定委派國師小老先生、大夫子、千手老怪和瞿真人為出席代表,率領文武随員二十名,速來天國報到。
國政暫交龍公和傀儡子代攝等語。
大夫子和小老先生把來信重覆看了兩遍。
又在信箋反面找出了一個多角形的暗号,知道國王通天教主并未失去自由,而信中所寫各點,也是出于他的本意,終于相信了太白金星的話。
原來那種暗号是他們與通天教主之間所預定的默契:任何重要文件,隻要有此暗号,便可無庸置疑,否則,雖為其親手所寫,亦不作準。
而局外人怎會知道此中秘密?所以,如果太白金星所交書信沒有通天教主的暗号,此刻他就要被懷疑而受到不利的後果了。
目前情況不同,小老先生傳令大排酒席,款待天國欽差太白金星。
在宴會時,小老先生提出一連串的問題:“為了什麼原因,國王與如來和準提言歸于好?怎麼他們都會同到天國去見玉帝?雙方正在大戰,忽然大家都願意坐下來談判,從幹戈到玉帛,其中距離甚遠,若無一個強有力的第三者牽線說項,這種大轉變是絕不可能的。
依本國師看來,宇宙之内,準也沒有充任魯仲連資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至祈星君詳告!”
太白星君道:“此中過程,說來話長,……”他停頓片刻,喝了一口酒,繼續道:“據我皇(玉帝)告:當通天教主追趕如來和準提時,雙方距離看似咫尺,實則遠在千裡;看似在前,忽然落後;有時追者與逃者交臂而過,各不自知,及待發覺,而雙方相隔已在百裡之外,這使通天教主驚疑不已。
他們在雲端追逃,像促迷藏那樣,大兜圈子,雙方身不由主,追者隻管猛追,逃者隻管急逃,欲罷不能,難以自休……”
大夫子插嘴道:“誰有這樣的道行能使他們如此狼狽不堪?”
太白金星道:“空間老人?”
小老先生道:“哦,是他?前年廣成子與火神羅宣在三不管地帶的空中行軍,也曾遇到這樣的情況。
諒必也是他幹的好事。
”(參閱千年大比故事)
太白金星道:“請問國師,你有否見到過空間老人?”
小老先生沉吟片刻,道:“沒有,但本國師曾見過一個紅發老者,但瞬息退逝,不知去向……”
太白金星搶着道:“紅發老者乃時間老人,白發老者是空間老人。
”
小老先生道:“目前空間老人在什麼地方?”
太白金星道:“他曾到天國,谒見我皇,但旋即離去,去向不明。
據說這次天廷會議,他準備出席。
”
小老先生聽了,低頭不語,若有所思。
大夫子道:“那末,後來雙方追逃的情況怎樣?”太白金星道:“他們在雲端一追二逃,日夜不停,毫無休息,幾乎繼續了三個月之久……”
小老先生驚道:“他們雖是大羅金仙和至高無上的佛者,隻怕體力也無法支持了。
”
太白金星道:“不錯,後來通天教主追到了如來和準提,正拟作戰,但雙方都已感到精疲力盡,同時倒下去了,躺在雲端,動彈不得,惟有喘息不已。
不過他們心裡卻都懷疑;今天自己為什麼在一刹那之間就變成了如此下濟?”
大夫子道:“那一定是時間老人的傑作了。
”
太白金星道:“夫子的話正是,時間老人滿頭紅發,也曾拜谒我皇,但一會兒就走了。
”
小老先生道:“自古以來,關于時空二老,隻聞其名,不見其形,近年來兩次出現,又去拜訪玉旁,顯然必有所為,想來召開天廷會議之舉就是他們出的主意了。
”太白金星道:“不,另有其神……”
小老先生道:“哦!是誰?”
太白金星道:“你聽我說下去!……通天教主躺在雲端,看着旁邊的仇敵——如來和準提,也和他自己一樣,倦卧着,動彈不得。
這時,不論是淮——通天教主,或佛祖和準提,隻要稍有餘力,就能把對方制服,但可惜大家都已像癱瘓那樣,四肢無力,同時又偏偏相對而卧,真所謂白眼看着白眼,越看越生氣,還是不看也罷!恰在那時,忽有一個老人,童顔鶴發,目含慈光,走近現場,施展法術,封鎖了周圍的空地,劃為禁區,然後坐在他們的身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述一篇大道理,不但娓娓動聽,而且具有強大的說服力,使佛魔兩國的元首極為感動,終于愀然作色,悔恨不已,同意停止戰争,并願坐下來談判,在會議席上解決各種懸案和問題。
”
小老先生道:“那老人怎麼稱呼?他講述了一篇什麼大道理?”
