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回 兩奇人醉鬧太白樓五劍俠同破天王寺

首頁
    一夜,肚中果然也覺得有些饑餓,遂飽餐一頓。

    坐着閑談天王寺的事情。

    劍秋對于天王寺内所設的機關,很以為奇妙,幸虧大家精細,都沒有受傷。

    又談起最初自己獨探天王寺的時候,罩在鐘裡,幸有餘師叔相救,所以後來惴惴戒懼不敢造次。

    然而紅葉村和賈家弟兄惡戰,也因一時之怒,誤堕石窟。

    足見和人家交鋒,處處應當留心,免中詭計。

    玉琴卻不忘情于公孫龍,誇贊他飛行功夫的高妙。

     雲三娘道:“這是各人的緣法,不可幸緻的。

    即如師兄一明禅師擅縮地之術,可是我們終學不到。

    世人大都夢想求仙學道,不知學武藝是一步一步地上去。

    要從實際上下苦功夫,方能漸漸達到。

    有些功夫不夠,還是學不到。

    豈可一蹴而幾,躐等而進?” 餘觀海道:“師妹的話不錯。

    以前我在湖北仙桃鎮,寄居在一個友人家中。

    那友人有一親戚,年少氣盛,好勇鬥狠。

    他知道我會劍術的,一定要從我學習。

    我不得已教了他一、二普通的拳術,他心裡不滿意,必要習劍術。

    但是象他這樣根基淺薄的人,談何容易?我就教他折了柳枝來舞,可笑他舞了幾天,知難而退,不敢再談劍術了。

    ” 雲三娘道:“譬如三歲小孩,雖欲其奔馳,總是不可能的。

    如我昆侖門下,外邊雖也有幾個,可是要算劍秋和玉琴既有根底,又下苦功。

    我瞧他們的劍術進步不少,十分喜歡。

    将來都是吾黨中傑出者流!” 聞天聲道:“劍秋兄和玉琴姑娘的劍術真是超人一等,昆侖門下有此人才,可敬可喜!” 琴劍二人聽他們贊美自己,又喜又愧,謙謝不遑。

    真如道人說道:“昨晚大家辛苦了,請休息一下何如?” 雲三娘道:“很好。

    ”聞天聲道:“你們請去暢睡。

    我卻舍不得好酒,還須暢飲,喝夠了酒才快意。

    ”餘觀海道:“我陪聞兄同喝。

    ”聞天聲道:“好,好,有你這位酒友,再好也沒有了。

    ” 于是雲三娘、玉琴、劍秋由真如道人引導至後邊客室裡,分頭安睡。

     隻剩聞天聲和餘觀海二人坐在太乙殿上大喝其酒。

     11 玉琴等酣睡多時,等到夢醒,已是下午。

    三人起身,洗面嗽口。

    一齊走至太乙殿上來。

    瞧見聞天聲和餘觀海已喝得酩酊大醉,一個東倒,一個西歪,酣睡在薄團上面。

    三個大酒甕抛在一邊,甕中已空空如也,涓滴無存。

    玉琴不由笑起來道:“這兩個酒大王也有醉倒的時候麼?” 劍秋道:“我們别要去驚動他們,且到庭中樹下去坐談。

    ”雲三娘點點頭。

    三人遂走到大樹下,坐在石磴上,閑談一切。

    不覺轉瞬天亮,真如道人過來,又要設宴款待他們。

     聞餘二人方才醒轉,聽說又有酒喝,快活得了不得。

    劍秋、玉琴、雲三娘覺得一再叨擾,不好意思,向道人申謝。

    真如道人笑道:“諸位劍俠此番光臨小廟,同誅巨憝,是千載難逢之事。

    貧道隻恨招待未能周到。

    諸位再要客氣,使我益覺汗顔了。

    ”聞天聲在旁聽着,嚷起來道:“今日有酒今日醉,你們都不用客氣,喝酒要緊。

    ” 于是真如道人吩咐廚下端上肴馔,又扛來兩大甕酒。

    大家挨次入席坐定,開懷飲酒。

    玉琴見今日菜肴比較昨日大為精妙,知道真如道人特地預備就的慶功宴。

    她喜歡吃雞,把筷夾着一塊雞腿細嚼。

     真如道人敬過酒後,對衆人說道:“貧道方才到市上去。

    聽人傳說天王寺已有官中去勘驗,将已死的賊秃屍骸埋葬,所有擄劫來的婦女,已由官廳保護出寺,逐一問明籍貫,即将遣送回籍。

    至于各處所設秘密機關,一齊雇工拆除。

    将來天王寺主持香火,大概便由那個老和尚主管了。

    現在這事轟動張垣,老老少少一齊趕到天王寺裡去瞧熱鬧。

    大家紛紛談論,都說異人降臨,破去這個荒淫污穢的寺院。

    但是為何不肯出現?又有人談起太白樓鬧酒的一幕,互相猜測,議論不一。

    官廳方面也甚為奇怪呢!” 劍秋笑道:“我們做出了事,都要讓人家去結束的,莫怪他們要奇異了。

    ” 餘觀海道:“我們在此都露了臉,又做了這件大事情,耽擱在此,諸多不便,好在我方有事情要赴關外,明天即可動身了。

    ” 聞天聲道:“餘兄,我等臨别在即,今晚又蒙真如師設宴款待,我們可以多喝幾杯。

    ” 餘觀海道:“好好。

    ”二人都舉起大杯來洪飲。

     酒至半酣,雲三娘忽自席上立起。

