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回 破疑案宵小反坐贈圖冊機關得明

首頁
    ,不肯直說,隻得含糊推托過去。

    黃鶴和尚又向景歐問起别後情形。

    景歐歎了一口氣,便把自己被毛雱陷害的情形,一一奉告。

     黃鶴和尚也不勝太息,便問景歐此後怎樣,景歐道:“室家已毀,功名無份,我對于這個塵世更有何求,卻逢到昆侖劍俠,眼見他們飛劍弄丸,行俠仗義,不勝羨慕,我想跟他們同上昆侖,拜見一明禅師,收我做個徒弟,情願在山學藝。

    不知道我的癡望成功不成功?” 劍秋道:“陳先生有此決心,我們一定帶你前去。

    ” 景歐大喜道:“既然如此,今後我也不再回宜陽,重傷我心。

    跟你們一起走罷。

    ” 劍秋點點頭,表示允意。

    于是景歐便借過筆墨,寫了一封信給周守道,說明自己上昆侖山去,一切家事托他代理,自己厭棄塵世,不回來了。

    這封信便托黃鶴和尚差人代為送去。

    于是黃鶴和尚便留衆人在寺中用素齋。

    飯後,劍秋等和景歐齊向黃鶴和尚道謝告别。

    黃鶴和尚也不堅留,送出門外。

    劍秋等牽了坐騎,拜别了黃鶴和尚,一共六人,走下龍門山,向洛陽進發。

     途中無話,這一天早到洛陽城了。

    正要找尋旅店,以便歇腳,忽見大路上有一頂小轎飛也似地過來。

    轎裡隐約坐着一位粲者。

    轎後一頭黃骠馬上,坐着一個藍袍少年,氣宇英俊,腰下佩着雙劍,不是别人,正是在大破天王寺的時候所遇見的那個奇人公孫龍。

    公孫龍也已瞧見他們,大家不覺一齊驚奇起來。

     奇人公孫龍前面曾略露頭角,天王寺中突如其來,飄然而去,好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獨琴劍等要挂念他,便是一般看書的想也不能不懸于其人,現在忽地又和琴劍等重逢了少不得先要把公孫龍的來曆,略略補述一下,好使頭緒清楚。

     公孫龍世居河北邯鄲,生身母早已故世,他的父親公孫清娶了一位繼室趙氏,又生了一個幼子,因此趙氏在她丈夫面前說壞話,常常虐待他。

    公孫龍少時又不讀書,反喜歡持槍弄棒,好勇頭狠,和裡中小兒成群結隊,兩邊打架。

    趙氏别的事不教他做,卻教他到山上去打柴。

    有一天不知怎樣的,公孫龍和一個小兒打架,一失手便把那個小兒打壞,那小兒的家人哭哭啼啼,隻道那小兒已打死了,遂擡到公孫龍家裡來,要他們抵命。

    公孫清恰才出外,弄得趙氏幾乎無法對付,幸經鄰人解勸,把那小兒擡到傷科醫生那邊去醫治。

     公孫龍知道自己闖出了大禍,後母本來對他厭惡,現在一定不肯饒他,沒奈何隻得往山上一走,那時他不過十二三歲。

    單身出外叫他那裡去找容身之地呢? 路上有一頓沒一頓的逃到了山東德州地方,卻遇見一個老道,執着拂塵,飄着長須,相貌清奇,一見公孫龍踯躅窮途,便問他到那裡去,公孫龍老實告訴,老道便對他說道:“可憐的孺子,茫茫大地,你走到哪裡去呢?不如随我一起走罷!” 公孫龍本是膽大的人,既有人肯收留他,自然很願意相随,便向老道拜倒,願拜他為師。

    老道微微一笑,扶他起來,教他跟着走,行到登州海濱一個山上寺中去。

    那山名喚小青山,那寺叫做清心寺,就是老道修道之處。

    那老道名喚黃一清,也喚做清心道人,廟中人也不多,公孫龍便住在廟中為道人執役。

    道人見他很是勤懇,十分喜歡他。

     這樣過了幾個月,他在山上讀讀書,做做事,空閑時在山頭玩賞風景,很覺無聊,老道又時常出外,一天道人自外邊歸來,飲酒之時,把公孫龍喚來,對他說道:“我見你天資聰穎,是個可造之才,現在亂世之時,正要用武,不如待我教授你一番武藝,好使你先有防身的本領。

    ” 公孫龍聽了,正中心懷,遂拜求清心道人即日賜教。

    清心道人又喝了數杯酒,便領公孫龍到一間室中去,室中陳列着刀槍劍戟許多兵器,清心道人便問公孫龍喜歡學習那一種,公孫龍要學雙劍。

     清心道人道:“這樣兵器,馬上步下都可使用,但是别的兵器也須學習。

    我今先把雙劍教你,其餘的可以随時學習。

    于是選了四把寶劍與公孫龍各執一對,走至後園空地上,便起始教公孫龍舞劍。

     公孫龍盡心學習,一步步由淺入深,不到半年,公孫龍的劍術大大進步了。

    道人對他說道:“你學的還是第一步,進步得也算不慢,現在把第二步教給你,至于第三步卻非尋常人所可望及,到時再說。

    ” 于是便把雙劍使開,初起時兩道白光,兔起雞落,後來舞得緊急,并成一團白光,滾開來如車輪大,道人的全身都隐蔽在白光中,不見影蹤,劍光到處,似有風雨之聲,舞了一回,白光漸漸收小,忽地向東邊飛将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