太白金星道:“那老人無姓無名,口齒清爽,舌燦蓮花,分析事理,綱目兼舉,持論公正,利害并重,使雙方聽者首肯不已,均各自認茅塞頓開,且深悟前非,接着魔王稽首,佛祖和準提雙雙合十,尊稱那老人為‘和事大老’。
至幹那一篇大道理的内容,究竟如何,我皇玉帝并未公開宣布,而小神(金星自稱)也不便向魔佛兩方探問,所以恕難奉告。
”
小老先生明白金星所講的都是實清,并非他知而不言,于是轉變話題,一邊頻頻灌酒,極盡歡樂。
席終,金星告辭,自回天宮覆命。
小老先生心想:“這次天廷會議,列國出席的元首都有誠意,成功的機會甚大,此後,宇宙之間必能維持長時間的和平,而自己已無用武之地了。
”
他緩步走出王宮正殿,回到國師府,拜見父親大老先生,說明玉帝召開天廷會議,大勢趨問和平,所以不願前去出席。
大老先生也因混沌乾坤大陣已被聾祖公所破,未免耿耿于懷,留在魔國也沒有什麼面子,早就準備回去。
如今情況突變,知其子也有引退之意,立即表示贊成,于是小老先生走到書房。
寫了兩封書信,一留交大夫子,一托大夫子轉呈通天教主,大意說明了自己任職多年,雖有小建樹,愧無大成就,是以中道引退,使和平能早日實現等語。
次日,大夫子、千手老怪、龍公、傀儡子,與許多僚屬在王宮正殿;久候小老先生不至,衆心甚為驚疑。
忽見國師府的總管宇文子匆忙入殿,抱拳一拱道:“國師父子和四位古仙——玄一、玄初、玄正、玄元等昨日連袂出外,至今未歸。
案頭留置兩封書信,特來報告。
”說着,他從身邊摸出兩封書信,雙手恭呈大夫子。
大夫子分别看了二隻信封上所寫的“留交”及“轉呈”四字,心裡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道:“國師一去,隻怕不再回來了!”說着,就拆閱了那封留交給他的信,果然事實不出所料。
大夫子立即把此信遞給同僚傳閱,而将另一封信納入懷中,以便他到達天國時轉呈國王通天教主。
魔國群臣對于國師不别而行,初甚驚疑,繼則歎息,但也有痛哭流涕者。
小老先生主政于魔國多年,位居國王之下,群臣之上,武能定邦,文能安國,屢建奇功,使魔勢日趨強盛,為仙佛神聖所敬畏。
他對同僚下屬,私事以寬,公務以嚴,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有法家之風,所以這次他自動引退,亦為親者所憂,仇者所喜。
過了一會,大夫子宣布出席天廷會議的代表名單;“大夫子、千手老怪、獅首力士、瞿真人、文中子、陸朋、富钰、神武子、菩提子、郝道子、安全子、金郎君、紅衫客、水上郎君、海東青、南宮操、司徒文、杜充、孟元、鐵金剛、溫戎、神醫子、陰陽子。
”以上名單,包括大羅金仙三位、野仙八位、散人一位、五形郎君一位、狂客一位、妖魔精怪、鬼、亂神、力士和散神等各階級的大煞九位,共計二十三個代表,分配極為公正,絲毫沒有重此輕彼的現象。
這時,千手老怪忽然想到自己在上次天宮會議時,隐形潛影混入天國,爆竊禦庫,偷盜寶物不計其數(參閱天廷會議故事),這次玉帝又召開天廷會議,深恐群仙請佛神聖查問這件案子,不免有做賊心虛之感。
因此,他臨時改變主意,要求大夫子轉享國王通天教主,準許他辭去代表的職位。
同時,獅首力士自知曾與元始天尊結有深仇,又因在宇宙列國樹敵太多,也怕被仙佛神聖報複,所以臨時膽怯,不敢前往天國開會,就懇請大夫于轉享國王,準其免役。
大夫子堅邀不獲,隻得要求千手老怪和獅首力士各具正式奏章,以便轉呈國王,藉資鄭重。
接着,他又加派了兩位代表——文元子和宇文子湊數。
本國行政,遵照通天教主的命令,暫由龍公和傀儡子代攝。