    對衆人說道:“諸位且慢飲酒,我有一件事要想發表,請大家靜聽。

    ” 餘觀海嚷道:“師妹有什麼要事,值得如此鄭重呢?” 雲三娘笑道:“值得值得。

    ” 遂指着琴劍二人說道:“劍秋和玉琴,一個是年少英俊,一個是巾帼英雄,都是昆侖門下得意的弟子。

    他們自從在韓家莊邂逅以後,奔走南北,誅惡鋤強,為我昆侖派增光不少。

    劍秋又助着玉琴,回去白牛山,報複父仇。

    志同道合,沆瀣一氣,這是很難得的事情。

     我以為他們真是天生一對兒,這一段琴劍姻緣,不可不撮合成就。

    我即自承為撮合山,要代他們倆便在今晚慶功宴上訂下婚約,他日也可早圓好夢。

    我想他們同患難,共生死,精神上的默契,堅渝金石。

    我做這個媒人,不至于遭他們的拒絕吧? 前次我微聞他們小有誤會,以緻背道而行,這不是他們的幸福。

    現在彼此心迹都明,所以我急于代他們早日文定。

    況且一明禅師前番和我約略談過,也有此意。

    此事前途當然美滿,璧合珠聯,天生一佳偶。

    想諸位聽了我的報告,必然也很快活的。

     還有一件很巧的事,我們前次在紅葉村獲得兩件奇珍,好象是他們兩人将訂良緣的預兆。

    我先給諸位一看。

    遂從身邊取出那白玉琴和翡翠劍來。

    餘觀海接着傳看。

    此時琴劍二人聽了雲三娘的一番說話,心裡又驚又喜,又愧又慰,覺得無話可說。

    劍秋把着酒杯,雙目視着燈光。

    玉琴螓首微俯,一手拈弄衣襟,默默無語。

    聞天聲瞧了那兩件珍寶,遂高聲大嚷道:“三娘說話不錯,我也希望他們成為良緣,真是天生地鑄的一對佳夫婦!我聞某聞了這個喜信,合當恭賀。

    ” 說罷真向琴劍二人一揖到地,慌得二人還禮不疊。

    聞天聲又道:“快喝喜酒!”舉起旁邊大酒甕來,湊在嘴邊狂喝起來。

    餘觀海将琴劍還給雲三娘,哈哈笑道:“我也早有此心,師妹做媒很好。

    一明禅師知道了,也要說一聲師妹先得我心了。

    ” 雲三娘又對二人說道:“我今晚說的話雖都根據我的心理而發,沒有先征求你們的同意。

    但我認為此事已至成熟時期,而且是很美好很配合的一頭良緣。

    所以大膽代你們撮合,向他們諸位宣布。

    諒必你們二人不至于嫌我多事的啊!” 劍秋答道:“師父作主,自當遵從美意,弟子并無他意。

    ” 玉琴也很腼腆的說道:“既然我的師父如雲師都有此意,弟子亦無異議。

    ” 雲三娘大喜,遂把那白玉琴交與劍秋,翡翠劍交與玉琴。

    教他們二人各各佩在身上,以作訂婚紀念。

    二人謝了接過。

    真如道人也向二人賀喜。

    大家更覺快活,恣意飲啖。

    隻有琴劍二人因為終身已定,心中都覺得有些異樣。

    不知是一種快樂呢?還是一種安慰?玉琴無意中擡頭向劍秋一望,見劍秋正向自己緊瞧,不覺桃渦微暈,别轉臉去和雲三娘說話。

    劍秋微微一笑。

     聞天聲和餘觀海隻顧喝酒,真如道人殷勤勸進。

    這一席直吃到三更過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聞餘二人又已喝得醉倒在地下,方才散席。

    聞天聲、餘觀海二人由劍秋扶去安睡。

    這幾天他們喝去了不少酒,酒氣沖天,常在醉鄉之中,可謂狂飲了。

    次夕清晨,大家起身。

    餘觀海因為天王寺已破,關外有事,立刻便要動身。

     聞天聲卻要到江南去走一遭。

    雲三娘問劍秋、玉琴二人意欲何往?是否要赴昆侖。

    玉琴對劍秋歎道:“我以為宋彩鳳和曾毓麟的事必須有個交待,方對得起人家。

    我想此去要至洛陽,會會鄧氏七怪,探聽宋彩鳳母女的下落。

    師兄意下如何?” 劍秋道:“我也是這樣,想先去把他們找到了,把師妹允許人家之事辦妥,然後再上昆侖去拜見一明禅師。

    ”遂問雲三娘行蹤可定?雲三娘道:“我也很紀念窦氏母女。

    前聞玉琴談起宋彩鳳被鄧氏七怪逼走,很為不平。

    你們二人既然要去找尋他們母女,我左右無事,情願伴你們一起去,好不好?” 劍秋喜道:“吾師肯許同往,正中下懷。

    我們一齊走罷。

    ”于是大家檢點行囊,向真如道人緻謝告别。

    真如道人送至廟門外,敬祝諸劍俠前途珍重,吩咐道童牽過那棗骝馬和龍駒、花驢前來。

    餘聞二人是步行的,大聲說道:“再會罷!我們後會有期,将來要吃玉琴姑娘的喜酒哩!”大踏步各自走去。

    雲三娘、劍秋、玉琴一齊跨上坐騎,又向真如道人點頭告辭。

    鞭影一揮,馬走如飛,在那晨光中望南疾馳而去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