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壽人最忠實,見對方萍水相逢,如此知己,惟恐有失,記準鄭隐之言,靜守在外,想等花香止住,再行入内,以防冒失誤事。
等了一會,覺着花香不似先前那等濃郁,依舊清馨撲鼻,聞之神旺。
暗想:“最好等鄭隐回來下手采取,以免外行誤事。
”正在尋思,隐聞隆隆之聲,崖壁似要崩塌神氣,花香忽止。
知到了時候,喊了兩聲鄭兄,未聽答應。
惟恐負人之托,也不暇再計危險,急匆匆趕将過去,順手一扳。
那崖石大隻二尺,上面有角突出,嵌在壁間,事前早已看準,并未用力,便已扳開。
内裡忽現天光。
定睛一看,原來壁中乃是一個廣約三丈的井形山洞,出口似在崖頂之上,上小下大,勢又後傾。
但是井斜而直,陽光正由上面斜射下來,照在中央,成了一圈三尺方圓的白光,映得閣洞通明。
再看光照之處,乃是一個三尺大的圓池,深約尺餘,無數清泉由池底小眼中雨一般往上冒起,恰與地面齊平。
日光映照上去,宛如無數銀絲滾滾投射。
他中心生着一株形似靈芝的奇花,隻有兩個芝盤,當中挺生着五片蘭葉。
芝的中心各生着一朵其形似蘭,約有拳大的奇花,蘭蕊剛剛舒展開來,花心各現出一枚形似雞卵,色如紅玉的朱果。
目光到處,發現底部本有花蒂裹定,由一金莖托住,與朱果一般大小,正往裡收,現出紅皮,漸漸縮小,似要與莖脫離。
因是向道堅誠,不願借助草木之靈;又以鄭隐素昧平生,一見知己,這等珍貴難逢的靈藥仙果,共隻兩枚,竟作平分,于心不安。
暗忖:“人家費了無數心力,如何我享現成?果如所言,每人隻服一枚,難道對方便無親友?分明故意相讓。
以後既然立志修道,如何占人便宜?”因此連鄭隐所說見風即化之言,均未深信。
又見那果紅得可愛,寶光外映,鮮豔非常,隐聞異香沁鼻,與前聞蘭花香又自不同。
心正尋思,見那結蒂之處快要脫落,便用雙手虛籠果上,以防墜落。
忽聽叭的一聲,左邊一枚朱果忽然離莖而起,如非事前戒備,幾乎滾落地上。
拿起一看,通體紅如朱砂,鮮豔非常,看去皮薄如紙,吹彈可破。
方才打定主意,決将兩果同歸主人,沒想服用,隻顧觀賞,聞那異香。
微一疏神,不料右邊那枚相繼熟落,猛又聽叭的一聲,想起還有一枚,已經無及。
後一枚離莖沖起時,勢子更猛,一下未抓住,再被手指一碰,飛出六七尺,落向地上,跌成粉碎,滿地漿汁流溢,方才驚借。
說也奇怪,果汁沾地即幹,除滿洞芳香而外,影迹皆無。
正覺對人不起,除非主人先前定要分贈,少此一枚,必當自己偷吃,豈不難堪?因那靈藥化得極快,惟恐手中這枚一不小心,也自失落;又恐果皮薄嫩,萬一破碎,無法交代。
正在發愁盼望,忽見鄭隐匆匆跑進,見面笑道:“且喜千三百年一開花結果的朱靈仙果,竟被我弟兄得到,如非任兄相助,也許徒勞都不一定。
此是九天仙府靈藥仙果,内中種子細如沙粒,不論石土,沾地即入,可惜取出之後,要減一點靈效。
否則,覓地種上,照着地氣厚薄,每隔兩三甲子,便化小樹,挺生石縫之中成長,由此每隔些年,結實一次。
果作圓形,形如龍眼,雖不似原生這樣靈效,服後也可抵得一甲子以上的功力。
輕身益氣,祛病延年,尚在其次。
”随說,随将果接過,先就口邊咬破吸去漿汁,再全放入口内。
任壽因聽果有種子,暗中查看,哪有痕迹可尋。
鄭隐吃完,用鼻聞嗅了兩次,似覺香氣太濃,方要詢問,任壽已将前事說出。
鄭隐急得将足連頓,歎道:“此是小弟一時貪心,聞得上洞雙劍交擊之聲,恰好仁兄在此,意欲兩得;又知仁兄信義君子,此果兩枚同服,固然更好,但似仁兄這樣人,分服一枚,結為同道,以後彼此皆有益處,堅持分享,便由于此,不料行時匆忙,忘了細說。
回來聞得香氣奇怪,又恐曆時太久,匆匆服下,竟忘詢問。
早知如此,還不如與任兄分吃這一枚呢。
”任壽因對方一番盛意,不便明言心志,笑說:“此是小弟福薄命淺,辜負雅愛。
鄭兄事情不知完否。
”鄭隐接口道:“你尋那位老仙長,還有些日才回。
事尚未完,且非今日能了。
現請任兄去往舍間下榻,以待老仙長回來,前往拜師如何?”任壽見他面色誠懇,心想:“古人班荊一晤,頓成知己,人生投契,匪自今始。
再如謙謝,不恃小氣顯假,反辜良友盛意。
不如承受,倒是英雄本色。
”念頭一轉,既然答道:“小弟流落江湖,有家難歸,幸蒙恩師垂青,命我來此尋人詢問。
又蒙鄭兄一見知己,視若兄弟。
古人傾蓋訂交,便成骨肉,先賢高風,至今向往。
此後一惟賢主人之命是從,也不再言謝了。
”
鄭隐聞言大喜,越發殷勤。
随将崖石封閉複原,說:“所剩紫芝盤和那幾片蘭葉,均是靈藥。
隻惜不知制煉采服之法,可待老仙師回山請問,再作計較。
”說罷,将面罩一同棄掉,陪了任壽,仍由原處走回。
将蜂窩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