于是大夫子叮囑有關出席代表各自回府,料理行裝,準備即日下午二時出發,并面告同僚,屆時無須送行。
接着,魔國群臣陸續散去,而大夫子卻暗留龍公和傀儡子,密談了一會,并面授了兩個錦囊妙計。
到了下午一時半左右,各指定代表都已在王宮正殿集合,大夫子向他們講述一些有關天國的禮節儀注,然後率衆走出宮外,駕起青雲,向南天門進發。
再說這次玉帝召開天廷會議,邀請宇宙列國的元首幾乎和上次相同,隻不過魔國現在由通天教主親自出席,而上次卻是玉面神猴(玉仙)全權代表而已。
至于列席的随員各國略有不同,有些仍是以前的原班代表,有些已更換了新的代表,有些則新舊參半,惟一特點就是多數國家的随員人數都已增加了兩倍以上。
此外,如果這次天廷會議進行順利,所有的問題或懸案也都能圓滿解決,玉帝準備舉行一個“天慶大會”,并拟邀請上一輩的古仙古聖都來參加,以便奠定宇宙之間水久和平的基礎,使列國人民享受僅有歡樂,而絕無憂慮的生活。
當大夫子率領随員到達南天門外的時候,魔王通天教主和天國的神聖——托塔天王李靖、太白金星、許旌陽仙師、王靈官、巨靈神,以及許多仙官神将都已前來歡迎。
繁冗禮節也不細述。
通天教主接見本國代表團,心中甚喜,但因發現小老先生、千手老怪、獅首力士未來出席,不由面色微變,正拟發問,而大夫子已趨前拜見,乘雙方熱烈擁抱的機會,暗中傳音報告他們缺席的原因,并袖交了随身帶來的書信和奏章。
這時,天國的神聖都已踴躍而至,擁護着通天教主和魔國代表們進入南天門,迎到貴賓宮歇息。
由于天廷會議正式開幕規定在三天之後,各國代表都有充分自由活動的時間,除了互作禮節訪問,聯絡感情外,又舉行了一連串的交流文化學術讨論會,例如……
(一)佛國;藥王菩薩,天國:醫聖歧伯,瘟神呂嶽;痘神餘化龍,太空國:天醫星君,天瘟星官,病符星官,死符星官,天壽星官,仙國;仙醫扁鵲,孫思邈,魔國:安全子,神醫子等共同讨論人類生老病死的過程,以及如何傳授醫道藥理,使下界衆生得享康甯長壽的幸福。
(二)天國;樂聖伶倫,師曠,太空國;天樂星君,地樂星君,仙國:曹國舅,韓湘子,佛國:妙音佛,魔國;菩提子等,讨論制譜作曲,糾正音韻聲調,以及如何能使上界美妙的音樂流傳于世間,以飽人類的耳福。
(三)天國;文曲星君,大空國:天文星君,地文星君,鬼國:顔子淵,蔔子夏,魔國:文中子,司徒文,仙國;蒼颉仙師等,讨論如何創作新詩妙文,以及改革簡化或統一下界的文字。
(四)其他工藝制作,技術創造,凡有益于衆生者,都有讨論小組,各國代表踴躍參加,發表論文,交換經驗,以便将來傳流下界,為人群造福。
各國代表們經過了三天的社交活動,感情逐漸增進,友誼也建立了,尤其是仙佛神聖對于魔邦人氏的看法也已改善,消除了歧見,過去的仇恨心理一掃而清,這使玉帝極為高興,認為有助于天廷會議的成功。
因此,他主張不論任何仙佛神聖,或妖魔人物,隻要能在下界行善,濟人救世,依照功績大小,賜予獎勵,并饬賞善司制定天律,立即施行。
此外,玉帝對于魔國的神醫子,為大眼魔煞轉世的王明首創換腦和改造人體(參閱大眼魔煞故事),以及為逍遙島毒龍尊者割除先天毒性的腦瘤,認為這是醫術的大改進,厥功甚偉,理應嘉獎,随即傳令召見神醫子。
他由歧伯、藥王菩薩、天醫星君和扁鵲仙師陪伴着,到天宮拜谒,除被封為“宇宙醫聖”爵位外,并接受了玉帝的特賞——九還金丹、交梨、火棗、仙酒各計十二之數,天國的名貴藥材二十四味,以及外科手術用具全套,共計大小一百二十件。
這種重賞,真是玉帝的大手筆,其目的乃在鼓勵先進,作為榜樣,并希望神醫子竭力教導後學,使醫道普遍發揚。
