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我看他們為難的情形,隻好替他們想交差的辦法。
指着講題,先給他們講解題旨,指陳作法。
我告訴他們:如“勤”字題,可以随意變化為“勤的效用及方法”,“勤學與苦讀”,“勤工與惜時”……這樣說了,有的欣然走了,自己去預備;有的還是眼巴巴的望着我。
我笑了,把這講稿攬在自己身上。
共三篇:“恒”字一篇,由我口述,教學生筆記,用排偶文作成五分鐘的一篇短稿,交給高小二年男生周××。
我對他朗誦一遍,交給他何處應當聲調高,何處應當頓挫,何處應當加手勢,命他複誦表演一回,一一加以指正;“群”字題該着中二女生陳××講的,程度較高,我就替她寫成類乎科學論文的一篇東西;由烏合,蟻聚,蜂衙,雁行,說到野馬,人猿的群生活。
撮拾了許多動物珍聞,排成三五千言的一篇講稿;說到人猿聚族而居,會六七十句猿語,獅子都怕它。
又說到蟻鬥,乃由于兩群蟻穴在地上穿通,發生了亂群現象,它們才為“争地盤”而鬥,借此比附到人類的生存競争,不能群争者必亡。
還有一個中一的男生姜××,他找我已晚,來不及了,好像是個“仁”字題。
我把《論語》翻給他看,教他把一部《論語》的“仁”字編集在一處,教給他怎麼貫串,怎麼講演。
我所教的三班學生,我都明明予以幫助;别班的應講的學生,自然也各找他們的老師,求教捉刀。
到演說競賽這一日,縣長莅會,科長記錄,校長奉陪;我獨留在一間講堂潛聽。
第一個講演的學生是中一任××,用自己預備的演稿,講得很好,但是口齒太快了。
又有一個很矮的小孩,講一個題目,列舉十六點,口齒清白,有條不紊;中間忘了兩項,他一點也不慌,在講台上,衆目睽睽下,很鎮定的想。
我以為這兩個學生的成績都不壞,可列前三名。
但結果竟是論“群”的女生陳獲得第一名,第二名是中二女生孫××,講稿由校長修改的,第三名是講“恒”的周生。
這前三名都有獎,縣長親寫詩扇,每人一柄;第一名加增一幅“琴條”,算是我考上第一名和第三名,校長考中第二名,田先生落第了。
縣長批評說:“周生聲調抑揚有緻,陳生搜集題材甚勤。
”我和校長相視失笑了。
我說:“你猜這些獅子老虎,螞蟻打架,都是哪裡搜來的?”校長笑了:“我怎麼不知道?你是從《野人記》上看來的。
”人猿泰山,縣長不曉得,卻瞞不住校長;我們忍俊不禁,又笑起來了。
××××
鄉村生活,春夏秋皆佳。
在這裡暮春時候,出門小立,彌望皆緣,精神一爽。
抱小女,攜兩兒,徜徉校後小河岸邊,或散步田間,一草一木都很新鮮。
入夏聽蟬鳴,悠然萬慮皆空,反覺心曠天長。
一到九點,我就熄燈,早六七點起床。
康健漸漸回複,生活力也慢慢加強,覺得活着也還不錯。
友人又勸我在鄉間積資置産,我也有了久居之意,我妻商量着要租地種棉,又要給我做豆豉吃。
然而,事變起,飛機來了。
難中,我吃了兩三個月的棒子面,越吃飯量越大;冬風乍冷,我攜眷重返天津。
于是賣文教書,又赢得第二次的咯血!
(二十八年十二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