當然玉帝此舉又暗寓政治作用;旨在聯絡魔國上下的感情,使他們産生善心,培養救人濟世的本性。
神醫子之所以能獲得如此崇高的榮譽,是由于歧伯、藥王菩薩、天醫星君,和扁鵲仙師等在暗中向玉帝供獻意見,同時也因神醫子的卓越醫術,值得受此厚賜,所以造成了這種史無前例的美舉。
通天教主非常高興,為神醫子受封“宇宙醫聖”而感到驕傲,并連續不斷地接受群仙請佛衆神聖的熱烈道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魔國的妖魔人物到了天國,耳儒目染,所見所聞,莫非善事,内心裡受到深刻的感化,無形中放棄了邪惡思想,遂使他們僅在短暫的三日之間,一切舉動已趨向正道。
誰謂惡人無法改造?
到了天廷會議開幕的日子,宇宙列國的代表們依次進入靈霄寶殿。
天樂悠揚,妙音悅耳,場面既偉大,又隆重。
出席和列席代表:
仙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元都大法師、海潮真人、瑤池西王母、南極仙翁、九源丈人、弱水真人、九天玄女。
列席随員,仙家三十名,包括漢鐘離、韓湘子等八仙在内。
佛國:諸佛;如來、接引、準提、燃燈、妙音、焰肩、大明,以及列席随員;阿難陀、迦留陀夷、降龍、伏虎等十五菩薩和二大羅漢。
太空國;太陽神、土、木、水、火、天王、海王、冥王、空王,和列席随員:天醫、南鬥、北鬥、天壽等星君和星官二十五名。
地國:地母娘娘、陸壓真人、東嶽大帝、真武大帝、梓潼帝君、黃大仙,以及随員十九名。
鬼國:幽冥教主地藏王、目蓮、五殿閻羅包老、生死判官崔任、鬼王和随員十二名。
水國:四海龍王敖廣、敖欽、敖閏、敖順、五洋龍母、神龜丞相、鲸王太歲、神鳗公主、虎鲨大王和随員十名。
妖魔國:通天教主、大夫子、瞿真人、郝道子、金郎君、文中子、文元子、宇文子、陸朋、海東青、南宮操,以及随員:司徒文、枉充、孟元等。
天國;玉帝、許旌陽、鎮元子、東王公(向仙國調用)、太白金星、文曲星君、天魁星君、天文星君(向太空國調用)、托塔天王李靖、宇宙天君、玄黃天君,以及随員三十六名。
特邀代表;玉仙(即玉面神猴,上屆天廷會議的魔國首席代
表)、和事大老、時間老人、空間老人和上一輩古
仙白頭翁老祖。
主席團:主席:玉帝;副主席: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如來。
接引、太陽神、地母娘娘、幽冥教主地藏王、東海龍王敖廣、通天教主、大夫子。
文書記錄:文曲星君、地文星官、阿逸多、蔔子夏、文中子。
司儀;天文星君、神武子。
議程:
(一)重議封神榜,重封神祗以及調遷神職事項。
(二)歸還靈山佛士。
(三)召回投胎下凡的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以及集體管理鬼國六道輪回的過程。
(四)改革①神仙甄别大考;②妖魔精怪五百年小比,和③千年大比的制度。
(五)歸還天國和仙國失竊的生物,以及送回佛國被劫的雷音寺。
(六)釋放俘虜,毀滅武器、停止戰争狀态。
(七)宇宙列國互派節使,交流文化。
(八)上界的醫道和工藝傳授下界兆姓,使其延年益壽,安居樂業。
(九)群結私黨,興門戶之見,不識大體;争權奪利,開營鑽之路,不明大義,皆為禍害的根源,必須嚴厲阻止,俾能促進邦國安靖,建立世界永久和平。
(十)召開天慶會議,鞏固宇宙大同的基礎。
一阕天樂,響徹三十三層天界。
玉帝臨朝出席,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個個起身恭迎,待他坐定後,大家也歸坐原位。
玉帝舉目向四周巡視,随即朗聲問道:“玉仙何故尚未出席?”太白金墾立即離座奏道:“剛才綠衣使者(鹦鹉)前來報告:‘玉仙——玉面神猴因有要事,不及準時出席,但三小時之後,他一定趕到。
’”
玉帝聞言,也不追問他有什麼要事,就吩咐天文星君宣布大會開始,恭請特邀代表———和事大老緻辭。
當然,和事大老心裡十分明白,眼前這批正派——仙佛神聖大多數是道貌岸然,自高身份,而那批邪派——妖魔精怪幾乎也都是夜郎自大,目中無人,因此,二者之間,你輕視我,我小觑你,彼此都以為己方優越,對方鄙劣,誰也不佩服誰。
和事大老在旁暗察,發覺過去他們在談判時,往往妄論事實,故意提出不知進退的要求;或不識大體的條件;且又互相施展狡計,希望敵人上當,入其彀中。
若一計不成,立即層出不窮地另施别計,在台面上玩弄唇槍舌箭,針鋒相對地讨價還價,以便争取利益。
大家都想占對方的便宜,試問誰肯吃虧呢?于是會議一次橫談,再次豎談,三次空談,雙方再接再厲,連續下斷地談下去,談得面紅耳赤,口幹舌苦,依然未得要領,難成協議,直到用盡詭計,計計失敗,于是無計可施;說盡歪理,也理不通;以緻無理可談,最後會議破裂。
接着雙方就拉下面皮,互相不擇手段,采取強橫霸道,無所不用其極的行動,不但使任何一方難以忍受,而且彼此都已怒不可遏,似乎失去理智,不惜以幹戈作為後盾,企圖憑藉武力,獲得勝利。
和事大老早已見慣:戰事既已爆發,正邪兩派必然都大張旗鼓地宣傳,把自己的先動手打人,美其名曰先禮後兵,顯然指斥敵人挑釁,掩飾自己隻不過是被迫抵抗,以便推卸戰争的責任而已。
至于軍事上互有勝負,本屬兵家常事,但為了保全面子和威望,正邪雙方必然各稱“挫折為勝利”,小勝則大吹“戰果輝煌”,敗績也不肯認輸,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真是可恥之至。
在和事大老的眼中看來,仙佛神聖的品格并不比妖魔精怪高出多少,他們似乎相差無幾,或者隻是半斤八兩而已。
等到雙方戰事持久,士兵物資,損失慘重,百姓流離失所,國力消耗殆盡;既未能取勝,又無力再戰,都已處于進退兩難的地步,心裡巴不得有個第三者出來代為講說,使大家有了“落場勢”,可是卻羞于先開口求和,怎麼辦呢?到了這時,彼此開始悔恨過去太過固執驕傲,為何不早些捐棄成見,開誠布公,實事求是,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談判?假如當初雙方都肯各退一步、二或三步,則彼此早已達到協議,實現了和平共處,怎會像現在那樣,敵我都已弄得焦頭爛額,兩敗俱傷,而問題還是不能解決?和事大老心裡暗忖;這批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似乎都缺乏遠見,隻憑意氣用事,不求實際,妄争虛譽,以緻擾亂時局,無法收拾,延禍百姓,造成罪業,其鄙陋實與人間的凡夫俗子無異,換言之,他們都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的下賤東西。
所以當大會邀請和事大老緻開幕辭時,他緩緩起身,走到主席台上,鼓其如簧之舌,口吐蓮花,強調仙佛神聖,或妖魔精怪,應以行善為主,修性為輔,不行善,難成道,不修性,難行善,故仙佛神聖,切忌自尊,排斥妖魔精怪,反言之。
身為妖魔精怪,也不應自大,議論仙佛神聖,此皆黨同伐異,揚己抑人,妄生驕嗔之念,小則引起口角,大則造成争端,以緻劫數源源而至,遺禍生靈,豈非與行善修性背道而馳乎?
和事大老的“開場白”先把殿内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暗斥一頓,但他們都以為此老理由充分,責備得體,惟有内心感到慚愧而已。
接着,和事大老又道:宇宙之間,自有仙佛神聖以來,即有妖魔精怪,曆代相傳,經過不少階段,例如:譏仙家為虛妄,辟佛老為異端,侮辱神聖而侵犯之,直到今日,譏仙辟佛以及侵犯神聖之輩,其影響力猶如電光石火,一閃即逝,而仙佛神聖雖曆百千萬劫,依然成立于天地之間,地位聲威絲毫未為動搖。
至于妖魔精怪往往令人聞名喪膽,見而避之,即使仙佛神聖亦厭而惡之。
務必懲以斧钺,惟恐不盡其類,須知彼等恍若郊外野草,燒之不盡,春來複生,旋榮旋枯,旋枯旋榮,是以曆經百千萬年,依然是‘離離原上草’,随風搖曳而得天全,何況郊原無草點綴,變成荒地,遂使天然風景遜色。
隻要不礙路絆足,人類何必芟薙野草?隻要妖魔精怪不害人類,仙佛神聖也何必要把他們消滅……”
和事大老說到這裡,忽聽殿内響起了一陣陣鼓掌聲和歡樂聲,隻得暫停片刻。
掌聲初歇,會場恢複靜寂,于是和事大老繼續道:“仙佛神聖名詞甚美,自成一品,妖魔精怪名詞甚醜,亦自成一品,若要以此品消滅彼品,即使玉帝也無能為力,而仙佛兩祖更不必論。
反之,則通天教主亦力有未逮。
若僅以仙佛神聖和妖魔精怪名詞之美醜,而不推求其本性之善惡,貿貿然即加以征伐,此乃違反自然規律,妄造罪孽,實非明智之舉,所以本大老主張之:各品并存,修其本業,和平為修性之階,行善為成道之梯。
此次天廷會議所要讨論者,若能依照‘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借的算借的,買的算買的,直的不使曲,曲的使之直’為原則,于是和平即可現實,亦為本大老之厚望。
”和事大老看準了當時神仙佛魔的戰争互有勝負,準也吃不掉誰,若再不适可而止,必至于各敗俱傷,不可收拾,所以他的開幕辭不像是排難解紛者所說的話。
簡直是一個高高在上者,把列國的元首訓誨一頓。
他站在正确的立場,講合情合理的話,使聽衆衷心說服,一緻鼓掌歡呼,表示贊成,包括列國的元首在内。
這時,包藏禍心、老奸巨滑的通天教主頗有自知之明。
自從混沌大陣失敗;小老先生不别而行之後,他明白魔勢即将盛極而衰,決難再依賴武力而博取勝利,何況和事大老的手中尚有兩隻皇牌,那就是時空二老,而他和佛祖等都已領教,并吃過他們的苦頭,因此,巴不得有個第三者出來調停,打個圓場,才能使他不失威聲,收拾殘局。
另一方面,他已決定退而求其次,希望在會議桌上占些便宜。
至于玉帝和仙佛兩祖,目前都已厭戰,想盡量争取和平,除非通天教主作出強人聽難的過分要求,他們是準備讓步的。
這樣一來,雙方的弱點都給和事大老抓住了,所以他的開幕辭立即産生了重大作用,使他成為正邪兩派所歡迎的魯仲連。
再說和事大老緻辭既畢,等待一會,直到殿内氣氛非常融洽,又接下去道:“本大老不拟左右各位讨論的意見,所以要與時空兩者暫行回避,到外面靜候這裡的好音。
”說着,他向四周作一環揖後,就走下主席台,會同時間和空間二位老人,連袂出殿而去。
玉帝目送和事大老與時空二老離殿後,就面谕各代表開始讨論第一項議案,那就是“重議封神榜,重封神祗,以及調遷神職問題”。
這是魔國通天教主的提案,也就是上屆天廷會議所遺留下來的懸案。
魔國的反封神榜主管瞿真人正拟起身報告多年以來所進行的工作情況,但仙國的工作組主管玄都大法師業已搶先道:“要求大會準予将重議封神榜等間題暫緩辯論……”翟真人連忙責問道:“大法師,你這是什麼意思?”
玄都大法師道:“當年提出此案者是玉仙——玉面神猴,現在舊案重提,理應從速讨論。
但這時玉仙尚未列席,我們何不等待三個小時直到他趕來出席時,再行讨論。
一則表示大會對他尊重,二則我們也好聽取他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